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女子大都14歲就嫁人了,到了19歲還沒有結婚,就是典型的剩女,現在的人比較幸福,19歲還是上學的年紀,30歲了還沒有男朋友也大有人在。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緻古代人普遍早婚的現象呢?生産力普遍比較低下,窮苦人家維持基本的溫飽都很困難,所以女孩子也是早早的嫁人了。
但在古代,早嫁女的現象十分多,當時的人們對于成年的概念和我們完全不同。早在西周時期,就有一種說法是:“男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十五而許嫁,二十而嫁。”
一、古代女子為何早婚早育
古代不管男女結婚都是非常的早,甚至有些十三、四歲就已經結婚了,一般百姓家庭似乎希望能把女兒早點嫁出去,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也都和當時的規定有關。
這裡的法定年齡指的是15歲之前,而且如果周圍的人都是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就出嫁,而你超過法定年齡還沒結婚,一般是要遭人非議的,甚至越往後越難找到對象。
這種現象在晉朝最為明顯,晉朝的貴族都以結婚早而感到自豪的,晉康帝的皇後在13歲的時候便嫁給了他,13歲放在今天也才上初中而已。
在不同的朝代對于女子的結婚年齡也還有着不同的規定的。在唐代女子是十五歲,男子是二十歲,超過這個年齡是要交罰款的。
宋朝更早了,在宋仁宗時期,規定男子在15歲的時候就要結婚,女子則是十三歲。而到了朱元璋的時候,則規定男子必須年滿16歲,同時女子也要在14歲之前快點出嫁。
衆所周知,古代素來有多子多福的觀念,由于古代夭折率高,戰亂常使得人口劇減,早生多生就顯得極為重要。所以,女子十來歲出嫁便順理成章了。
二、古代女子早婚的原因
在古代某些朝代,為了能夠促進早婚早育,甚至出台了一些強制政策來保證,比如在漢朝孝惠帝的時候就曾經規定:女子到了法定年齡還沒有結婚的,一律罰款。
在古代生産力水平低下,人口稀少,古代帝皇們為了增加全國人口,增強國力。所有這些都需要人力,隻有靠增添男丁來減輕負擔,所以不得已早婚以早日增添人口。
還有就是古代的醫療技術也非常落後,人的壽命也就到五六十歲就結束了,所以要早早的結婚,符合當時傳宗接代的觀念傳統,給家裡添丁。
最重要的是古代重男輕女的現象,到現在這種現象在某些地區還是普遍存在的,所以一般家裡認為女孩子是賠錢貨,也是早早的選擇讓其嫁人。
從古代史料總結,古代女子在15到19歲結婚為多。古代人平均壽命短,早結婚的話,并且早育對晚育更有利于優生,使得大多數孩子都在母親黃金生育年齡出生。
還有一個對現在來說似乎不可思議的原因。古代的人們思想普遍早熟,十三四歲恰好是情窦初開的年紀,父母們怕自己的女兒随便跟哪個男子跑了,還是早些嫁出去比較省心。
三、國家如何确保女子早婚
古代女子結婚年齡其實比現在早多了。通常統治者還會用法律來設置結婚上限年齡,現在的婚姻法卻是設置結婚下限年齡,防止晚婚。
如果國家規定你多少歲必須結婚,不然就增稅那你也是沒辦法,就隻能提早嫁人。所以古人的平均結婚年齡也是不大,但也并不說所有人都能結婚,古代也是會有很多單身旺的。
為解決人口出生和男子婚配問題,有不少朝代采取強制女性出嫁的手段。如在晉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齡必須嫁人,否則官府要強行給她找對象。
《晉書武帝紀》記載,司馬炎就曾要求,女孩子到17歲了,如果父母不将閨女嫁出去,那麼地方官府就要給她找老公,逼其強行嫁人。
到了南北朝時,還出現了如果女孩适齡不出嫁犯法的規定,不及時出嫁家裡人都要跟着坐牢,這就是《宋書周朗傳》中說的,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
現代有不少女孩子,選擇男友挑三揀四的,最後把自己弄成了“剩女”,在當時這樣做肯定不行,會給家人帶來麻煩的。
這種強迫女子出嫁的初衷,雖然可能首先是出于增加社會人口的考慮,但在客觀上卻解決了不少光棍娶不起老婆的問題。各位看官,對于早婚早育這事,您怎麼看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