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安居樂業與中國古代理想社會有何關系

安居樂業與中國古代理想社會有何關系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1-20 05:44:27

安居樂業指人民生活安定美滿,也意味着管理者把社會治理得很好。

這個成語出自《老子》 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至老死不相 往來。中國古人把人類奮鬥的生活目标定位為安居樂業。古人杜甫曾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籲求;李白感歎纖夫生活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孫中山畢生争取民生、民權;範仲淹願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在這些聖賢眼裡,隻有百姓們真正實現居有定所,勞有所獲,自己内心才能真正快樂。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曾為人們描畫了這樣一個祥和的世界,那裡的人們無論老少怡然有餘樂,可謂是安居樂業的完美實現。實際上,安居樂業也并非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孟子》中有言 若民,貝JJ無恒産,因無恒心。苟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乃陷于罪,然後從而刑之,是圈民也。焉有仁在位,閣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産,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隻要讓百姓有恒産,才能有恒心,國家才能富足,才能真正做到安居樂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