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民族語言為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普遍信仰伊斯蘭教。
哈薩克族主體在中亞、西亞,主要分布于哈薩克斯坦、中國、 俄羅斯、烏茲别克斯坦、土耳其、蒙古等國。哈薩克族是哈薩克斯坦的主體民族,占其總人口的65.5%。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中國境内的哈薩克族總人口數為1462588人,主要分布在中國新疆天山及伊犁河谷一帶的大草原上。
哈薩克族最初崇拜大自然現象,崇拜諸神。遠古時代,他們在廣袤的草原上過着遊牧生活,通過對自然的崇拜求得牲畜、生命的平安無恙。
哈薩克族皈依了伊斯蘭教之後,巫師醫士仍然很多。在新疆哈薩克族人聚集的地區,一直到了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才開始修建清真寺和經文學校。
哈薩克人居住的地方,按一年四季分為冬窩子、春窩子、夏窩子、秋窩子,一般春秋兩季為一處。冬季,住在土塊或幹打壘的房子裡,林區則在木房裡過冬,其它季節住氈房。
氈房是春夏秋從一個栖息地搬到另一個栖息地的簡便的活動房屋。氈房防風擋雨,通氣透亮,移動方便,一般30分鐘内就可支撐拆除裝卸完畢。
哈薩克族服飾有着濃郁的民族特色。“吐馬克”是哈薩克族男子冬季戴的帽子,冬天穿鞣制過的、羊毛朝裡的皮襖或皮褲。
哈薩克族女性的服飾比男性服飾要複雜一些,款式繁多,做工極為講究,而且随着年齡的變化,着裝上也有所不同。婦女的頭飾主要有帽子和頭巾兩種。
哈薩克族的飲食和遊牧生活有密切聯系,主要有茶、肉、奶和面食。哈薩克族奶制品的種類主要有鮮奶子、酸奶子、奶皮子、奶豆腐、奶疙瘩、馬奶酒等等。
在哈薩克族人的日常生活裡,人們都很自然地把緻“巴塔”作為重要的禮儀,以此表達對人、對事物的良好祝願。
哈薩克族民歌中最富民族特色的就是對唱。哈薩克族的各種樂器都便于攜帶、易于演奏。
傳統的哈薩克族舞蹈,多以模仿飛禽走獸的動作為特征,誇張幽默,惟妙惟肖,生動傳神,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傳統的舞蹈有《哈拉卓爾哈》。
哈薩克族的節日與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一樣,與宗教信仰密切相關,主要節日除肉孜節和古爾邦節外,還有“那吾肉孜”節。
哈薩克族婚俗中特别強調終身婚姻,因此過去哈薩克族離婚的以前幾乎沒有,現在也很少見。
新疆文化遺産資源豐富,曆史厚重,彌足珍貴。了解哈薩克族,為進一步促進民族傳統文化的繁榮發展做出貢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