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金門,這個由台灣地區管轄的島嶼,卻是與大陸近在咫尺,尤其是在廈門都可以望到這塊瑰地,那麼抛開金門的曆史暫且不說,今天的城市文化,就跟着小編來了解下金門的四大特産之一,金門菜刀吧。
炮擊金門
1958年至1979年之間,中國人民解放軍使用榴彈和炮宣彈炮擊金門;20年間有超過100萬枚炮彈落在金門。炮擊前期使用會爆炸的榴彈;後期則使用不會爆炸的炮宣彈,這兩種炸彈是金門菜刀的主要用料。
菜刀起源
炮戰後,金合利鋼刀店老闆吳君乃搜購島内的廢棄彈殼,将其用于鍛造刀具。由于彈殼的鋼鐵質量極佳,以之打制出來的菜刀也特别鋒利、耐用,剛中帶韌的特性,即使切割硬物也不易變形,使金門菜刀在台灣島内遠近馳名。為防赝品混充,刀廠首創了開放現場指定炮彈制刀。
炮彈數量驚人
炮轟金門二十年,不知道送了多少菜刀原料過去,如今金門炮彈每月出土100枚,一枚30公斤,一把菜刀0.5公斤,菜刀産量驚人。據估計,金門823炮戰留下的炮彈大概能産最少6000萬把菜刀,裝備全台灣主婦不在話下。
金門菜刀的特點
一是刀口鋒利無比,用兩個手指頭捏住刀柄,刀刃朝下,拖過紙片,紙片立即被無情地分為兩塊;二是刀身永不生鏽,切菜刀飽經廚房煙火,至今光潔如新;三是耐用性,用金門炮彈菜刀,号稱三年不用磨刀,是台灣地區主婦們的廚房寶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