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人性的閃光,古今中國十大感人故事

人性的閃光,古今中國十大感人故事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9 10:02:11

  人性,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部分屬性,是人與世間其他動物相互區别的屬性。古往今來,人性的善惡伴随着世間的枯榮而生滅,惡人奸佞遺臭萬年,善人義士千古流芳。今天的民間故事就為你整理了古今中國十大感人故事,讓我們一起追尋那人性的閃光。

  今日中國十大感人故事之母愛齊天

  湖北武漢的陳玉蓉,是一位平凡的母親。她的兒子葉海濱在13歲那年被确診患一種先天性疾病——肝豆狀核病變,肝髒無法排洩體内産生的銅,緻使銅長期淤積,進而影響中樞神經、體内髒器,這種肝病無法醫治,最終可能導緻死亡。

  由于家境,陳玉蓉隻能先讓兒子進行保守護肝治療,但在兒子又一次吐血後,她決定請求醫生為自己做肝髒移植手術,割一部分肝拯救兒子。但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打破了陳玉蓉捐肝救子的希望:2008年12月31日,陳玉蓉的肝穿結果顯示:重度脂肪肝,脂肪變肝細胞占50%-60%。這種情況,一般不适宜做肝捐贈。

  考慮到葉海斌病情危急,陳玉蓉又救子心切,武漢同濟醫院為其進行了一次大會診,最終設計了一種“折衷”的手術方案:葉海斌保留部分肝髒,陳玉蓉捐1/3的肝髒給兒子。這樣,陳玉蓉的肝髒能夠為兒子代謝掉體内的銅,同時,陳玉蓉體内的肝髒也基本能維持自身的需要。

  手術原定于2009年2月19日進行,但就在手術前一天,陳玉蓉被主刀醫生陳知水教授叫到辦公室。陳教授告訴她,手術前常規檢查中,葉海斌被查出丙肝。如果按照既定的方案進行,葉海斌留在體内部分肝髒,會把丙肝病毒傳染到即将移植過來的母親的肝髒,再次導緻肝硬化,最終浪費母親的肝髒。

  基于這個原因,葉海斌的肝髒必須全部切除,母親就需要切1/2甚至更多的肝髒給兒子。可是,母親患有重度脂肪肝,1/2的肝髒不足以支撐其自身的代謝。無奈,捐肝救子的手術被取消。

  陳玉蓉的丈夫葉國祥和兒媳也想給兒子捐肝,但陳玉蓉考慮到丈夫還要工作養家、兒媳還年輕而堅決反對,決定根據醫生的建議,通過減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脂肪肝。2月18日,陳玉蓉從醫院出院後,當天晚上就開始了自己的減肥計劃。由于醫生叮囑不能亂吃藥,運動也不能太過劇烈,她選擇了走路。

  從陳玉蓉家旁的巷子裡走上堤壩,左邊不遠處,就是标志着“2”的一個石礅,這也是谌家矶東壩的起點。陳玉蓉就從這裡開始,走到堤壩的終點:一個标志着“4.5”的石礅,走一個來回,正好5公裡。陳玉蓉早上走一次,晚上走一次,一天就是10公裡。

  每天早上,陳玉蓉5點不到就從家裡出發。晚上,陳玉蓉一吃完晚飯就要出門,因為堤壩上沒有夜燈,她不能回來得太晚。每天10公裡路,每餐半個拳頭大的米飯團,常人難以想象需要怎樣的毅力才能堅持,但陳玉蓉風雨無阻,堅持每天暴走10公裡,堅持了7個月。

  當7個月後陳玉蓉再次去醫院檢查時,奇迹出現了,她的體重由66公斤減至60公斤,脂肪肝細胞所占小于1%,脂肪肝沒有了!就連醫生都感歎:從醫幾十年,還沒有見過一個病人能在短短7個月内消除脂肪肝,更何況還是重度,“簡直是個奇迹!”

  2009年11月3日,陳玉蓉和兒子葉海濱在武漢同濟醫院順利地進行了肝髒移植手術。回顧這7個月的“暴走救子”,正是一場命運的馬拉松,母親忍住饑餓和疲倦,不敢停住腳步,上蒼用疾病考驗人類的親情,她就舍出血肉,付出艱辛,守住信心。陳玉蓉的腳步為人們丈量出一份偉大的親情,她用行為闡釋了母愛齊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