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道教派系之一,道教正一派的發源地是哪兒

道教派系之一,道教正一派的發源地是哪兒

民俗 更新时间:2024-11-29 08:41:28

  正一派是中國道教在後來的兩大派系之一。是以龍虎宗為中心,之後再集合各符箓道派組成的一個符箓大派。可能很多人對道教也都沒有太大的了解。那麼本期道教文化,就帶你來了解正一派。

  正一教的前身是産生于漢末的天師道,由天師道以“治”為單位,天師為最高領袖,各治立治官,祭酒統領信道教衆,組織相當嚴密。它的宗教活動與太平道類似,但也有自己的特色。如新入道的信徒名“鬼卒”,成為骨幹後,由他統領一衆新教徒,則升為“祭酒”,祭酒還負責在要道路口設立“義舍”,為過往行人準備食物。

  祭酒講解《老子》的記錄名為《老子想爾注》。書中主張信徒努力修道,“各安其位”,以達到“治國令太平”的理想;要求教徒遵守“忠孝誠信、行善積德”的道誡,“奉道誡,積善成功,積精成神,神成仙壽”。

  祖天師張道陵為天師道的創建人。據道書中的記載,太上老君以漢元帝永壽元年正月初七日下降蜀中鶴鳴山,傳授道陵經箓科法,令其為天師傳播教法。後道陵之孫張魯在曹操遠征巴蜀時受其官職封賞,随其到了内地,天師道道徒幾萬戶被曹操安置于長安、洛陽、邺城等地。天師道始在内地傳播,很多貴族加入,如王羲之,祖輩從漢魏之際即信仰天師道。

  南北朝時,北朝有寇謙之,南朝有陸修靜對天師道進行了改革。

  寇謙之出身于貴族家庭,祖輩幾代信奉天師道。他自幼學道,後跟随道士到華山修道,最後選定嵩山作為其傳道地,成為十六國北魏之際北方天師道領袖。他廢除了原來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職的做法以及天師道一些教職的世襲制度,要求“唯賢是舉”并廢除天師道原有的24治名稱,規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應先考察三年等。

  他重新制定了有關宗教活動的規章,廢除入道費用、治病報酬等租米錢稅,規定“從今以後,……唯聽民戶歲輸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挺”。寇謙之教導道教信徒應當遵守修道戒律,并認真作齋功禮拜,從而得道成仙。後人稱經寇謙之改造後的天師道為新天師道或北天師道。

  陸修靜出身于江南士族名門吳郡陸氏,他對道教發展有着重大貢獻。為了将當時的道經去僞存真,加以整理,他到處搜訪道經曾經“南詣衡湘,西至峨眉、青城”,足迹遍布半個中國。他整理了《靈寶經》,編寫了《靈寶經目》。

  在編寫後者時,将《靈寶經》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類”。後來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陸修靜制訂完善了道教戒律和齋醮儀式,整理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規定。經過陸修靜在齋儀方面的統一、規範和編訂工作以後,天師道從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健全。後人稱他的天師道為南天師道,以此和寇謙之的北天師道相對。

  隋唐時期,道教興盛,正一教也即天師道逐漸融合其它符箓各派。宋真宗曾召見第24代正一天師張正随,賜其“先生”的稱号,自此,直至南宋末第35代天師張可大,幾乎代代正一天師都得到賜号。

  宋徽宗時,第30代天師張繼先極得寵信。朝廷為他在京城附近修建了“崇道觀”,龍虎山本營的上清觀也升格為“上清正一宮”。自從張可大被宋理宗授予總管符箓各派的大權,正一派就取得了符箓派道教的統領地位。

  正一道在元代也被尊寵。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召見第36代天師張宗演,請他吃飯,賜給他玉芙蓉冠,組金無縫服和銀印,讓他主領江南道教。第二年又封他為“宣道靈應神和真人”。此後,曆代正一天師都被元統治者封為真人。

  第39代天師張嗣成,在泰定二年(公元1325年)被封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并被授權常管全國道教事務。元代,龍虎山天師府權力很大:可以建議任免江南各地道教事務管理官員和道觀管理人員,向皇帝提出新建道教宮觀的經費供給和人員編制,它還可以直接發放“度牒”,即道士身份。

  明太祖朱元璋賜第42代正一天師張正常“真人”。并下诏讓正一天師世代掌管全國道教。自此,至第52代張應京,除第50代張國祥,代代天師都被封為大真人。張宇初曾以全國道教首領的身份,寫下《道門十規》一卷,闡述了道教派流、宮觀修整等問題。

  清代、民國年間,正一道逐漸衰落。1912年,第六十二代正一天師張曉初在上海籌建正一派的全國性教會組織“中華民國道教總會”,僅成立了上海分會。

  【結束語】不是所有人一生下來就什麼都懂,想要了解的東西其實是要靠自己去努力去找的,那麼如果你想了解的東西,就一定不會錯過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