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唐朝時皇宮妃嫔在額頭貼的梅花

唐朝時皇宮妃嫔在額頭貼的梅花

情感 更新时间:2025-02-23 23:16:56

  過了臘八就是年,過了元宵節,就是“一年之計在于春”了,農民伯伯就該下地幹活了。對于大人們來說,元宵節一過,就得賺錢養家糊口了。對于小朋友們來說,元宵節一過,快樂的寒假就結束了,該背起書包去讀書了。

  按照傳統,元宵節是春節的最後一天,所以有許多節慶活動,比如觀燈,猜燈謎等等。老百姓要過元宵節,大人物也要過元宵節。筆者今天得空,就給大家講一下唐中宗與韋皇後舉辦元宵燈會發生的故事。

  元宵節燈會的習俗,古往今來皆有之。筆者以前在廈門的時候,每年都要去中山公圓或者白鹭洲觀燈。《資治通鑒.卷第二百零九》記載,景雲元年正月,李顯下诏,在長安城舉辦盛大的元宵節燈會。李顯舉辦的這次元宵節燈會,規模特别大。整個長安城都在張燈結彩,處處洋溢着節日的喜慶氣氛。

  唐朝時皇宮妃嫔在額頭貼的梅花(唐朝皇帝和皇後舉辦元宵節燈會)(1)

  圖為廈門燈會圖片,感謝原作者。

  正月十四日夜晚,李顯帶着韋皇後,親自上街觀燈與民同樂。老百姓見天子和皇後駕臨,紛紛山呼萬歲。不知道誰說了一句:“元宵佳節燈會如此熱鬧,請陛下恩準宮女們出宮觀燈,讓她們感受陛下的天恩浩蕩。”

  李顯和韋皇後夫妻二人正高興呢,就恩準宮女們出宮觀燈。宮女們接到天子恩诏,成群結隊去街上觀燈了。元宵節燈會,本來就是流光溢彩。多了幾千名美女點綴其中,更是有“燈下看美人,俊俏加十分”的喜慶氣氛。

  到了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李顯的皇宮裡就亂成一鍋粥了。這件事情,按照《資治通鑒》記載的原文就是:“春,正月,丙寅夜,中宗與韋後微行觀燈于市裡,又縱宮女數千人出遊,多亡去。”

  亡不是死亡的意思,是丢失或者失蹤的意思,跟是”亡羊補牢“的”亡“是一個意思。李顯讓幾千名宮女去觀燈,結果第二天就發現幾千名美女人間蒸發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唐朝時皇宮妃嫔在額頭貼的梅花(唐朝皇帝和皇後舉辦元宵節燈會)(2)

  圖為著名影視明星何賽飛飾演的韋皇後劇照,感謝原作者何賽飛女士。

  古代的時候,宮女都是從民間強行征發的苦命女孩。這些苦命的女孩子,十幾歲就被迫離開父母兄弟姐妹進宮了。她們雖然理論上是皇帝的女人,但是她們得到皇帝寵愛的機會,幾乎是等于零。宮女們小小年紀進宮,一輩子得不到愛情的滋潤。她們沒有生兒育女的權利,隻能孤苦無依,了此一生。

  宮女們在宮中守活寡,肯定會向往外面的世界,肯定是會思念家中的父母弟兄姐妹。宮女在宮中,如同是坐牢,就發生了許多宮女逃亡事件。皇帝為了防止宮女逃跑,隻能派重兵守衛宮門。宮女們平時想出宮,簡直是比越獄還難。

  李顯忘了宮女們有逃跑的意願,恩準宮女們出去觀燈。宮女們出宮之後,看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就有人開始逃跑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人逃跑了,就有人跟着逃跑。跑的人一多起來,就有法不責衆的心态,就出現了幾千美女元宵觀燈,然後人間蒸發的情況。

  唐朝時皇宮妃嫔在額頭貼的梅花(唐朝皇帝和皇後舉辦元宵節燈會)(3)

  圖為著名影視明星謝祖武飾演的李顯劇照,感謝原作者謝祖武先生。

  宮女們逃跑之後,回娘家是肯定不敢回去的。原因很簡單,她們要是跑回娘家,官府就可以按圖索骥,把她們抓回來。這些苦命的女孩子,隻能是跑到窮鄉僻壤的地方,找個男人就跟他過日子。她們甯願逃到窮鄉僻壤,也不願留在宮中。由此可見,她們在宮中的日子是多麼的難熬啊。

