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以交友為名騙400萬?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 通訊員 蘭王,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女子以交友為名騙400萬?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澎湃新聞記者 莊岸 通訊員 蘭王
一位企業老闆的微信突然收到當地一位名人添加好友的請求信息,老闆感到無比榮幸,完全沒意識到這是一個詐騙陷阱。
對方随後提出68萬借款請求,老闆沒有絲毫懷疑就爽快轉款了。
2月22日,澎湃新聞從四川省甘孜州九龍縣公安局獲悉,該老闆轉款之後被對方微信拉黑才意識到上當受騙。報警後,該局為老闆成功追回了被騙資金。近期,九龍縣人民法院分别以詐騙罪、盜竊罪判處該案三名涉案人員10年、4年不等有期徒刑。
據九龍縣公安局辦案民警介紹,2021年7月1日,該局接到當地一企業老闆胡某報案,稱遭遇電信詐騙,被騙走68萬元。
九龍縣公安局接警之後,迅速抽調精幹警力組成專案組,開展案件偵辦工作。經辦案民警細緻研讨分析,幾名犯罪嫌疑人很快被鎖定。專案組先後奔赴成都、重慶、福建等地,在各地公安機關協作配合下将嫌疑人鄭某某抓獲歸案。2022年7月7日,又将另兩名犯罪嫌疑人黃某某、王某某抓獲歸案,被騙資金68萬被全部追回。
據九龍縣公安局調查,2021年6月中旬,犯罪嫌疑人鄭某某、黃某某、王某某為獲取私利,将鄭某某名下工商銀行卡出租給境外詐騙分子“阿潭”。
2021年7月,“阿潭”将一個微信賬号改成甘孜州當地名人的名字,再從網上下載了該名流照片作為頭像,開始給當地一些企業老闆發信息。
九龍縣呷爾鎮一企業老闆胡某收到“名流”微信添加好友請求之後,又驚又喜,對其身份沒有半點懷疑。成為微信好友之後,“名流”對其企業非常關心,并表示要抽空去他的企業參觀,這讓胡某受寵若驚,非常感激。
成為“名流”的好友不久,老闆就接到“名流”消息,表示需要給親戚轉一筆68萬的賬,但由于銀行卡設置了時限,24小時後才能到賬,親戚急需用錢,遂請胡某某幫忙暫時借用68萬轉至自己親戚卡中,胡某某深信不疑,在沒有深入核實對方身份的情況下,就安排公司财務将68萬轉至“名流”指定賬戶中。
收到轉賬後,犯罪嫌疑人鄭某某、黃某某、王某某按照事先分工,通過将銀行卡挂失、補辦的方式,欲将68萬元占有并平分,當日四人平分了10萬。
轉款成功之後,“名流”馬上就将其微信拉黑了,胡某這才意識到被騙了,當即向九龍縣公安局報案。
好在警方及時介入,報案當日,涉案銀行卡中50萬被依法止付。随後,九龍縣公安局成立專案組,跨多個省市将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
2022年10月9日,九龍縣公安局将此案移送起訴至檢察院,檢察院認為,犯罪嫌疑人鄭某某、黃某某、王某某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明知他人實施犯罪活動而非法出租銀行卡,并以挂失、補辦銀行卡的方式非法占有已出租銀行卡内資金的行為,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之規定,已涉嫌詐騙罪。
2022年11月29日,黃某某、鄭某某被九龍縣人民法院一審以盜竊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三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人民币;王某某以盜竊罪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2萬元人民币。
近日,九龍縣副縣長、公安局長龍飛親自将追回的68萬元現金返還到了胡某某手上。胡某說,他都沒想到,這68萬能一分不少地被追回來,特地做了一塊“千裡追蹤 破案神速”牌匾送到九龍縣公安局辦案民警手中,表示感謝。
澎湃新聞注意到,近年來,各地警方不時會通報詐騙團夥冒充“領導”、明星,甚至地方名人詐騙錢财的案件,不法分子利用公開可查的領導、名人照片等信息行騙,騙術并不高明卻能屢屢得手。多地警方提醒,但凡涉及錢财轉借的情況,即使是熟人朋友也一定要多方确認,互不認識的人更要提高警惕,多一個心眼。
來源: 澎湃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