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佛家六帶都是誰

佛家六帶都是誰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8 06:46:00

佛家六帶都是誰? 佛家:六和敬,六和思想 觀攬,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佛家六帶都是誰?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佛家六帶都是誰(佛家六和和天下)1

佛家六帶都是誰

佛家:六和敬,六和思想

觀攬

2021-06-14 15:19

今天五月端午,在家沒出門,看了電影《不肯去觀音》,才知道普陀聖地,源于大唐,武宗滅佛後,東瀛高僧圓鄂大師奉橘皇後之命,兩次赴五台山恭請觀音大士聖像東渡扶桑,被李怡,也就是光王,後為皇帝,獲準,結果船隊在蓮花池觸礁,觀音大士聖像墜入湖中,也就是如今普陀聖地!電影中圓颚大師說到佛家六和思想,實在是和天下的格局,我搜索摘錄在此:

六和敬佛陀住世時,領導的僧團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等七衆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随衆而言,就有 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龐大的僧團,佛陀如何統理,使其和樂清淨,發揮住持正法,度化衆生的集體力量?“六和敬”即是佛陀攝衆的方法之一。真正地了解“六和敬”的實質内涵,我們首先要知道的是“和敬”的概念。“和敬”是之于自己和他人兩個方面來說的。所謂“和”,就是“外同他善”;而所謂“敬”,則是“内自謙卑”。“六和敬”思想具體說來:

第一和

第一和: 見和同解,見即是意見、見地或見解。見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觀念上保持高度的統一。在認識事情的方法上,尋求同樣的見解;對一套思想、理念,尋求一緻的解答方式。僧團共住,僧衆能夠和合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求所有住衆在見解上、思想上,保持高度的統一。隻有所有住衆成員在思想上、觀念上保持了高度的一緻,僧團的力量才不會分化。否則,每個成員都擁有屬于自己的一套想法,大家各執己見,自以為是,那麼,這個團體也就難有安甯、不能清淨,也必将導緻整體的精神渙散,不能有所作為。如果出現不同見解的情況,有時候甯可另外再建立一個僧團,而不要在一起共修。因為,見解不統一的人住在一起共修,彼此就有可能互相妨礙。

第二和

第二和:戒和同修,中國人喜歡講“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寺廟中“規矩”就是戒,是所有僧人必須共同遵守的準則和行為規範。所謂“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規約,在共同組織框架、共同的行為規範和準則之下,共同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行為、形體行為和精神行為,根本原則上,佛教除了保證寺院管理的有效性之外,還在于保障生活在其間的人員的自我修正。

第三和

第三和,身和同住,就是大家住在一起共修。道場的建立是成就每一個共修的份子——目的在此;絕對不是逃避社會責任,到佛門裡讨生活的。如果是這種觀念,那就完全錯了。接受十方供養如何能消!這個罪過是無量的,且要還債,佛在經中講得很清楚。共住不隻是同住在一個道場,如每一個人有一個房間,或像現代生活富裕的地區,一個人還有個套房,這樣舒适的生活環境修行能不能成就呢?恐怕一個都不能成就。為什麼呢?地藏經上講:‘閻浮提衆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人,無始劫以來迷惑颠倒,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惡習氣太多、太重了。大家相聚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一舉一動還像個樣子, 規規矩矩的,還能守法。如果房門一關,沒人看到,就随便了、放逸了,毛病百出了。白天修行,晚上放逸,功行盡失,成就困難了。佛陀大智深知此事。那麼共住要怎麼住呢?睡通鋪啊!晚上都睡在一起。白天、晚上都不可離開大衆,睡覺也得老老實實,也得乖乖的,也不可以随便,這是依衆靠衆的精意。所以寺院叢林,你到寮房(卧室、寝室)去看看,皆是通鋪,一個人一個鋪位,每個鋪蓋疊得整整齊齊的,像軍隊一樣;比軍隊還要嚴格,比軍隊的紀律還要好。住在道場,過這樣的生活,陶冶人的習氣,以戒、定、慧三學改造心行,那才真正稱得上修行。在寺院叢林裡面,什麼人有一個寮房呢?當住持的、做執事的,因為他的事務繁多,他的生活起居不能跟大衆一樣(大衆像學生一樣,那是非常規矩的)。執事要辦事,替大家服務的,他們才有個小房間。住持的房間叫‘方丈’(方圓一丈),房間都很小,并不是叫你住得很舒服,目的是不妨礙大衆的精修。還有年歲老的,也單獨有房間,生病的也單獨有房間。除了這些特殊的,皆是睡廣單(通鋪)。‘身和同住’是這個意思。真正要想修行有成就,即使在今天富裕的社會,不用這個方法還是不能成功。叢林清規是僧團的生活規約,是當代三大語系佛教的所有寺院僧團所共同遵守的。僧伽制度通過《寺院規約》,使“六和思想”制度化。制度規定,置身寺院僧團中,大衆同住,必須要做到身業清淨、和睦相處,首先要杜絕的行為,就是肢體上的直接沖突。“身和同住”原則地要求僧團内的每一個人各安其分、各守其責,也隻有如此,寺院管理的運作才能順利無礙。

第四和

第四和:口和無诤,古人說“君子動口不動手”,但佛教認為這還不夠。所謂“口和無诤”不是講不要争論,而是說不要做無益的辯論。有嗔名诤,無嗔名辯,法不應機不如不說!如果僧團無法做到口和無诤,而且每個人都會從自己的角度找出若幹條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正确,而否定他人的看法,進而導緻無益的争辯。如此,大家也就無法在語言上尋找到共同的方式。除了不做無意義的争論之外,口和無诤還有另一層意思,就是不能因為一己之私利而去争訟,口和無诤的理念來源和注解是四攝當中的“愛語攝”,在佛制戒律中的規定則是: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要說愛語、柔軟語、正語、真實語、實義語。原則這樣的語言标準,大緻包含有八個:(1)仔細聆聽,三思而後言;(2)語音清楚,言辭得體;(3)語氣溫和,出言誠懇;(4)精練有度,避免晦澀;(5)善巧方便,講究方法;(6)不揚他過,嚴守秘密;(7)有嗔名诤,無嗔名辯;(8)法不應機,不如不說。

第五和

第五和:意和同悅,大家同住一起,必須要做到精神和心理的清淨,要用意善良、胸懷坦白,一緻行為和認識。要記住“與人樂”而避免“獨樂”的做法,有值得歡心快意的事,要大家一起共同慶祝,絕不要為了獲得個人的快意而不顧大衆,更不能把個人的快樂建築在大衆的痛苦之上。意和同悅還要求寺廟住衆遵守一個共同的價值觀,在思想上保持一緻。這樣一來,全體住衆就能在一個共同的前提下讨論問題,達成認識上、行動上的一緻,和睦相處,為共同的目标與成就而喜悅。

第六和

第六和: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獲得的利益,包括财利和法利。不論是經濟上的财利,或者是知識上、宗教實踐上的佛法之利,必須要有共同分享的意識,決不能私藏私匿,也不能厚此薄彼;否則,就會使寺院内部發生利害沖突,更會因營私肥己的惡習而導緻争權奪利的糾紛,最終會影響到僧團的根本利益。在現實生活中,人類的沖突大半是由于對資源的争奪,而“六和思想”中的“利和同均”則強調利益的共同分享,這是一個慈悲的、智慧的、和平的、共同繁榮的理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