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華文化故事:抛磚引玉的典故

中華文化故事:抛磚引玉的典故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11 11:59:20

  為了抛磚引玉,不惜班門弄斧。什麼是抛磚引玉呢?從字面上的意思來講,就是抛個磚,然後一個不小心引來了玉。這好像是比不錯的買賣。以小的,換取大的,以自己不需要的換來自己需要的。本期民間故事将為你介紹抛磚引玉的典故。

  【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有一位詩人叫常建,還有一位詩人叫趙嘏。常建對趙嘏的才華非常佩服,他總想得到趙嘏的詩作,隻是沒有辦法。後來,他還真想出一個索詩的法子。常建打聽到趙嘏要到靈岩寺去遊玩,他便先趕到寺廟,并在牆上題了兩句話,然後躲到一邊去了。這天,趙嘏果然來到靈岩寺拜佛遊玩。當他轉到一座牆壁時,發現上面題着兩句詩。他端祥片刻,心想,詩寫的不錯,為什麼隻寫了兩句呢?于是,他提起筆來,在常建的詩後又補上了兩句,成為一首完整的七言絕句。趙嘏走後,常建趕過來觀看,一字字的琢磨,認為補寫的這兩句确實比自己高明,便抄寫了下來。别人看過之後,都說常建為了得到趙嘏的詩,用了“抛磚引玉”之法。成語“抛磚引玉”就是由此而來,比喻以較差些的作品或是較粗淺的意見引出别人的佳作或高見。後來人們多用于自謙之詞。

  【出處】比來抛磚引玉,卻引得個墜子。---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

  【解釋】抛出磚去,引回玉來。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見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見或好作品。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分句;用于謙詞

  【相近詞】引玉之磚、一得之見

  【押韻詞】真憑實據、鑿鑿有據、物以類聚、溘然而去、麾之即去、進退失踞、來者不拒、創深痛巨、深識遠慮、絕裙而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