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蒙古音樂文化的“活化石”-蒙古四胡

蒙古音樂文化的“活化石”-蒙古四胡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8-22 03:21:09

  在蒙古族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的郭爾羅斯,四胡就是一種風格獨特的民族樂器。我們經常聽到二胡,可是我們很多人都比較少見到四胡。在舊社會,四胡其實就是民間藝人用來傾訴牧民苦難生活的手段。那麼,大家對于四胡了解嗎?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蒙古四胡的起源

  在古老而又獨具特色的民間樂器中除了馬頭琴,流傳最廣的就是蒙古四胡了。然而,随着烏力格爾(蒙四胡古族說書)等民族藝術的傳承出現問題,為其伴奏的蒙古四胡也發出了“顫音”。據有人考證,四胡從蒙古汗國建立起就廣泛演奏于宮廷、祭祀和軍樂中,從元代開始流行于民間。四胡的琴筒木制,蒙以蟒皮,琴杆用烏木或紅木制成,張四條弦,竹弓,馬尾分成兩股,分别夾在一二弦和三四弦間。四胡的演奏方法和二胡大緻相同,但在為蒙古族說唱藝術伴奏時,就有很大不同:有時用左手中指或無名指從弦下以指甲頂弦來代替按弦,有時還從弦下彈弦,并用弓杆敲擊琴筒,增強節奏,渲染氣氛,有極其鮮明的民族特點。

  新中國建立以後,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民族文化日益繁榮,四胡藝術得到了較快發展和提高。

  蒙古四胡的樂器演奏

  蒙古族四胡演奏的指法也非常獨特,它不像二胡和其它弦樂器那樣用指尖按弦,而是用手指的第二關節奏出滑音、打音、彈撥音、泛音等,因此音色更為優美、醇厚、悠揚,更具有草原風格。它最适合為蒙古族民間藝人說唱“好來寶”和蒙古琴書(烏力格爾)伴奏。牧人們勞動之餘,聚集在蒙古包裡,藝人拉起四胡,以說唱的形式娓娓講述起曆史上英雄史詩和一些動人的故事,那粗犷、寬厚而深沉的琴聲,伴以弓杆擊打琴筒的節拍聲,和藝人的說唱相得益彰,令人着迷。

  由于低音四胡音調低沉、舒緩,演奏起來往往使人有黯然之感,它不太适合合奏及為歌手唱歌伴奏,因而大大影響它的表現力。解放後,蒙古族專業人員和民間藝人根據時代的要求,在弘揚四胡這一古老民族器樂藝術的同時也緻力于四胡的改革,将琴筒縮小,琴杆縮短,琴弓加長,創制出高音四胡。改良後的高音四胡,音色高亢、激越、幹脆、亮麗,使四胡的表現力和應用範圍更加廣泛和豐富。它既可以獨奏,為歌手伴奏,也可以用于樂隊合奏,還可以和三弦等樂器重奏。古老的四胡煥發了青春,趕上了時代的節奏和旋律,成為祖國民族器樂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四胡文化積澱豐厚,表現力豐富,技藝自成一體,旋律悠揚、古樸,是從事半農半牧生産方式的蒙古族人民傑出的音樂創造,在蒙古族曆史學、民族文化學、民俗學、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四胡音樂經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