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這首詩是曾經的元稹送給妻子的,當妻子離開自己的時候以此詩來悼念亡妻。不過元稹雖然對妻子的愛很深刻,但是情史卻也是很豐富的。
那麼,本期民間愛情故事一起了解元稹的愛情故事。
早年間,風流才子元稹讀書普救寺,被崔莺莺的才貌所傾倒,他不顧一切地追求,終于如願,與莺莺在西廂私合累月。但他不久便為宦途另結高門而抛棄莺莺。雖然他在一生中娶過一妻二妾,可是内心始終深愛的還是初戀情人莺莺。
“拂牆花影動”、“微月透簾栊”、“寺鐘鳴,天将曉”,是元稹與崔莺莺初戀時的典型環境。元稹的後半生,無論他的遭際如何,隻要遇見這些典型環境,埋藏在心底的對莺莺的愛戀便會被激發出來,他也便會深深地惆怅在對莺莺的懷念之中。
除了流芳千年的“元白之誼”,元稹和妻子韋叢的半緣情深也為人津津樂道。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太子少保韋夏卿的小女兒年芳20的韋叢下嫁給24歲的詩人元稹。此時的元稹僅僅是秘書省校書郎。韋夏卿出于什麼原因同意這門親事,已然無考,但出身高門的韋叢并不勢利貪婪,沒有嫌棄元稹。
相反,她勤儉持家,任勞任怨,和元稹的生活雖不寬裕,卻也溫馨甜蜜。可是造化弄人,唐憲宗元和四年(809),韋叢因病去世,年僅27歲。此時的31歲的元稹已升任監察禦史,幸福的生活就要開始,愛妻卻駕鶴西去,詩人無比悲痛,寫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詩。
元和四年(809)三月,41歲的半老徐娘才在梓州結識了詩人元稹。薛濤比元稹大11歲,但她憑借成熟美,憑借才華征服了這位京官。她本是被司空嚴绶做為“美人計”獻給元稹的。這時的元稹新科未久,政治上剛正不阿。元稹是來調查一樁公案,又是一位不慕錢财的禦史,但他同樣抵禦不了才色雙全的蜀中女傑。
雖然薛濤姿容美豔,能詩善書,名傾一時,但見面之前,恃才自傲、名滿天下的風流才子元稹并沒有把薛濤特别放在眼裡。殊不知薛濤雖此時已年過四十,但風韻不減,從容優雅,才情卓異,非同凡響,于是元稹大為驚服,傾慕不已。薛濤似乎也從這個年輕有為、風流倜傥的詩人身上,發現了愛情的春天。
兩人一見面,薛濤走筆作《四友贊》,贊硯、筆、墨、紙雲:“磨潤色先生之腹,濡藏鋒都尉之頭。引書媒而黯黯,入文畝以休休。”使元稹大為驚服。二人兩相傾慕,缱绻纏綿,陷入了恣意浪漫的溫柔鄉裡。元稹遇見薛濤便陷入了“薛濤井”中。
而薛濤遇上元稹更是幹柴烈火,這是等待了許多年才等來的愛情井噴。元稹以松花紙寄詩贈薛濤,薛濤則造十色彩箋以寄。薛濤對元稹付出了真誠的情感,以至若幹年後,所作《寄舊詩與元微之》一詩,依然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結束語】在古代雖然三妻四妾的事情很常見,不過大多數女子卻還是希望能夠有一個對自己一心一意的人,元稹的情感史雖然在後人看來很混亂,不過在當時的對比下還是較為專情的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