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拜登下飛機摔跤是真的嗎

拜登下飛機摔跤是真的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0 00:11:30

拜登絆倒,本屬正常,畢竟近 80歲的老人了,腿腳不利索,理所當然。但這在世界上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人們仿佛是看到了美國磕磕絆絆的國運。

拜登下飛機摔跤是真的嗎(拜登摔跤是美國的掙紮)1

其實這影響并不大。

世界上的強權元首忽然裂開,确實會震動世界。比如成吉思汗去世,很多國家都松了一口氣。希特勒死後,丘吉爾、羅斯福都感到松了一口氣,表現出前所未有的歡喜。

這都是震動世界的人物,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可能改變世界格局和很多國家的命運。拜登尚未達到這個程度,所以,大可不必将拜登老邁的絆倒摔跤與美國國運聯系起來。

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美國總統的年紀越來越大了。

從唐納德·特朗普開始,就已經創紀錄了。特朗普上任時,是美國有史以來年紀最大的總統當選者。到了拜登,以比特朗普大 4 歲的年紀上位,再次刷新記錄。

如果四年之後,特朗普還站出來競選總統,那麼他那時跟拜登現在年紀相當。而這似乎是可以預見的。那麼,美國總統就将繼續在老年人中間競争。

問題是,如此高齡而任美國總統,美國人是怎麼想的?不是咒拜登,萬一哪天他絆倒後起不來怎麼辦?

這是個大問題,美國人肯定考慮過的。

拜登下飛機摔跤是真的嗎(拜登摔跤是美國的掙紮)2

01 元首年齡的限制,各國都有

其實世界上絕大數國家都對于元首年齡有明确的限制。比如中國,國家主席的年齡必須滿 45 周歲。美國也差不多,一位美國人想要成為總統候選人,必須滿足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年滿35 周歲。

這種設定元首年齡下限,是為了保險。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成熟穩重起來,遇事也想得周全,在各種複雜的局勢下也可以冷靜思考。至少,經驗要豐富于熱情滿腔的青年人。

這種考慮确實周全。

沒有設定年齡上限,那就是說,無論是年逾古稀,還是耄耋之年,隻要美國民衆們能夠把他選上,那麼他就可以成為美國總統。

美國人最初在“制憲會議”(費城會議)上沒考慮到這一點。當時隻說要實行聯邦制,并推選總統。不過參會代表曾經提出過這個問題,當時規定美國公民隻要滿21歲,就擁有投票權。後來在1971年的《聯邦憲法修正案》中才将年齡限制下調為18歲。

最先的考慮也隻有一條理由,年齡過小,政治觀念不成熟,不能做出有效判斷。

後來不斷更新年齡條件,衆議員的最低年齡為25歲,那麼作為總統顧問、應該具有更多經驗的參議員的年齡下限就确定為30歲,參議員年齡下限為30歲,美國總統年齡下限是 35 周歲。

也就是說,美國人也沒限制得很死,從 35歲往上,美國人多得是,為何美國總統的年紀卻越來越大?

這跟美國社會的發展有關系。

拜登下飛機摔跤是真的嗎(拜登摔跤是美國的掙紮)3

02 美國社會人口發展,讓老齡人占據着政治圈

雖然規定沒限制三四十歲的人擔任總統,但無論如何,要做美國總統,總得有些政治經驗吧。

否則怎麼玩?

特朗普已經算是破天荒了,既沒當過官,也沒參過軍,卻當了總統。但畢竟隻有一個特朗普,何況特朗普已經七老八十了。

這是一方面的原因。

更深層次的原因,出現在美國的人口年齡層次上。

以 2012 年的數據為例,0-14歲,占20%;15-64歲,占66.5%;65歲及以上,占13.5%。

而其出生率和死亡率大概相當。

以這個速率發展,美國人口結構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實際上,在美國作為人口增長主力的,是大量的拉美移民及後代,且他們的受教育程度較低,英語水平較低,使美國人口的總體質量呈現下降的長期趨勢。

而早在20世紀40年代,美國就開始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社會,現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17.4%,是典型的老齡化社會。

幾十年發展下來,老年人隻能越來越多。

而且,年輕人也未必對政治感興趣。所以,美國政治圈子裡,都是成熟的“老人”。

老人把持政治,有老人的好處。但老人也有不好的地方。因為年紀大了,誰知道有什麼不測呢?

這一點,其實美國人也很擔心。

拜登下飛機摔跤是真的嗎(拜登摔跤是美國的掙紮)4

03 美國總統年紀太大的擔憂

美國曆史上出現過這種情況。那是一個名聞世界的美國總統,他就是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他創造的記錄,美國總統恐怕以後再也無法打破了——

他是唯一一個連任四屆的美國總統。

而且,他去世的時候,是第四屆總統任期的第一年。

那是,他的年紀也不是很大,67 歲,本來沒啥擔心的。但是,他的身體不好,病痛長期折磨着他。美國人很擔心他會突然去世,但還是把他推上了總統位置,因為,羅斯福任總統對于美國政治制度和世界反法西斯戰争都是極為重要的。

羅斯福也證明了他自己還行。當時,有一個“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故事。

《先驅論壇報》的一位記者采訪他,就他連任總統之事問他有何感想。

羅斯福笑而不答,請記者吃一片三明治。記者覺得這是殊榮,很快就吃下去了。羅斯福又請他吃第二片,記者受寵若驚,又吃下去了。

這時,羅斯福又請他吃第三片,雖然肚子已不需要了,但他還是硬着頭皮吃下去。這時羅斯福微笑着說:“現在已經不用回答你的問題了,因為你已經有了親身的感受。”

