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佤族對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憶,司崗裡

佤族對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憶,司崗裡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9 17:34:31

  佤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之一,在佤族的神話故事裡,司崗裡是一個神聖的存在。雖然在60年代初,司崗裡被劃分到緬甸,但是不管司崗裡在哪個地方,它都是佤族祖先出生的地方。是佤族對自己本族民族生活的回憶。

  那麼,下面随小編一起來看一下佤族文化吧!

  “司崗裡”是佤族民間流傳的古老傳說,“司崗”是崖洞的意思,“裡”是出來,“司崗裡”就是從岩洞裡出來,特指的地理位置在滄源縣嶽宋鄉南錫河對面緬屬岩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崗裡”曆史傳說梗概是遠古的時候,人被囚禁在密閉的大山崖洞裡出不來,萬能的神靈莫偉委派小來雀鑿開岩洞。

  老鼠引開守在洞口咬人的老虎,蜘蛛堵住不讓人走出山洞的大樹,人類得于走出山洞。到各地安居樂業、休養生息……這是司崗裡的大體意思。要詳細的講,就很多很長。總而言之,“司崗裡”的傳說,就是人類曆史的源頭。過去佤族每年都要到巴格岱“司崗裡”處剽牛祭祀紀念“司崗裡”。

  佤族的創世紀神話:在人類遠古的洪荒時期,隻剩下一個佤族女人漂泊到司崗裡的高峰上幸存下來。這個女人受精于日月,生下一男一女。一天,阿媽正坐在岩石上采用天上的彩雲織布,突然一頭牛跑來報信,說她的兒女雙雙掉進海裡去了。那時候司崗裡群山的周圍是蒼茫的大海。阿媽焦急萬分,就請牛去救。牛會浮水,下到海裡把兄妹倆托在脖子上送到了岸邊。阿媽真感激不盡,便立下規矩,把牛作為佤族永遠的崇拜。

  60年代初期,中緬兩國重新勘定邊界的時候,司崗裡被劃歸了緬甸。外鄉人要是去司崗裡,手續非常麻煩,于是隻好放棄了這個念頭。

  但是司崗裡不管屬于哪國所有,總是佤族老祖先出世的地方。因此,許許多多的佤族人民,經常會過境到司崗裡朝拜,同時把那裡的山崖岩洞、溪水飛瀑、樹木花草、飛禽走獸、藍天白雲都繡在他們的衣服上。

  佤族人始終記住:我是從神聖的司崗裡走出來的阿佤人的後代,司崗裡的靈氣總會與我同在……

  各地區的佤族雖然對“司崗裡”解釋不同,但都把阿佤山視為人類的發祥地,同時也共同反映他們都是阿佤山一帶是最早的居民。“司崗裡”是佤族對自己本民族古穴生活的回憶。

  每年5月份,雲南臨滄市滄源縣都舉辦“滄源佤族司崗裡狂歡節”場面熱鬧,隆重,有佤鄉特色小吃和鬥牛比賽。滄源是我國從原始社會直接到社會主義社會的少數地區之一,因為曆史原因,有部分佤族群衆信仰基督教,還建有一定數量的教堂,加上“司崗裡”文化的魅力,滄源縣成為了雲南旅遊的後起之秀。

  您可能還喜歡:

  朝鮮族多元文化中的璀璨一脈:農樂舞

  朝鮮族說唱藝術特色:闆嗦哩

  伽倻琴,獨具特色的朝鮮族樂器

  朝鮮族名譽世界的飲食文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