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發明避雷針的人:富蘭克林的故事

發明避雷針的人:富蘭克林的故事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8-18 04:04:59

  這幾天小編的這座城城市一直在下雨,小雨蒙蒙的,很是不方便。不過小編很喜歡這種雨天,也許是因為可以睡個好覺吧,不過要是晚上打雷心情就不美麗了。說到打雷小編想起了名人故事中富蘭克林的故事,那麼大家對這個名字又有幾分熟呢?有為什麼他和打雷有聯系呢?

  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父親若西亞·富蘭克林(JosiahFranklin)生于1657年,是英格蘭北安普頓郡的一個鐵匠家庭之子。母親艾比亞·富爾家(AbiahFolger)則是在1667年時出生于一馬薩諸塞州波士頓的學校教師家庭。若西亞·富蘭克林于1677年在英格蘭首次結婚,生下數名兒女後,在1683年舉家離開英格蘭移居波士頓,以售賣雜貨為生。之後他首任妻子去世,再娶的妻子艾比亞在波士頓生下本傑明·富蘭克林。

  1706年1月17日,本傑明。富蘭克林出生在北美洲的波士頓。他的父親原是英國漆匠,當時以制造蠟燭和肥皂為業,生有十七個孩子,富蘭克林是最小的兒子。富蘭克林八歲入學讀書,雖然學習成績優異,但由于他家中孩子太多,父親的收入無法負擔他讀書的費用。所以,他到十歲時就離開了學校,回家幫父親做蠟燭。富蘭克林一生隻在學校讀了這兩年書。

  十二歲時,他到哥哥詹姆士經營的小印刷所當學徒,自此他當了近十年的印刷工人,但他的學習從未間斷過,他從夥食費中省下錢來買書。同時,利用工作之便,他結識了幾家書店的學徒,将書店的書在晚間偷偷地借來,通宵達旦地閱讀,第二天清晨便歸還。他閱讀的範圍很廣,從自然科學、技術方面的通俗讀物到着名科學家的論文以及名作家的作品都是他閱讀的範圍。

  1736年,富蘭克林當選為賓夕法尼亞州議會秘書。1737年,任費城副郵務長。雖然工作越來越繁重,可是富蘭克林每天仍然堅持學習。為了進一步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他孜孜不倦地學習外國語,先後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及拉丁文。他廣泛地接受了世界科學文化的先進成果。為自己的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傑明·富蘭克林1743年開始籌備一家學院,八年後學院成立,即為賓州大學的前身。與此同時,他開始研究電及其他科學問題。

  1748年:本傑明·富蘭克林退出了他的印刷生意,不過他仍然能從他的合夥人手中分得印刷店可觀的利潤,亦因此有時間進行他各項發明和研究,當中包括了他對電的研究。他發現電荷分為“正”、“負”,而且兩者的數量是守恒的。

  據稱在1752年,富蘭克林進行了一項着名的實驗:在雷雨天氣中放風筝,以證明“雷電”是由電力造成。這是一項非常危險的試驗,事實上,同時期有其他科學家進行類似的實驗時被電擊緻命(參見格奧爾格·威廉·裡奇曼)。至今仍有不少人對于本傑明·富蘭克林當年是否真的進行了這樣的實驗,或實驗到底是如何進行,還心存疑慮。

  事實上,美國Discovery頻道《流言終結者》節目在第4季第5集利用實驗證明了如果本傑明·富蘭克林真的把手靠近導下了雷電的鑰匙,他将會被直接殺死。但沒有争議的是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了避雷針。倫敦皇家學會(英國)亦為表揚富蘭克林對電的研究,在1753年選他為院士。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