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八年級下冊語文考試複習知識點

八年級下冊語文考試複習知識點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9-30 15:52:43

八年級下冊語文考試複習知識點? 【知識梳理】 一、重點詞語,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八年級下冊語文考試複習知識點?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八年級下冊語文考試複習知識點(語文中考一輪複習)1

八年級下冊語文考試複習知識點

【知識梳理】

一、重點詞語

1.通假字

(1)左手倚一衡木 “衡”同“橫”,與“豎”相對

(2)诎右臂支船 “诎”同“屈”,彎曲

2.一詞多義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奇妙

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零數、餘數

(2)可珠可曆曆數也 可以(

高可二黍許 大約

)

(3)端其人視端容寂 端正(

東坡右手執卷端 右端

)

3.重點實詞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遠 奇巧人:手藝奇妙精巧的人

(2)能以徑寸之木,為宮室、器皿、人物

徑:直徑

器皿:盛東西的日常用具

(3)罔不因勢象形 罔不:無不、全都

因:順着、就着

象:模拟

(4)嘗贻餘核舟一 贻:

(5)蓋大蘇泛赤壁雲 泛:泛舟,坐着船在水上遊覽

(6)高可二黍許 許:左右

(7)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徐:慢慢地

興:

(8)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峨:

峨冠:高高的帽子

髯:兩腮的胡子,也泛指胡須

(9)蘇、黃共閱一手卷 手卷:隻能卷舒而不能懸挂的橫幅書畫長卷

(10)東坡右手執卷端 卷端:手卷的右端

(11)如有所語 語:說話

(12)其兩膝相比者 比:靠近

(13)佛印絕類彌勒 類:

(14)矯首昂視 矯:

(15)神情與蘇、黃不屬 不屬:不相類似

(16)珠可曆曆數也 曆曆:分明可數的樣子

(17)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舟子:撐船的人

(18)若聽茶聲然 若……然:好像……的樣子

(19)其船背稍夷 船背:船頂,一說指船底

夷:

(20)勾畫了了 了了:清楚明白

(21)又用篆章一 篆章:篆字圖章

(22)其色丹 丹:朱紅

(23)而計其長曾不盈寸 曾:竟然

盈:滿

(24)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挑選

修狹:長而窄

4.文言虛詞

(1)為中軒敞者為艙 判斷動詞,是(

為宮室、器皿、人物 動詞,做

)

(2)之箬篷覆之 代詞,指代船艙(

能以徑寸之木 助詞,的

)

(3)蓋大蘇泛赤壁雲    句末語氣詞

(4)雕欄相望焉 助詞,表陳述語氣

(5)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原來是

二、重點句子翻譯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态。

全都是就着(材料原來的)樣子刻成(各種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2)嘗贻餘核舟一,蓋大蘇泛赤壁雲。

(他)曾經贈給我一個用核桃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蘇東坡泛舟于赤壁的情景。

(3)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小船從船頭到船尾長約八分多一點,高度約二分上下。

(4)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大概是挑選長而窄的桃核刻成的。

三、問題探究

1.從本文來看,雕刻家的高超技藝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用料體積小;②所刻東西(字、景、人、物)多;③刻物情态畢備。

2.作者在說明船的正面的時候,為什麼不是從船頭說到船艙,從船艙說到船尾,而是先說船艙,再說船頭和船尾呢?

因為中間船艙的位置和對聯的顔色非常醒目,而且窗上的對聯也暗示了核舟的背景和主題。先寫船艙,不僅可以增強濃厚的藝術情趣,而且也自然地引出下文對船頭三人的情态的描述。

四、文章中心

本文通過對核舟的細緻描述,表現了雕刻家構思的巧妙,贊美了核舟的精巧工藝,同時也顯示了我國古代工藝藝術的卓越成就。

【知識梳理】

一、重點詞語

1.通假字

(1)選賢與能 “與”通“舉”,推舉,選拔

(2)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矜”通“鳏”,老而無妻

(3)學學半 “學”同“敩”,教導

2.古今異義

(1)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義:味美 今義:意義、目的)

(2)雖有至道 (古義:即使 今義:雖然)

(古義:最好的 今義:到)

(3)大道之行也 (古義: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 今義:寬闊的道路)

(4)女有歸 (古義:女子出嫁 今義:返回,回到本處)

3.詞類活用

(1)弗學,不知其善也 形容詞作名詞,好處

(2)故人不獨親其親 名詞作動詞,以……為親

(3)不獨子其子 名詞作動詞,以……為子

4.一詞多義

學學學半 學習(

學學半 同“敩”,教導

)

(1)閉故外戶而不閉 關閉(

是故謀閉而不興 閉塞

)

5.重點實詞

(1)教然後知困 困:困惑

(2)然後能自反也 自反:自我反思

(3)教學相長也 教學相長:教與學是互相推動、互相促進的

(4)選賢舉能 賢:指品德高尚

(5)講信修睦 修:培養

(6)故人不獨親其親 親:指父母

(7)不獨子其子 子:子女

(8)使老有所終 有所終:能夠善終

(9)壯有所用 有所用: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效力

(10)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寡:老而無夫

孤:幼而無父

獨:老而無子

廢疾:有殘疾而不能做事

(11)男有分 分:職分,職守

(12)是故謀閉而不興 謀閉而不興:奸詐之心閉塞而不會興起

(13)盜竊亂賊而不作 亂賊:作亂害人的事

作:興起

(14)故外戶而不閉 外戶:從外面把門帶上

6.文言虛詞

(1)其其此之謂乎 表示推測(

弗食,不知其旨也 代詞,它的

)

(2)是是謂大同 代詞,這(

是故謀閉而不興 與“故”合用,所以

)

(3)矜、寡、孤、獨、廢疾者 ……的人

二、重點句子翻譯

(1)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

(2)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所以,學習之後才會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後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

(3)《兌命》曰“學學半”,其此之謂乎?

《尚書·兌命》說:“教别人,占自己學習的一半”,這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4)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選拔推舉品德高尚、有才幹的人(給大家辦事),(人人)講求誠信,培養和睦氣氛。

(5)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因此人們不隻是敬愛自己的父母,不隻是疼愛自己的子女。

(6)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财貨,憎恨把它扔在地上,但并非自己想私藏。

(7)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力氣,憎恨它不出于自己,但願意多出力,并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利。

三、問題探究

1.說說《雖有嘉肴》這篇短文給我們講了怎樣的道理。

教和學可以互相促進,教别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2.《雖有嘉肴》開頭“雖有嘉肴”一句有什麼作用?

從反面設喻類比,為引出下文觀點做鋪墊。

3.“教學相長”的結論在前文已經道明,課文最後《兌命》的一段話是否多餘?

不多餘。引用《兌命》中的話作為道理論據,證明教與學的關系的确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從而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

4.“大同”社會跟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有沒有相似的地方?

有。“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據“大同”社會的體制構想出來的,是藝術地再現“大同”社會的生活風貌。例如從“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可以看出“桃花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為受到全社會的關愛,生活極其幸福,這就是“大同”社會中的“老有所終”“幼有所養”了。

四、文章中心

《雖有嘉肴》論述了教與學的關系問題,說明了教和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告訴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大道之行也》這篇議論文通過對理想中的社會特征的描述,闡明了儒家思想中“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表達了作者對“大同”理想社會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