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戲曲大全:牡丹亭昆曲唱詞全本賞析

戲曲大全:牡丹亭昆曲唱詞全本賞析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4-06 05:42:37

  《牡丹亭》是湯顯祖的代表作,與王實甫的《西廂記》齊名,是中國戲曲史上優秀的作品之一。而《牡丹亭》首演時,《西廂記》曾減價過,可見《牡丹亭》受觀衆喜愛的程度。本期的昆曲文化,為你介紹牡丹亭昆曲唱詞全本賞析。

  在這部戲劇問世之後,立刻廣為流傳,産生了巨大影響,以至“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由于劇中深刻地揭示了那個時代中青年女性的普遍處境,因此尤其受到她們的青睐。萬曆年間,江南才女馮小青曾在幽居水閣的凄寂生活中寫下這樣的詩句:“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

  人間亦有癡于我,豈獨傷心是小青。”表達了她心中強烈的共鳴。與湯顯祖同時代的戲劇家沈璟曾将此劇改編,以适合昆腔的演唱形式。

  《牡丹亭》是我國古代戲曲史上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與王實甫的《西廂記》齊名。從戲劇形式上看《牡丹亭》屬于傳奇。傳奇與雜劇的不同在于:元雜劇分折(相當于“幕”),通常是一本四折加一楔子;傳奇分出(相當于“場”)而不分折,“出”無定數,短的十出、八出,長的也有一百出以上的。

  元雜劇都用北曲,曲調規定較嚴,每一折用同一宮調的若幹曲牌,組成一套曲子。每套曲子的曲詞隻用一個韻腳,一韻到底,不能換韻。元雜劇中的每一折套曲,一般隻用一個人主唱,也就是一個角色演唱。而傳奇則多用南曲,比較自由。一出戲中可以變換宮調,也可以換韻,各類角色都可以唱,唱的形式也是多樣的,有分唱、合唱、接唱等。

  唱腔主要是昆山腔(昆腔),到清代一般稱為昆曲。

  《牡丹亭》所搬演的是貴族小姐杜麗娘與書生柳夢梅生離死别的愛情悲喜劇。南宋時南安太守杜寶的獨生女杜麗娘,在丫環春香的誘導下,青春與個性開始覺醒,對自己的生活環境開始不滿,在夢中與一少年在牡丹亭畔相會,醒後相思成疾,悒郁而死。

  嶺南書生柳夢梅,赴臨安應試途經南安郡,拾得麗娘畫像,悅其貌美,終日把玩,贊慕不已,麗娘的幽魂顯現了,認出了柳乃舊日夢中所會的那位書生,向他表白了愛慕之情,并讓其掘墳而獲得再生。

  麗娘複活以後,兩人同往淮安求麗娘父母許婚。杜寶見而大怒,誣夢梅私掘女墳,上書奏明皇帝,夢梅此時已被欽定為狀元,也上書自辯,麗娘并登朝申訴,得皇帝恩準、夫妻團圓。

  湯顯祖生活在黑暗的明代晚期,政治上同情東林黨人。在哲學上他受到王學左派、泰州學派的影響,認為程朱理學是錯誤的,不應“存天理,滅人欲”而是“情有者理必無,理有者情必無”。認為男女生活之私,都是屬于自然本性的要求,毫不掩飾自己對道學的強烈不滿。《牡丹亭》故事,明托南宋,實寫明代。

  “情”與“理”的激烈矛盾沖突貫穿全劇,滿腔熱情地歌頌“情”并賦予其異乎尋常的神奇力量,在《牡丹亭》題詞裡面,作者寫到“天下子女有情,甯有如杜麗娘者乎!”“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複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湯顯祖強調超越生死的真摯感情,貶斥了封建的道德規範。

  這就是作者明确的創作動機。這是同明代進步思想家反對封建禮教束縛的鬥争聯系在一起的。正因如此,湯顯祖的《牡丹亭》寫的雖然是一位貴族少女由情而夢,由夢而死,死而複生,終成眷屬的情節奇幻的愛情故事。

  但它卻表達了廣大被壓迫婦女的強烈願望,反映了時代的要求。這部作品通過離奇的幻想來寫,有濃厚浪漫主義色彩。在形象塑造上善于把人物的心情與客觀的景物結合起來描寫,這個特點在《遊園》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結束語】《牡丹亭》這個劇目以唱詞優美,富有内容而出名,它贊頌了“情”,批判了封建的道德規範,情與理的相互碰撞中産生了這部千古之絕唱的《牡丹亭》。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一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