  宮女制度,是中國曆史上最殘酷的制度之一,跟太監制度的殘酷性不相上下。唐玄宗當朝的時候,各地的宮殿和離宮、别館有幾十處,每處宮殿都要配備宮女。據史學家統計,唐玄宗時期的宮女,總共有四萬多人。當時大唐朝全國的戶口是910多萬戶,卻有四萬多名宮女。這樣的比例,實在是高得吓人。

  唐朝其他的皇帝,雖然沒有像唐玄宗那麼多的宮女,但是宮女的人數,也是數以萬計。數以萬計的宮女,在宮中過着囚徒般的生活。宮女們的父母兄弟,肯定是怨聲載道。李唐皇室的皇帝為了平息百姓的議論,會不定期放宮女出宮,任其嫁娶,以此來展示皇恩浩蕩。

  唐朝時皇宮妃嫔在額頭貼的梅花(唐朝皇帝和皇後舉辦元宵節燈會)(4)

  圖為著名影視明星馬浚偉飾演的唐玄宗劇照,感謝原作者馬浚偉先生。

  李世民剛剛登基稱帝,還沒來得及改年号,就在武德九年八月十八日,下诏放三千宮女出宮,任其嫁娶。李淵當朝的時候,大唐承離亂之後,社稷立于廢丘之上。全國的人口,不到二百萬戶。李世民放了三千宮女出宮,宮中肯定還要留宮女伺候。李淵後宮宮女人數之多,由此可見一斑。

  李淵起兵的時候,滿世界宣傳說隋炀帝荒淫奢靡。在我看來,李淵和他的表弟楊廣一樣荒淫奢靡。隻不過是李淵赢了,才在史書上留了個好名聲而已。所謂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在隋末唐初的宮女身上,體現得是淋漓盡緻。

  貞觀二年春三月,大唐朝的宰相們,還是覺得宮女太多了,就聯名上書,請求李世民放宮女回家。李世民下诏曰:“婦人幽閉深宮,情實可愍。隋氏末年,求采無已。此皆竭人財力,朕所弗取。且灑埽之餘,更何所用?今將出之,任求伉儷。”

  

  圖為著名影視明星寇振海飾演的李淵劇照,感謝原作者寇振海先生。

  李世民被稱為”千古一帝“,心胸确實比他爸李淵寬廣。李世民兩次下诏,外放了幾千名宮女回家。這樣的力度,在古代帝王當中确實是比較少見的。李世民兩次外放宮女的事情,在曆史上獲得好評如潮。

  自從貞觀二年這次外放宮女之後,一直到唐玄宗初期,大唐朝就再也沒有外放宮女的行動了。數以萬計的宮女,從十幾歲就進宮了,一直熬到幹不動活了,皇帝還不放過人家,還要讓人家去寺廟裡孤獨終老。

  唐中宗當朝的時候,已經幾十年沒有外放宮女了。由于宮女們看不到外放的希望,所以才有了景雲元年元宵節那次宮女集團人間蒸發事件。這次事件,提醒了唐朝後來的皇帝們。皇帝們知道必須給宮女們一絲絲回家的希望,才不至于出現宮女集體大逃亡的情況。從那以後,幾乎每一位大唐皇帝,都會或多或少放宮女回家。《唐會要.卷三.出宮人》,就專門記載皇帝外放宮女的事情。

  唐朝時皇宮妃嫔在額頭貼的梅花(唐朝皇帝和皇後舉辦元宵節燈會)(6)

  圖為著名影視明星張豐毅飾演的李世民劇照,感謝原作者張豐毅先生。

  開元二年,剛剛登基沒多久的唐玄宗,也效法曾祖父李世民,下诏放宮女出宮。凡是沒有被皇帝召幸過的宮女,想出宮的話,隻要報名就可以外放。從當年八月十日開始,到八月十二日,在為期三天的外放行動中,有數以千計的宮女得以重回人間。

  唐玄宗高開低走,一開始是個賢君聖主,越到後面就越混蛋。唐玄宗中晚期的時候,到處修建離宮别館,到處征發民女進宮,卻沒有一次外放宮女的行動。唐玄宗宮中的宮女越來越多,最高的時候達到了四萬多人。

  宮女制度的廢除,出現在袁項城手上。袁項城稱帝的時候,廢除了宮女制度,改為女官制度。女官制度是宮女制度的殘餘,袁項城自以為天恩浩蕩,沒想到人民不吃他那一套。袁項城死後,帝制徹底廢除。實行了幾千年的宮女制度,才被徹底掃進了曆史的垃圾堆。

  參考書目:《資治通鑒.卷第二百零九》《唐會要.卷三.出宮人》《新唐書》《舊唐書》

  《隋唐往事》系列貼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托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