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精美的烏孜别克族的手工業文化

精美的烏孜别克族的手工業文化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0-05 15:26:12

  烏茲别克族是生活在我國北疆的少數民族,他們有着屬于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都是經過多年當地人民多年傳承和不斷改善的。曆史上烏孜别克族人都是以經商和手工業為主。下面的烏孜别克族文化為你帶來更多的烏茲别克的手工業文化内容,一起來看看吧。

  19世紀末葉以後,随着新疆地區商業經濟的發展,從事商業活動的烏孜别克族開始出現了坐商、行商和小商販的分化。以經營進出口貿易為主的烏孜别克族大小商人,在不同程度上都仰仗和依附于外國資本。烏孜别克族大商人和外國侵略勢力相勾結,依靠國外市場和經濟勢力,開始以洋行的形式出現。

  那時,烏孜别克商人開設在烏魯木齊貿易圈裡的洋行就有德盛洋行、德和洋行、吉利洋行、仁忠信洋行和茂外洋行。在烏魯木齊較大的8家洋行中,烏孜别克人的就占5家。洋行資金雄厚、經營規模大,直接和英、俄、印度、阿富汗等國資本家聯系。他們從新疆低價收購農畜産品和手工業産品,遠銷國外,又從國外輸進洋布、毛織品、鐵器、皮革、白糖、火柴等商品,傾銷新疆各地,牟取暴利。

  但是,大多數烏孜别克中小商人由于資金短缺,無力與洋行競争,逐漸轉而成為洋行收購、推銷貨物的代理人或推銷人員。他們在大商業資本的壓力下,除了破産、倒閉、被迫停業沒有别的出路。許多烏孜别克族小商人在喪失資金以後,有的淪為洋行及其附設加工廠的職工,有的從城市流落到農村,他們絕大部分沒有土地,牲畜和其他生産資料。

  烏孜别克族手工業比較集中和發展的地區是莎車,其中絕大部分是絲織業。清末民初,僅莎車一地就有烏孜别克族的絲織手工作坊200餘家,較大的作坊雇傭工人約150人,成為具有資本主義萌芽性質的手工業作坊。由于絲織手工業的原料收購和産品推銷直接受到外國壟斷資本的控制,同時又遭受到地方封建制度的摧殘,因此一度興盛的烏孜别克手工業未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就很快衰落下去了。

  在國外經濟勢力沖擊下,得以保存下來的僅僅是一些特種工藝品——烏孜别克婦女的手工刺繡,如小花帽、花邊、床單、枕套等,大多屬于家庭副業生産性質。即使是這種數量極少的工藝産品,也因為原料和銷路都掌握在洋行手中,其生産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