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你所不知的上海喪葬習俗

你所不知的上海喪葬習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7 21:54:18

  葬禮是一種送别死者的傳統儀式,在我國古代的傳統中,葬禮有着許許多多嚴苛的規矩和繁瑣程序。随着時代的發展,各地也逐漸形成了獨特并且簡單的葬禮風氣和習俗。那麼在上海究竟有着什麼樣的喪葬習俗呢?下面就讓我們看看上海文化中的傳統葬禮以及風俗吧。

  哭喪

  據說哭喪歌是民間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一種禮俗歌,在當地死了親屬,婦女不唱哭喪歌,被視為不孝。但是地道的哭喪歌已經不為常人所掌握,因此現在的喪禮往往花錢請專業人員前來哭喪。

  哭喪歌分為經、套頭和散哭三部分。經是結合喪葬儀式唱的,亡人從斷氣、入材、出殡一直到做七,每一過程都有一種儀式;套頭比較呆闆,不能自由抒發,隻要掌握套頭的基本内容,哭喪時一般可以應付。

  所謂散哭,就是人死後,親人悼念他時哭唱的歌,一般是圍繞者生前的種種好處,和今後沒有親人的苦況的哭訴。這種哭還往往勾起對自己一生的坎坷和悲苦的訴說,所以一發而不可收,雖經人家再三勸阻,還情猶未盡,欲止不能。

  吃豆腐

  和北方一樣,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故去都謂為喜喪,兒女們除了舉辦喪禮以盡孝心外,還要備下酒席以答謝親朋好友。在上海,參加這樣的喪禮俗稱“吃豆腐”。

  說起“吃豆腐”的由來,可謂是傳說衆多。一個說法是,戰國時人樂毅非常孝順,父母喜吃軟食,樂毅便用黃豆制成豆腐供父母食用,父母每天食之,因得高壽。父母故後,樂毅請參加送葬的鄰居們吃豆腐宴,祝願大家健康長壽,由此形成吃豆腐羹飯的風俗并流傳至今。

  另一個說法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崇尚神仙之術,天天服豆,希望可緻長生。其父病死後,按禮儀三日之内須停廚熄火,所以劉安連吃三天冷豆腐。旁人見他把一團雪白的東西往嘴裡塞,以為他吃的是什麼鳳髓羊酪,遂說他不守禮節。

  劉安乃于三日小殓後舉辦素席,答謝各方賓客,席間特備一道冷豆腐,說破真情。從此,孝子居喪多以豆腐為冷食,而成殓後以豆腐答謝吊唁賓客的習俗亦由此形成。當然,關于“吃豆腐”由來的說法還有很多種,但各種傳說中都少不了豆腐,可見豆類食品确有延年益壽之功效。

  第一天法事

  五七祭奠儀式的隆重還在于内容豐富的超度法事。超度法事一般要進行兩天兩夜,有着比較嚴格的禮儀規範和超度程序。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用八仙桌擺起供奉祭品和法器的台面。正南方是主祭台,擺放着死者的靈牌以及香爐燭台、貢品禮器、八九個用白紙折疊而成的長方形書冊碼放整齊,置于祭台左側。

  東西祭台後方懸挂着描繪陰曹地府各殿情景的布幔。約一刻鐘左右的時間,法師完成了主祭台前的超度儀式,接着帶領一幹道士分别又在東、西、北祭台誦經膜拜、做法超度。想必此項法事是在一一禮拜陰曹各殿,以求對亡者的禮遇。

  第二天法事

  用六張八仙桌疊起三層,最高一層上面放一座紙橋,一條白麻布從橋頂橫貫,斜落于高高疊起的八仙桌兩側,遠遠望去極像一座石拱橋。此橋即象征着亡靈走完陽間的最後一步,也是踏入陰間的第一步——奈何橋。“橋”旁幾條長凳一字排開,又像一座平整穩定的橋。

  死者的長子手托方盤,上面放有父親的靈牌及香爐,他的對面是那個年輕法師,法師手搖銅鈴口中念念有詞的吟誦經文,身後有兩名道士手持笏闆附和吟唱,亡者親屬則圍橋而立,随着法師的誦經節奏鞠躬默哀,氣氛極為莊嚴。

  伴着法師的吟誦、哭喪人的痛哭,其他道士吹拉彈奏,奏響禮樂。就這樣,法師一步一誦經,引導靈牌從地面踏上長椅,然後又在長椅上一步步誦經後退,直至走完長椅,象征着親人平安走過奈何橋,也體現了親人對死者的最終送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