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有一種說法是“女子無才便是德”!而在當今社會,幾乎沒幾個人會苟同這句話了,很多女同胞比男同胞優秀得多,臉蛋美不是全部,有内在有才華的女性更受人尊崇。那麼大家知道我國近代都有哪些才女嗎?就讓民間故事來為大家揭曉吧!
張愛玲
張愛玲(1920.9.30—1995.9.8),原名張煐,1920年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區一幢沒落貴族府邸,中國現代作家。
說張愛玲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異數”當不為過。文字在她的筆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鑽進你的心裡去。喜歡張愛玲的人對她的書真是喜歡,閱讀的本身就能給讀書的人莫大的快感。閱讀的快樂隻有在她那裡才可以得到,至少對我是這樣。讀别的書你或許能知道道理,了解知識,得到震撼,但是隻有讀張愛玲的文章你才是快樂的。即便是有點悲劇意味的《十八春》依然如此!
張愛玲是世俗的,但是世俗得如此精緻卻除此之外别無第二人可以相比。讀她的作品你會發現她對人生的樂趣的觀照真是絕妙!張愛玲的才情在于她發現了,寫下來告訴你,讓你自己感覺到!她告訴你,但是她不炫耀!張愛玲最有名的一本集子取名叫《傳奇》其實用傳奇來形容張愛玲的一生是最恰當不過了。
張愛玲有顯赫的家世,但是到她這一代已經是絕響了,張愛玲的童年是不快樂的。父母離婚,父親又一度揚言要殺死她,而她逃出父親的家去母親那裡,母親不久就又去了英國,她本來考上了倫敦大學,卻因為趕上了太平洋戰争,隻得去讀香港大學,要畢業了,香港又淪陷,隻得回到上海來。她與胡蘭成的婚姻也是一個大的不幸。在文壇中赫赫有名的她,卻因為和胡蘭成的失敗婚姻,最後隻得遠走他鄉!
張愛玲的性格中聚集了一大堆矛盾,她是一個善于将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享樂主義者,又是一個對生活充滿悲劇感的人;她是名門之後,貴府小姐,卻驕傲的宣稱自己是一個自食其力的小市民;她悲天憐人,時時洞見芸芸衆生“可笑”背後的“可憐”,但實際生活中卻顯得冷漠寡情;她通達人情世故,但她自己無論待人穿衣均是我行我素,獨标孤高。她在文章裡同讀者拉家常,但卻始終保持着距離,不讓外人窺測她的内心;她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紅大紫,一時無兩,然而幾十年後,她在美國又深居簡出,過着與世隔絕的生活,以至有人說:“隻有張愛玲才可以同時承受燦爛奪目的喧鬧與極度的孤寂。”
現代女作家有以機智聰慧見長者,有以抒發情感着稱者,但是能将才與情打成一片,在作品中既深深進入又保持超脫的,除張愛玲之外再無第二人。張愛玲既寫純文藝作品,也寫言情小說,《金鎖記》《秧歌》等令行家擊掌稱賞,《十八春》則能讓讀者大衆如醉如癡,這樣身跨兩界,亦雅亦俗的作家,一時無兩;她受的是西洋學堂的教育,但她卻鐘情于中國小說藝術,在創作中自覺師承《紅樓夢》《金瓶梅》的傳統,新文學作家中,走這條路子的人少而又少。
張愛玲從小就顯露出天才的一面,12歲時發表了短篇小說《不幸的她》。1942年,張愛玲開啟了寫作生涯。1943至1944年,張愛玲創作和發表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說和散文,包括《沉香屑·第一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等。1955年,張愛玲赴美國定居。1995年,張愛玲去世,終年75歲。張愛玲一生創作大量文學作品,類型包括小說、散文、電影劇本以及文學論着,她的書信也被人們作為着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有一種人把自己的生命當作一部小說來寫,高潮叠起,異彩紛呈。而張愛玲,這個迷一般的作家,她的一生則是一部傳奇,是她告訴曆史,20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着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永存。而随着這部傳奇的悄然落幕,40年代的舊上海也沉入了曆史,這是一個人的死亡是一個城市的隕落,也是一個時代的終結。
家庭背景
張愛玲系出名門,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鴻章的長女。父親屬于遺少型的少爺,母親是新式女性。
戀愛婚姻
1944年初春,張愛玲因小說《封鎖》與胡蘭成相識、相知、相戀。不久後,便與其舉行婚禮。然而,這次婚姻隻維持了兩年。這段沒有結果的婚戀是張愛玲人生中一段不尋常的經曆,也是讓她飽受非議的一段經曆。
1956年2月,張愛玲搬到紐英倫州,遇見了美國劇作家賴雅。同年8月,張愛玲與賴雅相識半年後結婚,兩人共同生活到1967年賴雅逝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