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闆式特點

戲曲文化說,京韻大鼓的闆式特點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7-23 21:29:46

  京韻大鼓是在清末由河北省滄州、河間一帶流行的木闆大鼓經藝人改革後發展而來。木闆大鼓傳入天津、北京後,劉寶全改以北京的語音聲調來吐字發音,吸收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一些唱法,創制新腔,專唱短篇曲目。本期的大鼓書為大家介紹下京韻大鼓的闆式特點。

  木闆大鼓發展成京韻大鼓後,伴奏樂器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上了三弦、四胡等樂器,伴奏結合唱腔托腔保調嚴謹自如;并将河間方言改為北京的方言,運用北京音系的四聲(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說京白、唱京韻,演唱短段曲目;吸取各種戲曲、雜曲的曲調,吸收了京劇的發音吐字與部分唱腔,借鑒京劇的表演程式,運用眼神、面部表情、擡手舉足的刀槍架式,形成一套表演身段;并采用了大量“子弟書”的曲本。京韻大鼓有以下特點:雅俗共賞的形式,剛柔并濟的風格,說唱結合的方法,一曲多用的唱腔和寫意傳神的表演。

  京韻大鼓唱詞的基本句式是七字句,有的加入了嵌字、襯字及垛句。每篇唱詞約一百四五十句左右。用韻以北京十三轍為準,一個唱段大都一韻到底。其基本唱腔包括慢闆和緊慢闆。京韻大鼓是唱說相互兼顧,韻白講究語氣韻味。表演形式是一人站唱(解放後推出雙唱形式),自擊鼓闆;主要伴奏一般為三人,所操樂器為大三弦、四胡、琵琶,有時佐以低胡。

  京韻大鼓的唱腔屬于闆腔體,可分為慢闆、快闆、垛闆、住闆。基本腔調為起腔、平腔、落腔、高腔、長腔、悲腔等。平腔适于叙事,高腔表現激昂的情緒,落腔則表現平緩輕松的情緒。

  京韻大鼓具有半說半唱的特色,唱中有說,說中有唱。所以,唱詞在演唱中也占重要的位置。唱詞基本為七字句和十字句,多為上下句的反複,并且比較講究語氣韻味,與唱腔銜接自然。主要伴奏樂器為大三弦與四胡,有時也有琵琶。演員自擊鼓闆掌握節奏。

  京韻大鼓的伴奏音樂可分為“過闆音樂”和“唱腔伴奏音樂”。

  (1)過闆音樂:是單純的樂器音樂段落,用在唱段開頭和段落之音的“過闆”句與句中音或樂逗之間“小過門”比小過門還小的叫“墊點”。

  (2)唱腔伴奏,可随腔伴奏,又可用“基本伴奏點”。伴奏旋律一是同唱腔旋律的加花伸長,連結樂逗自由,對唱腔陪襯,此外還運用一些烘托氣氛,表現特定情節的伴奏段落,如“擊鼓罵曹”中的“夜深沉”曲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