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後的戚家軍在萬曆年間因讨薪被軍官誣陷“倡亂”而被明廷屠殺殆盡,生還者被遣返回鄉了。
2、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打完朝鮮戰争之後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到了十月間,明廷已經拖欠他們的軍饷很久了,這些遠離家鄉的軍人一家老小的生活都陷入了困境之中。
終于,饑寒交迫的戚家軍再也無法忍耐下去了,他們集合起來,跑到薊州鎮總兵府讨薪,要求按當初承諾的雙饷标準發放拖欠的軍饷,并且兌現平壤之戰中先登城頭的賞銀。
3、而此時的薊州總兵王保,早就看這些“南蠻子”不順眼了,遂決定趁機以“倡亂”的借口對戚家軍進行屠殺。據《明史王保傳》記載,王保以發饷的名義誘騙戚家軍到石門寨演武場集合,然後設下埋伏,對手無寸鐵的戚家軍進行了殘酷的屠殺,當場殺死數百人。
事件發生以後,明廷不但沒有追究王保濫殺有功将士的罪行,反而認為“南兵大逆有十”,王保殺得好,殺得對,以“平定兵變”之功得以加官進爵,封妻蔭子。而戚家軍呢?除了被殺的人,其餘的人據《明神宗實錄》記載是“餘黨盡驅南還”——全部遣散回浙江老家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