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令人詫異的毛南族傳統節日

令人詫異的毛南族傳統節日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12 08:51:47

  中國曆史源遠流長,經過漫長的積澱,逐漸形成了今天第一個個傳統文化節日,同時由于我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所以各民族當中都有屬于自己特色的節日。毛南族可能時間受到漢化影響,但是節日内容,形式卻又極具毛南族文化特點。

  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必定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節日祭祖,一般多用豬、雞、鴨、牛肉、酒、糯米飯等作祭品。毛南族逢年過節、操辦喜事,都喜歡做豆腐圓。

  在節日裡,毛南族喜歡用開水涮牛肉接待客人,這是毛南族民間最常見的宴請形式。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毛南族也過端午節,但節日的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說。有的人家還自己用高粱、玉米釀制。但以市場出售的瓶裝白酒居多。

  毛南族的節日,除了與附近壯、漢族相同的春節、清明節、中元節外,毛南族自己也擁有着屬于自己獨特文化的節日,毛南族的節日是農曆五月的廟節,清明節“趕祖先圩”和元宵節“放飛鳥”也是他們獨有的紀念活動。毛南族的節日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祭祀祖先;二是多開展唱歌對歌活動。

  分龍節

  毛南族民間最大的節日是每年夏至後的分龍節。“分龍節”,又叫“五月廟節”,是毛南族特有的節日,在陰曆的“分龍”日前兩天開始舉行,主要是祭祀神靈與祖先,全村男女以及外嫁的女子和遠道的親友都趕來參加,隆重而熱烈。

  過分龍節時,家家戶戶都要蒸五色糯米飯和粉蒸肉,還要烤香豬。折回柳枝插在中堂,把五色糯米飯捏成小團團的,密密麻麻地粘在柳枝上,以表示碩果豐收,祈望五谷豐登。分龍節也是毛南族青年男女聚會的日子,活動内容有上坳口、坡腳對歌等。

  端午節

  毛南族也過端午節,但節日的意義與漢族不同,民間稱為“藥節”。每當過藥節時,習慣采艾葉、菖蒲、黃姜等草藥熬水飲,或用這些草藥剁碎作餡包粽粑可以解毒去病。在這一天,男的上山找草藥。女的在家做糍粑。又用雄黃研末成粉,沖酒喝一杯,以驅病邪。各家各戶還采來楓樹枝插于大門邊,以驅除各種妖風毒氣。

  南瓜節

  毛南族的“南瓜節”,時在農曆九月九日,即重陽節這天。各家把收獲到的形狀各異,桔黃色的大南瓜擺滿樓闆,逐一挑選。用砍刀劈開“南瓜王”,主人掏出瓜瓢,把飽滿的籽留作來年的種子用。然後把瓜切成塊,放進小米粥鍋裡。

  文火煨炖,煮得爛熟,先盛一碗供在香火堂前敬奉“南瓜王”,爾後衆人共餐同享。中國許多民族把重陽節視為老人節,有敬老的傳統習俗。毛南族也不例外,隻是風尚不同。對于年過花甲而又體弱多病的老人,毛南人一般在重陽節時為之“添糧補壽”。

  春節放鳥節

  春節将到,毛南族家家戶戶都上山采集蒲葉回來。除夕這天,他們用菖蒲葉精心地編織“百鳥”、給“百鳥”的空腹灌上香糯,有的拌飯豆或加上芝麻餡,煮好後,用一根甘蔗把“百鳥”的麻繩子提耳串起來。

  百鳥祭祖。所謂百鳥,是以昌蒲葉編成形似鹧鸪、鹭等各類飛禽,然後灌入用鹽和佐料調制的香糯、飯豆、芝麻和肉丁。煮熟了挂在一根甘蔗上,再懸吊于堂屋的“天地君親師位”神台下,點香祭祖,名叫“槽鳥”,從除夕供至元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