但他還是在就任72天後突然逝世。

美國當時一片慌亂,但是還是很快就推哈裡·S·杜魯門上位,杜魯門的總統就職典禮,也是通過電視直播來實現的。因為,那是 1945 年二戰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

拜登下飛機摔跤是真的嗎(拜登摔跤是美國的掙紮)5

這就是美國總統制度的設計。走一個,換一個,根本無需擔心。除非是二戰那種關鍵的時候,美國人對于總統的渴望會大一點,其他的時候,根本不怕發生意外。即便被綁架,美國人也能立即換人上位執權。

在美式制度的設計中,總統簡直就是受難的。美國總統一直是逆風生長的。

特朗普、拜登們為什麼這麼積極呢?

在美國的制度設計中,這跟選秀節目一樣呀,不表演,不作秀,不博人眼球,人家不會投票給你。

選民的票都很随意的,就跟我們喜歡明星一樣,喜歡誰就投給誰。

他們才不管誰對世界有利,誰對中國有利。即便競選的人舉動可笑,他們也可以以“有個性,我喜歡這個家夥”為理由來投票。

參加總統選舉的人也很個性化。

在 1800 年的選舉中。民主黨和共和黨操縱選舉人的投票。當時美國有 16 個州,每次投票都是八對八。總共投了三十多次票呢。一直平票。

戲劇性吧?!

傑斐遜和伯爾三十多次平票。

最後,參加過制憲會議并大放光芒的漢密爾頓出面,兩邊做工作。傑斐遜當了總統。

但是伯爾不高興,要跟漢密爾頓決鬥,然後漢密爾頓死了。那時,他才 49 歲。

甚至,當時費城會議讨論如何制約議會權力的時候,很多人贊成由總統單獨行使權力可否決國會立法。

美國締造者本傑明·富蘭克林——美元上的那位大哥——說:“NO!”

理由很簡單,在殖民時代,這種否決權被總督拿來搜刮錢财。如果不私下裡讨好總督,什麼立法都會被不通過。結果總是議會充實國庫,總督得到好處,然後再簽署法令。

一句話,隻要行政官(總統)有跟議會做交易的空子,他們就會鑽進去,随心所欲任命官員,所有權力獨攬,還會否決嗎?不會了,因為他們都是一丘之貉!、而且,這種情況也出現過。當然都是特殊時期。麥迪遜和林肯使用了否定國會立法的權力 7 次。

富蘭克林·羅斯福一個人使用過 635 次。這恐怕是美國總統權力最鼎盛的一位了。

那麼實際上,雖然最終總統享有這個權力,但幾乎沒人用了。至少特朗普沒這個本事用,雖然總統總是叫嚷着他要實行立法否決權。

但往往做不成,因為議會有再否決權力。除非像羅斯福所處的那種時期。即便總統和法官聯手,議會力量也比他們聯手大。

而且,他們還給各州(當時是邦)留下了很多自主權。

這簡直就是無懈可擊的防火牆!——其實,後來被黨派鑽空子也是沒想到的。

所以,二百多年來,美國總統一直是“逆風生長”。

表演作秀也很累的呀。演講不需要激情?不需要體力?川普同學是 1946 年生人,畢竟七十多歲的人了。

而且,任期四年内,不能偷懶。因為偷懶就不能連任,即便是偷懶混時間也不行,第一次制憲會議就給防死了。全國人民盯着你,你動一個試試?

就算做得再好,也有人不滿意。也有人挑刺。

而那些國父們的結局,令人唏噓。

費城會議的那些大佬們,都被稱為“國父”,這些father 們,隻有華盛頓和麥迪遜當了總統,其他人,有些不願意做官,有些拼命想當總統,但都不成功。

當時的國家和人民似乎也并不對他們感恩戴德,甚至薪水都發不了多少。制憲會議的召集者詹姆斯·麥迪遜,被稱為美國的“憲法之父”,也是費城會議的大佬中們最後一個去世的,但他晚景凄涼,借錢度日。

另外的,有單身很久卻沉迷于娶寡婦,有逃往國外上法庭的,有做生意失敗進監獄的,有些人謀官半生,但官運不通。

所以,美國總統——這位“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隻能把自己放在陽光下掙紮。即便拜登總是摔倒,那也是放在鏡頭下讓人看着的。難道特朗普不會絆倒?也會,特朗普去見英國女王,踩人家腳跟都有。

拜登下飛機摔跤是真的嗎(拜登摔跤是美國的掙紮)6

特朗普當了四年總統,幾乎是被怼了四年。要不是他那個漂亮的女兒伊萬卡,估計很多與他毛線關系都沒有的宅男都得怼他了。

說透了,還是美國那些沒把總統當君主的前輩們給他們打造的機會。

而那些前輩如此對待總統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在英國殖民時期的政府那裡吃盡了苦頭,他們不願意再受這種壓迫和苦頭,他們甚至不想要一個“全國政府”,總統算個啥呢!

絆倒了,也就絆倒了,讓世界看着你站起來!隻不過如今這個時候,拜登的跌倒站起,似乎讓人們看到了美國的掙紮,這也許是錯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