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如下:
1、本義為美玉:出自《左傳·宣公十五年》“諺曰:高下在心,川澤納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2、比喻真僞、優劣;
3、玉的光彩,比喻優點,美德賢才,亦形容美好;
4、指瑜伽,印度哲學的一派,此派注重調息、靜坐等修行方法。
組詞:
1、瑜不掩瑕:比喻優點不能遮蓋缺點;
2、瑾瑜:指美玉或比喻美德賢才。
出處:
1、瑾瑜,美玉也。出自《說文》;
2、世子佩瑜玉。出自《禮記·玉藻》;
3、無所用之,碧瑜糞土也。出自《淮南子·缪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