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不管是想做公共管理研究還是想從事公共管理工作,更對口的方式或許是讀别的專業。
公共管理類專業學生的畢業流向主要有三個方面:體制内(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體制外(企業就業)和升學考研。
就體制内方向而言,很多人都覺得公共管理學科應該是所有官員的“對口專業”。甚至認為這個學科最優秀的學者應該去當總理——因為總理是最高行政長官。但現實情況是,如果你的專業是公共管理,你很有可能當不成政府行政人員,因為這些人員的招考要求上,往往并沒有“對口”的公共管理類,即使有,也是兩種情況:
一是(幾乎)不限專業(一般黨群機關偏多,典型代表是中央辦公廳),此類崗位基本所有文科類專業都可以報考;二是基層行政人員(一般行政機關偏多,典型代表是國家及各級政府發改委),工作任務往往是諸如整理裝訂歸檔材料、給領導的講話寫新聞稿華人月度年度總結、做會議安排、會場布置和記錄會議紀要。這類行政人員跟很多人設想的公共“管理”并不一緻。除了這兩種情況,隻招公共管理專業的崗位極少極少;而招公共管理類專業來進行“管理”工作的,可以說幾乎沒有。
此外,還有必要指出,即使各單位的報考專業要求包含公共管理學科,對于公共管理類專業出身的學生而言也并沒有太多優勢。一是因為不論出身,公務員事業單位都是要通過考試才能進入的,不存在因為專業是公共管理就免考錄取的情況;二是因為考試内容跟公共管理專業沒有太大關系,行測基本是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加上智力和數學測試題,申論考的更多是語文,并不是讓人對現有的國家治理發布什麼意見。而無論行測還是申論,在嚴肅的公共管理學院四年的學習生涯中,基本上不會安排超過兩門課。因此公共管理類專業在公務員考試上并無太多用武之地。
相比公共管理,目前考公熱門學科還是中文、法學、金融、會計等,這也是當前很多想要進入體制内的人輔修或考研轉專業到法碩、會計、金融的原因之一。而就升學而言,公共管理類專業理論性較強,故而也特别适合繼續深造。目前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且2020年初國家發布了擴大研究生招生規模的通知,保研、考研的比例都有所上升。一些優秀的機構、單位和企業在招聘時也會設置更高的學曆門檻,而深造便是跨越這些門檻的破局之道,并且還能提高就業待遇。
深造的方向與自身專業的關聯性較強,比如土地資源管理專業多選擇土地政策、土地經濟、土地規劃等方向;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考研方向主要為社會保障理論與實踐、就業與失業保險、社會福利與社會救助、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等。
公共管理類專業畢業生如果選擇在企業中工作,多從事行政、人事工作。企業行政工作任務涉及公司運轉的方方面面,包括辦公制度、後勤保障、黨務、考勤、公司不定期集體活動和對外事務等,内容繁瑣而精細,需要細心、耐心和責任心;人事工作人員也稱為HR,主要負責人力招聘、薪酬福利管理、勞動關系管理等與員工管理相關的事務。
從工作内容也可以看出,這兩類人員與人力資源管理或其他衆多學科存在激烈的競争關系,由于缺乏專業性,此類普通職員的薪資待遇不會特别突出。而公共管理類中其他稍具特色的專業相對而言會有更集中的就業選擇空間。
比如,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的企業工作大緻可分為三類:一是去地理信息、遙感、測繪企業,大概占到畢業生去向的四分之一,當然這與當前國家對國土資料的精細化需求和扶持有關;二是去土地評估、房地産評估企業,特别是銀行和信托機構,在不動産抵押貸款、投資分析等業務中大展拳腳;第三則是前文提到的企業人力資源、或者教學崗位等。
而城市管理專業除了去往體制内外,還可以去規劃院工作。但此類與該專業相關的就業崗位數量并不多,因為城市管理專業的發展曆史尚屬短暫,社會還未形成完善的人才輸送體系,所以城市管理專業目前的就業前景也不容樂觀。但我們也需意識到,中國的城市化建設速度不斷加快,城市中的工程建設、土地環境等問題會影響城市的發展進程,城市管理的人才需求大概率會持續增加。
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同樣缺乏明确的職業化發展路徑以及對口企事業單位,且學科應用特色不明顯,導緻就業前景較為慘淡。目前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畢業生除了流向政府機關、國内企業的人事行政部門外,還有的在保險公司做内訓講師或内勤人員,或在碩博讀完後成為高校老師。
總而言之,公共管理類專業就業前景總體不太樂觀,或許政府公務員真可以說是專業對口、待遇從優的最佳選擇了。
要點總結:
1.政府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等體制類機構是公共管理類專業就業選擇的一大分支,但該專業真正對口的公務員崗位極少,專業的學習事實上對于考公也并無裨益;
2.公共管理類專業理論性較強,适合深造,深造的方向可結合自身專業與興趣選擇;
3.公共管理類專業畢業生在企業中多從事行政、人事工作,缺乏專業性,待遇一般,競争壓力大,稍具特色的具體專業相對而言會有更為集中的就業選擇空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