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時候,周末會約小夥伴出去玩,有一次同伴沒帶水,臨時喝了我的,然後一臉嫌棄問我,早上是不是吃蒜了,我心想着吃啥跟你說什麼關系,後來想了想,好像一大早吃的炸灌腸,後來炸灌腸一般都改在晚上了。
上班之後會比較忌憚這些重口味的食物,中午飯都會忌憚蔥、蒜,甚至韭菜之類的。早飯買煎餅,加蔥的時候都得考慮一下上午回不回開會。後來疫情來了,我覺得是重口味者的福音了,大家都隔着兩層布,于是中午我不僅會吃掉宮爆雞丁裡的大蔥,還偶爾會吃另配蒜汁的炒肝,不過下午把自己熏得夠嗆,後來就做罷了。私下裡我還很喜歡烤韭菜,總體來說,我還是很喜歡這種味道比較沖的食物。不光是我,還有很多人都喜歡。中午吃面條,領導專門去抓了幾瓣蒜,飯前他還在說下午1點半要開會,但也阻擋不了面條就大蒜的吃法。
據說佛家戒五辛,于是去網上搜信息,發現《大佛頂首楞嚴經》裡說,當斷世間五種辛菜,蔥、蒜、韭、薤、興渠,大概就是蔥、蒜、韭菜、洋蔥、咖哩這樣的食物,恰好就是上面我說愛吃的哪幾種。經裡說這幾種食物“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就是吃熟的增長欲念,吃生的易怒增恨,雖然沒看到什麼科學依據,但這種話一說出來就會感覺甯肯信其有。裡面還說神仙不喜歡這個味道,而惡鬼喜歡,還喜歡去舔吃這些東西者的嘴唇,總之,吃多了斷善根。當發現這個觀點的時候,我就有點惴惴不安,怕是惡鬼随身,以後還是不要吃了。
但是呢,我還搜到了“五辛盤”。中國人大多有着立春吃春餅的習慣,起源于晉代的春盤,最初的名字就叫做“五辛盤”,想想大街上的春餅店,還有炒合菜裡面的大蔥和韭菜,想想覺得又沒那麼可怕了。作為元日食品的記載,最早見于《風土記》,說元日早晨吃五辛“以助發五藏氣”。《食忌》中說:“正月之節食五辛,以辟厲氣。”以上足以說明,元日食辛菜的傳統由來已久,這麼看,吃不吃無所謂,各有所好。
“五辛”古人也叫“五葷”,《說文解字》裡面記載,葷,臭菜也。平常認為佛教不吃葷,指的也不全是不吃肉,不吃肉的戒律隻在梵網菩薩戒中存在,後從梁武帝時期開始形成了漢傳佛教不食肉的傳統。食五辛,是否惡鬼纏身不好說,但是一定會臭,或者說味道太重,以現在的生活禮儀來說,應該還是很不受待見的,不信佛佁然可以有足夠的理由不食五辛,對于可以接受的人來說,也大可不必害福盡禍源什麼的。
一件事的好壞,在于内心如何看待。要有一定的生活常識和禮貌,又不必因為誰的一句話,或者一種觀點而過分擔憂,就是一份坦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