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你所不知道的錫伯族的射箭文化

你所不知道的錫伯族的射箭文化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8-18 11:47:48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伊犁河谷伸展在天山支脈德木裡克山迤北的開闊地帶,這裡生活酷愛射箭的錫伯族人。錫伯族喜愛射箭運動已具有悠久的曆史,随着時代的發展,如今形成了錫伯族特有的射箭文化,是錫伯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錫伯族素以“善騎善射”著稱,史書中的記載錫伯族的先民:“兒能騎羊,引弓射烏鳥鼠。少長則射狐兔,用為食。力士能貫弓,盡為甲騎。”“俗善騎射,以戰死為榮,特産角端弓。”錫伯族人最初遊牧于興安嶺、黑龍江一帶,世代以打獵捕魚為生。

  “善騎善射”錫伯族

  “有清一帶,邊患之大,莫過于疆。”清代早期,由于連年混戰,地廣人稀,新疆當地軍務空虛。那時,伊犁地區因為地理環境已經成為兵家必争之地,清政府在平定了準噶爾叛亂之後,為了保衛西北邊陲地區,于1762年成立了伊犁将軍府。應第一任伊犁将軍明瑞的要求,乾隆皇帝下令調遣“能騎善射,精兵勇将”的錫伯族官兵駐守西部邊疆,60年後才得返回家鄉。而從最早的鮮卑族開始,錫伯人民就一直生活在呼倫貝爾大草原和沈陽等地區。錫伯官兵内心中深藏着對離開故土,離開親人的感傷,毅然背上了弓箭,牽着馬兒,帶着妻子兒女踏上了西遷衛戍邊疆的路程。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錫伯族大西遷。

  弓箭的光輝曆史

  以弓箭為生的錫伯族也有很多的曆史名将,以弓箭聞名,以武藝稱雄。最為出名的要數曾參加平定準噶爾叛亂的錫伯将軍額爾古倫的大兒子——薩林阿。錫伯史料記載,薩林阿從5歲就開始練箭,18歲随父親出征,立下了汗馬功勞,被稱為錫伯族的神射手。薩林阿能做到一馬三箭!就是騎在飛馳的駿馬之上,在100米的射程内連出三箭,箭箭命中箭靶紅心。這是現代人所做不到的。

  薩林阿的弓術被當時的皇帝聽聞,甚至招進了宮中面聖。在那時的天安門前表演了弓箭的絕技,震驚四座。被皇帝稱贊為錫伯八旗的神箭手。“弓箭的發明不僅增強了古代國家的軍事實力,随之而來的還有非常豐厚的民族文化底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射藝被稱為君子六藝,講究修身養性。孔孟更是将射禮提高到了哲學的高度,講究“無為”便是“有為”的儒家思想。在錫伯族人眼裡,練箭就是練心,是體現一個人的道德素養的事情。一個有道德有品質的人在射箭的時候會彬彬有禮,他不會重視結果而隻重視過程,追求一種忘我的精神境界,達到人箭合一的層次。“射以觀禮”更是成為古時評價一個人的道德修養的重要标準。

  作為一個一生伴随着弓箭的民族,錫伯族很好地将中華儒家這種博大精深的思想繼承了下來。錫伯人民每次射箭之前對手雙方都會相互緻意,作為一種射禮。爾後更會有精彩的祭祀、叫陣等活動,而比賽的結果已經不重要了。人們隻是沉浸在這種弓箭比賽營造的氛圍中,由此錫伯族也成為中國56個民族郵票上唯一一個和弓箭印刻在一起的民族。

  錫伯族人的曆史是一部弓箭的曆史,是一部保衛國家、屯墾戍邊的英雄詩歌,正如蘇轼《江城子·密州出獵》描述的那樣:“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