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八九十年代的人來說,港片可能是我們回憶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那個年代沒有什麼娛樂設施,互聯網也沒有這麼發達。我們打發時間的娛樂時間,很多都是在看電影。
而在那時,正是香港影壇的黃金10年。在那10年裡出現了很多經典電影。喜劇片,槍戰片,動作片,愛情片,各種類型,應有盡有。每一個類型裡都有影響一個時代的大師。
而這些類型的電影中,最特殊的可能就是香港的武打動作片。這種類型的電影,在那個年代隻有香港導演可以駕馭得很好。
武打動作片,一定需要一個功夫高超的主角。但是反派的武功也一定不能弱。不然電影實力懸殊,打戲會不精彩。
90年代,李連傑最巅峰時,就曾經對導演提出要求:
跟我對打的人,一定要找最能打的,這樣打的才過瘾,打戲才精彩。
因為李連傑的這個要求。導演連續挖掘出甄子丹,趙文卓等人。這些人後來也成為影壇上的功夫巨星。
這種功夫巨星的對打,讓電影的動作華麗程度提升了一個檔次。我們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幾部,我認為非常經典的武打動作片。
他們的特點是雙方都是功夫巨星,就算在電影裡表現出來的,也幾乎五五開。
這樣戰鬥力接近的對戰,打起來才好看,看起來才過瘾。
《精武英雄》藤田剛對陳真 我認為,提到香港的武打動作片,《精武英雄》一定是繞不開的一個。
這部電影打戲非常多,而且非常精彩。有陳真武館踢場。陳真對霍廷恩,陳真對船越文夫等。這些打戲放在動作電影裡,都是經典的對戰。
但是令人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電影最後的boss戰,陳真對戰藤田剛。
首先這對戰雙方就不一般。李連傑是全國武術冠軍,朱比利也是實打實的拳擊冠軍。兩個人都是專業級别的練家子。
這兩個人的對戰,拳拳到肉,幹淨利索,特别好看。
這場對戰,并不是一邊倒,而是你來我往,優劣方進行了幾次轉換。
這樣在打戲中加入的劇情設計,比現在的所謂套路,主角被打個半死,然後開啟賽亞人狀态直接反擊秒殺,要好看的很多。
而這次的動作設計也非常精彩,配合電影傳播出的武學理念,讓這次的boss戰,除了強烈的打擊感,還有講道理的感覺。
這部電影比很多動作電影高度要高,他和觀衆探索了民族矛盾,武學理念等多個問題。
有這樣的思想高度,再配合無比精彩的對戰場面。所以我把這部電影作為我最喜歡的武打動作片。
《方世玉》方世玉對鄂爾多 李連傑和趙文卓第一次對戲,就是在李連傑的方世玉系列。
這個時候李連傑總覺得對手不夠打,一直讓導演挖掘新人。當時19歲的趙文卓獲得了全國冠軍,被導演看中,讓他飾演方世玉電影中的反派,九門提督鄂爾多。
這場電影,也是趙文卓在熒幕上的首次亮相。
在這部電影中有兩場打戲讓我印象深刻。在染坊的對決,和方世玉刑場救老爹。
第一場打戲,介紹了兩個人的身份立場和性格特點,第二場打戲,就是在不同立場下兩人的硬碰硬對決。
趙文卓雖說初出茅廬,但是無論在人物塑造,還是動作場面方面,和李連傑相比都不落下風。
鄂爾多到最後被人幹掉的時候,也是陳進南出手重傷,方世玉隻是炸藥搶人頭。
在武功對決方面,雖然方世玉略占優勢,但總體來說也是55開。
這兩個人的熒幕對戰,也是經典。
《殺破狼》甄子丹對吳京 經過了那個時期,香港電影就開始走下坡路。雖說動作還是比較耐看,但是思想性已經嚴重滑坡。
很多電影就是為打而打,隻追求視覺上的刺激。在這個方面做到頂尖的,可能就是《殺破狼》。
在這部電影中,有好幾個人物都特别能打。甄子丹演的警官,吳京演的黃毛殺手,洪金寶演的黑幫老大。這幾個人的戰鬥力都是非常恐怖的。
而在後期被認定為對戰教科書的,還是甄子丹和吳京的那一場巷戰。
在這一場對戰中,甄子丹使用甩棍,吳京使用匕首,進行了三分鐘的格鬥表演。
據說在這場戲裡,有不少動作鏡頭是沒有設計的,全靠甄子丹和吳京的現場發揮。
這種武術高手的臨場發揮,給這場戲增色不少。加上反複重拍精益求精,這場戲在動作戲的曆史上絕對占有很重的地位。
拍完這場戲,吳京直接受了重傷。在打戲的過程中,甄子丹光甩棍就打斷了4根。
結語 當然除了這些,其他電影有些場面依然火爆,比如《導火線》甄子丹暴打鄒兆龍,《黃飛鴻》裡李連傑甄子丹布棍巷戰等。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再往後的電影裡,還有很多經典的武打場面。但是和這幾部電影相比,總覺得差了一些東西。
但毫無疑問的是,在李連傑成龍等人退出之後,很少有人再能接過動作片的大旗。
現在的演員武術功底紮實的很少,願意為一個鏡頭去拼命的更少。
沒了之前那股拍戲的精氣神兒,想出好電影,實在太難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