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由水而生,古時,長江、淮河、黃海三水在姜堰彙聚,故稱“三水”。又因三水彙聚,沖擊成塘,塘水多旋渦,形似人指羅紋,又名“羅塘”。北宋年間,洪水泛濫,姜仁惠、姜谔父子仗義疏财,率領民衆築堰抗洪,保護了一方百姓生命财産,古鎮由此名為姜堰,至今流芳千年。
春秋戰國時曆屬吳、越、楚。楚時為海陽邑地,秦代屬東海郡,漢武帝元狩六年置海陵縣,唐高祖武德三年改海陵為吳陵,武德七年複稱海陵,南唐元元年年升為泰州。民國初年廢州設縣,縣治泰州。
1940年10月,泰縣抗日民主政權于海安建立。
1949年5月,泰縣人民政府駐姜堰鎮西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泰縣與縣級泰州市兩度分合,1962年1月複稱泰縣,縣治姜堰鎮。
1994年撤縣設市,改稱姜堰市。1996年隸屬新設立的地級泰州市。
2012年12月,經國務院和省政府批準,撤銷縣級姜堰市,設立泰州市姜堰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