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手繪垃圾桶 垃圾分類在心中
“大家注意到了生活中有哪幾種顔色的垃圾桶嗎?”志願者老師問道。
“我知道!紅綠黃……黃,黃藍!”一個小男孩站起來搶答道,一邊說還一邊向窗外看,試圖尋找垃圾桶。說完便有人反駁道:“不是黃藍,是藍灰!”
“那你們知道這些垃圾桶都是分别用來裝什麼垃圾的嗎?”老師繼續問道。這可難倒了孩子們了,一個個皺着眉頭,嘴裡喃喃道:“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還有什麼呢?”
7月12日,湖北第二師範學院愛駐宜都志願服務隊在紅花套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垃圾分類的課程,并把它與簡筆畫結合起來,讓孩子們在動手繪畫中了解垃圾的種類,認識到綠色環保的重要性。志願者們準備了水彩筆和紙張,引導孩子們在紙上畫下了自己對垃圾分類環保理念的理解,對綠色家園的向往。有個孩子畫了一幅連環畫,“我畫的是《文明,隻差一步》,講述了一個人走在路上,看見垃圾桶周圍有許多垃圾沒有扔進去,就把垃圾都撿起來,扔到了垃圾桶,并豎起一個‘文明,隻差一步’的告示牌。”他解釋道。可見,垃圾分類已在潛移默化中根植在孩子們的心中。
手繪彩色卡片,熟悉垃圾分類
今天的垃圾分類課程跟以往有所不同,志願者們在黑闆上貼上了四種垃圾分類的卡片,并分發卡紙,讓孩子們根據卡紙上的文字畫出各種相應的垃圾圖片。畫完後,孩子們按照座位順序将卡紙貼到相應的垃圾分類卡片下。“老師,廢燈泡是什麼垃圾呀?過期的口紅是什麼垃圾呢?”在這個活動中,學生們對垃圾分類這個話題興趣盎然,紛紛聯系自己的生活向志願者詢問道。通過親手分類垃圾再加上志願者老師的引導教學,孩子們對于垃圾分類也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課後,一位學生在地上拾起橡皮擦的外膠包裝,隻見他自豪的舉起對志願者說:“老師,這是不可回收垃圾!”
綠色環保家園,我們攜手創造
志願者們在班内還開設了影視欣賞的課程。孩子們在志願者的組織下,觀看了《機器人總動員》這部動畫影片。該影片勾畫了地球資源被耗盡後的凄涼景象,霧霾嚴重,垃圾成山……強烈的視覺沖擊、緊湊的故事情節讓孩子們明白了“我要的是生活,不是生存”這句電影台詞的含義。同時更近一步讓學生明白愛護環境,營造一個宜居的綠色地球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欣賞完影片後,孩子們紛紛舉手想要說出自己的感受。老師問道:“同學們知道‘survive’和‘live’這兩個單詞是什麼意思嗎?”孩子們都搖頭。“這兩個詞是‘生存’和‘生活’的意思。生存就是你存在在這個世界上,而生活就是活的有意義,活的更精彩。”老師解釋道。“喔,我知道啦!就是說我們不僅要活着,還要活得精彩!”一個孩子搶答道。“對啦,你說得很好,同學們也要記住他說的話。我們要保護好生态環境,創造出和諧的綠色家園,這樣我們才能生活的更美好!”
據悉,從上海開始,到全國46個城市試點,推行垃圾分類已成為新時尚。人們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産量和環境狀況惡化的局面,通過垃圾分類管理,可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讓孩子從小接觸垃圾分類,并在實際生活中正确分類,對整個社會垃圾分類處理有很大的帶動作用。
熱血青春心向黨,奮力建功新時代。響徹的标語,不應該隻是擊中青年人的心頭,也要攜手兒童共築這美麗的中國夢!因為他們是祖國的新一代希望,是未來事業的接班人。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