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SCI學術論文7篇
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項
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獲得者
山東省研究生優秀成果二等獎、
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
與科技競賽三等獎、
研究生學術論壇一等獎……
腳踏實地,初心不改
專注科研,不斷進取
亮眼奪目的成績單
是對他日複一日努力的饋贈
他是資源與環境學院
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
2021屆研究生 張彬
目前他已考取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或許在不少人的印象裡,科研工作是極其枯燥無味的,就是做實驗、分析數據、做報告。但張彬不這麼認為,他享受在科研中專心緻志、不斷摸索的美妙過程。“我覺得學習或探索未知領域是一件幸福快樂的事情,隻要能有一點小小的突破我也會很滿足。”張彬說。
“報考環境保護相關專業是我自己的選擇,我想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态環境做出點貢獻”。從高中開始,這個想法就像一粒種子埋在了張彬心底,他也會通過新聞、報紙等媒體了解環境保護相關知識。張彬本科報考了資源與環境學院環境工程專業 ,研究生考取了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研究方向依然與環境保護相關,張彬以自身經曆向我們诠釋了“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回憶起本科生活,張彬認為自己做過最正确的事情,就是明确了水資源開發和保護的研究目标,并為自己的大學生涯做了全面的規劃。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大學期間,張彬絕大多數的時間都是在教室和自習室中度過的。為學好專業基礎知識,他耐心苦學,不但理解透徹每個知識點的含義,還将各科目知識領會貫通。張彬在本科時奠定了良好的專業基礎,為他日後的科研道路也提供了強大的支撐。
由于課題組的老師會定期組織學生進行PPT彙報,張彬格外注意增加個人對知識體系及結構的掌握程度,每次上台彙報自己的研究成果前,他都會先熟悉PPT的内容,試着給自己講幾遍,有時也會請同組的同學來做觀衆,力求将内容熟稔于心,這樣在真正站在大家面前時做到遊刃有餘、對答如流。
大三那年,在學習辛言君老師的光催化相關專題課程時,張彬了解到光催化劑具備吸收太陽光直接降解污染物的作用,具有節能環保的功能,這讓他對光催化領域有了初步的了解,也仿佛給他的科研世界打開了一扇大門。課後,通過與辛老師的進一步溝通交流,張彬了解到了光催化領域的發展前景,進而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即将光催化劑應用于污水處理中,将污染物完全降解且不産生二次污染。
科學至上,研究不懈
從本科一路讀到研究生,人生中正青春的七年時光,張彬一直在資源與環境學院度過,也正是這段在農大的光陰,讓他愛上了資源利用與植物保護專業,并在這條環境保護的道路上,走出了屬于自己的精彩道路。
作為一位發表過7篇SCI論文的硬核學生,張彬對科研也有自己的一套獨門方法。“如果隻是機械地重複前人的工作,很難發表高水平的文章。我的靈感來源主要有兩種,一是學習專業著作文獻,二是個人實踐所得”。在閑暇時刻,張彬總喜歡泡在圖書館翻閱書籍,從文獻中了解專業領域專家學者的科研工作,特别是從最新的頂尖期刊中,能夠最快速地掌握前沿熱點。他也不拘泥于單一的研究方向,而是多角度多方位從不同研究領域中借鑒方法、交叉學習,将從書中獲得的知識與自己的研究方向相融合形成自己的創新思路。
讀研期間,張彬的“戰場”也從圖書館變成了實驗室。做實驗、撰寫學術論文、申請專利幾乎占據了他除吃飯睡覺外的全部時間。他還積極申請參加學術論壇,濟南泰山學術論壇、中歐膜産業技術創新合作大會、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Health等會場中都留下他認真學習的身影。張彬也多次承擔志願者服務工作,他坦言自己樂于參與學術論壇活動,不僅可以跟他人交流各自的研究成果,還可以向專家學者了解到科研最新成果,開拓思路。
生活中,張彬同樣是有心人,他一直關注排放污水對河流等水源的污染問題。張彬申請的一項專利就是有關研究一種複合光電極的制備方法,設計初衷是為了針對二氧化钛對可見光利用率低以及原光電極光催化效率低的缺陷,而設計出具備較高可見光光催化活性的複合光電極。在研究過程中,張彬沉下心将盡可能多的時間投入到實驗室與圖書館,宿舍僅僅成為了一個“睡覺的地方”。動手寫論文之前,他廣泛閱讀該領域高水平的研究文章,在長時間的閱讀過程中,他始終保持耐心和細緻,最終該設計成功拿到了國家發明專利的授權,相關的成果也發表在了中科院一區的TOP期刊上。
凡是過往,必有收獲
張彬一直緻力于農村給水安全保障、水體污染防控及水資源的綠色開發利用的研究工作,對他而言,取得新的科研成果、為環境水領域貢獻自己的力量所帶來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是其他任何的工作和活動都無法相提并論的。“我所做的研究對實際生活的直接影響就是能夠更好地處理污水,尤其是一些難處理的特種廢水,可以通過特定的處理技術,來保障污水不會污染其他可利用水源。同時,能夠保障飲用水安全,讓生活中用水更安全,更好地治理環境污染,維護良好的生态環境。”
目前,張彬已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學院開始了博士生研學之路,現代環境化學、現代檢測技術、污水深度淨化與資源回收技術等是他主要學習的内容。“我希望在博士期間能夠繼續深入學習,從而使自己能夠得到長足的進步,取得更有突破性的成果”。
道阻且長,行則将至,行而不辍,未來可期。張彬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确定了“新型真空紫外光技術對水體污染的控制與治理”的研究方向。張彬說,選擇了這條科研路,自己一定會矢志不渝地走下去,也希望青島農大所有的趕路人,都能成功奔赴屬于自己的遠方。
文字:于珊 靳澤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