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作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其藝術文化也成了中國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塊寶玉,所以說鑽研陝西傳統文化,對于認識整個中華曆史都有極高的價值,那麼今天的戲劇文化,我們就來看下什麼是華陰老腔吧。
華陰老腔系明末清初,以陝西省華陰市,久為華陰市泉店村張家戶族的家族戲(隻傳本姓本族,不傳外人)。其聲腔具有剛直高亢、磅礴豪邁的氣魄,非常追求自在、随興的痛快感,聽起來頗有關西大漢詠唱大江東去之慨,此類表演方式也被譽為黃土高坡上“最早的搖滾”。
老腔是陝西省非常古老的戲曲表演形式。長期在華陰廣泛流傳,分老腔、時腔兩個劇種,表演方法和全國大緻相同,先搭好台子、撐好“亮子”,然後借助燈火,以竹簽挑撥用皮革雕成的人物進行舞台表演。流傳千年的老腔是中國首批國家級非物質遺産保護項目。
2006年,華陰老腔已入選首要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2016年,譚維維因電影《白鹿原》與華陰老腔藝術結緣,和華陰老腔的老藝人們在央視春晚上為觀衆帶來一首《華陰老腔一聲喊》。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高桌子低闆凳都是木頭,走一步退兩步全當沒走,前奔顱後馬勺都有骨頭……”這就是老腔的魅力,不需要華麗唱腔的炫技,隻有那凝結着農民生活智慧和生命激情的原生态力量,才能蕩魂攝魄。
老腔的主要價值體現在劇史的本源性、傳承上的封閉性、劇種上的獨存性、取材風格的張揚性、音樂體系的自律性、審美對象的廣泛性、語言風格的原聲性。它的主旋律是船夫号子的音樂化,是藝術源于生活的見證,取材于曆史戰争,唱腔亢奮激越,充滿陽剛之美,因而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民族精神價值。
劇目《征東一場總是空》節選
征東一場總是空
難舍大國長安城
自古長安地
周秦漢代興
山川花似錦
八水繞城流
臨陣無有文房寶
該拿什麼當筆尖
狠心口把中指咬
昏昏沉沉疼煞人
中指咬破當墨水
龍袍扯破當紙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