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南宋元宵節有什麼講究

南宋元宵節有什麼講究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2-16 20:40:21

封面新聞記者 李雨心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千年前,詩聖杜甫揮筆寫下《麗人行》,描述了農曆三月三日,長安曲江河畔麗人的姿态服飾之美。而在一千多年後,當人們在這一天走進位于成都的望江樓公園,穿過幽篁如海、清趣無窮的成片竹林,就能到不少身着傳統漢服的年輕男女,正在這裡複原着上巳節的傳統民俗活動。

4月14日,農曆三月三日,“又到一年三月三 上巳踏春望江樓”活動在望江樓公園舉行。汲水祭祀、蘭湯沐浴、曲水流觞、制作薛濤箋……在春和景明的美好中,獨屬于上巳節的傳統民俗文化魅力,正慢慢走進了現場觀衆的身邊。

南宋元宵節有什麼講究(我們的節日口述民俗)1

曲水流觞

汲水祭祀、蘭湯沐浴、曲水流觞……風雅最是三月三

“二月二,龍擡頭;三月三,軒轅生。”相傳,農曆三月初三是黃帝的誕辰,上巳節則是紀念黃帝的節日。

“上香——三獻爵——焚冥金,行四叩禮……”随着主祭官聲音的響起,活動現場還原了古人上巳祓除祭祀風貌,身着漢服的司儀官、執事、主祭官各司其職,似乎打開了穿越古今的大門,讓來往遊客沉浸其中。

而說起上巳節的習俗,不少人肯定會想起王羲之的一篇《蘭亭集序》,其所寫下的“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正記載了上巳節之時,王羲之與友人舉行風雅集會的場面。而文中的“禊事”,也是上巳節重要的習俗——祓禊。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叫祓禊。古時,古人們在上巳節,于江河之濱嬉戲沐浴,認為這樣可以祓除不祥。

此外,上巳節也是“蘭湯沐浴”的日子,寓意滌蕩一切污濁和邪氣。蘭,是香草的名字,包括蘭草和澤蘭。明代人因為“蘭湯不可得,則以午時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後來一般用蒲、艾等香草,有驅邪祛病之意,蘭湯洗淨身上疲乏和污邪之物,帶來身心舒暢的感覺。

南宋元宵節有什麼講究(我們的節日口述民俗)2

裙幄宴

在活動現場,精心複原的“裙幄宴”無疑吸引了人們的目光。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長安士女遊春野步,遇名花則設席藉草,以紅裙遞相插挂,以為宴幄。其奢逸如此也。”講的是古時仕女遊到一定的時候,選擇适當的地方,以草地為席,周圍插上竹竿,把鮮豔的裙子連接起來,挂在竹竿上,作為臨時飲宴的幕帳。時人稱這種野宴為“裙幄宴”。

而在活動現場,隻見身穿漢服、精心妝造的國風女孩,圍坐在“裙幄宴”中,仿若從古畫《簪花仕女圖》中緩緩走出,畫面雅緻而又清新有趣。“”

“農曆三月三,薛濤芳魂返”

“浣花箋紙桃花色,好好題詩詠玉鈎”。在唐代詩人李商隐的一首《送崔珏往西川》裡,曾暢想了蜀中的壯闊景觀。其中,還特别提到了“浣花箋”,這一當時為詩人們心之所趨的箋紙,可謂“爆款”産品。

浣花箋,又名“薛濤箋”,乃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所創。在此前公布的10位第二批四川曆史名人中,薛濤作為唯一一位入選的女性,除了其是名副其實的唐代女詩人“翹楚”,其所創的“薛濤箋”更是改良了詩歌書寫載體,掀起了一場詩歌界的工業革命,并引領了中國千年詩箋文化,流傳至今。

南宋元宵節有什麼講究(我們的節日口述民俗)3

薛濤

機緣巧合的是,薛濤為後世留下薛濤箋,也在無意中促成了後人在三月三日上巳節祭祀薛濤的民俗。據明代何宇度《益部談資》及曹學佺《四川名勝志》記載,薛濤井舊名玉女津,水極清澈,石欄環繞,為明代蜀藩制箋處,每年三月三日,汲此井水造箋24幅,入貢16幅,餘者留藩邸中,市間絕無售者。明代王士性《入蜀記》描述此箋“比高麗特厚而瑩,名薛濤箋。”

南宋元宵節有什麼講究(我們的節日口述民俗)4

薛濤井(位于成都望江樓公園)

更有趣的是,傳說平日裡薛濤井裡的水無法制出薛濤箋,隻有上巳節這天,薛濤井水漂出來的箋紙才是桃紅色。于是,便有了“農曆三月三,薛濤芳魂返,素箋變彩箋”,這一說法的由來。

而在活動現場,除了有祭祀活動,還特别邀請到望江樓公園專業工作人員,汲薛濤井水為遊客現場教授薛濤箋制作方法,感受着女詩人薛濤為後世留下的無限美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