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一位ID為“樹人沒有想象的好”的樹人家長在市長信箱反映了孩子入學以來遇到的一些情況,受到很多家長的關注(詳見12月19日的群發消息)。大概是這些情況在學校并不普遍,引起了另外一部分家長的不滿。小編在樹人的校園網“寄語校長”一欄就發現部分家長為學校鳴不平的聲音。
全文内容如下:
近期看到不明身份的人自稱代表樹人南門街初一大部分家長,向市長信箱投訴,反映初一上晚自習的事情,并且言辭激烈、極端片面,作為一名南門街初一家長,對這樣的行為表示非常不贊同!!!不想被這樣的人代言,對于學校,對于老師,我有自己的話要說! 在揚州,有一個神奇的地方,身處最熱鬧繁華的街區,在一條狹窄破舊的市井小巷中遺世獨立。這裡面積不大,卻容納了上千的學子的求知夢想;這裡并不豪華,卻開啟了衆多學生的輝煌人生;這裡并不起眼,卻是每年小升初家長心中最神聖的地方!這裡,就是揚州樹人南門街校區! 在這裡,有一群人,當你聚會逛街購物的時候,他們在三尺講台傳道授業;當你捧着手機刷朋友圈、逛某寶的時候,他們在制定教學計劃、備課;當你在王者榮耀激戰正酣的時候,他們在批改作業、總結反思;當你在觥籌交錯、燈紅酒綠的時候,他們在開會、研讨、商量活動方案;他們積極進取、團結向上;他們無私奉獻、無怨無悔;他們循循善誘、耐心有愛。他們犧牲了陪伴自己家人的時間,來幫助班上的孩子成長。當我們覺得他們做得已經“非常棒,非常棒”的時候,他們想的總是“尚不足、待改進”……他們的名字叫“樹人老師”! 曾經,我們的社會是尊師重道的。那時候,我們尊敬地稱呼老師為“先生”,見到老師會畢恭畢敬地九十度鞠躬,就算是被先生懲罰戒尺打手心也絕不敢有半句怨言。 不知何時,仿佛這些都變了。老師的付出,被視為理所應當,偶有失誤,就會被揪住不放,一些人開始對教育、對學校、對老師挑三揀四、指指點點;某些媒體也喜歡報道一些負面新聞吸引關注;自媒體時代,言論自由更是為某些心理陰暗的人提供了發表片面觀點、刻薄言語的平台。批評學生,被質疑體罰、傷害學生自尊心;因材施教,被解讀為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不符合教育公平性;多講幾句,被批評拖堂,少說一點,被指責不負責任…… 前幾年醫患關系劍拔弩張,身邊幾乎所有的醫生朋友都拒絕讓自己的子女再從事醫療行業。也許,終将有一天,老師們的心漸漸涼了,熱情慢慢地淡了,越來越多的人不再選擇讀師範了,教師隊伍越來越少了……那樣,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嗎?難道不是社會的悲哀嗎? 樹人學校,十八年的金字招牌,需要我們所有的老師、學生、家長共同守護!我倡議,作為家長,從我做起,尊重老師的勞動,配合學校的工作,愛護樹人的聲譽!讓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悔于當初選擇樹人的決定,也無愧于曾經是樹人一份子的身份!
如此長篇累牍地維護樹人的老師,可見大部分老師還是受學生愛戴,讓家長滿意的。樹人每年的中考成績就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不論是一個國家、一個團體、或是個人,在發展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過失。否則,這世上盡是完美的事物。“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相信學校以後在各方面會做的更加完善,學校也在這位家長的留言下回複:“樹人能發展到今天的質态,靠的是全體師生的砥砺奮進,靠的是社會各界的熱心支持,靠的是家長的全力配合。樹人下一步的提升格外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三方合力,家校齊心,其利斷金……”
關注“揚州家長圈”獲取更多揚州教育信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