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不願意躺平

不願意躺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3 10:34:21

不願意躺平(不想躺平的年輕人)1

作者丨張楠茜 編輯丨雪梨王

不願意躺平(不想躺平的年輕人)2

早晨六點半,天蒙蒙亮,刺耳的鬧鈴聲響起,十姑娘迷迷糊糊地摸到枕邊的手機,屏幕的亮光有些刺眼。她眯縫着眼,劃到熟悉的位置,撥通微信置頂的一個語音電話。

通話保持中。十姑娘聽到電話那頭傳來窸窸窣窣的聲音,對方動作遲緩地掀開被子,趿拉拖鞋,匆忙的腳步聲、咕噜咕噜地刷牙、接下來是翻書聲……确定對方已經起床學習,十姑娘才放心地挂掉電話,埋頭再睡一會兒。

作為自律監督師,十姑娘剛剛叫醒了一位需要早起的客戶。與此同時,她還監督着十來位客戶,包括大學生、公司員工、企業主、寶媽等。他們有各式各樣的需求,有人需要備考,有人想要減肥,有人陷入失戀或是在職場感到迷茫,想要找個人聊聊。此外,還有一些客戶有着更為小衆的監督需求。監督師何子鵬記得,有客戶要求他監督自己每天背《聖經》,還有客戶要監督師幫自己抽背北京的地鐵線路。曾經有一位女生,讓監督師提醒她不要亂花錢,以及每天做好身體護理。

不願意躺平(不想躺平的年輕人)3

十姑娘最近接觸的一位因為疫情居家辦公,工作拖延的客戶

壓力無處釋放,陷入情緒内耗,人們總希望能有人來幫自己解決問題,甚至把全部希望寄托在監督師身上。也因此,有人發現效果不好,反手就給個差評;一些人始終認為這是“智商稅”;還有人用完幾天服務,不給錢就消失。

從事這份兼職工作的六年裡,十姑娘監督過上千位客戶,從中瞥見人們的精神焦慮——不想躺平的年輕人,一邊用自律對抗焦慮,一邊卻陷入“不得不卷、越來越卷”的漩渦中。而她自己的時間也被切成碎片,跟着焦慮的年輕人們一起卷入其中。

不願意躺平(不想躺平的年輕人)4

網上各種自律座右銘周邊層出不窮

拖延的代價

為了準時監督客戶,十姑娘的手機設有若幹個不同備注的鬧鐘——早上六點半叫醒a,七點b要開始早讀了,八點半提醒c背單詞,上午十點半是最容易犯困的時間,她得發消息鼓勵客人打起精神。減肥的客戶發來午飯照片,她标紅幾樣高熱量的食物,讓對方少吃。到了晚上,在職考研的客戶下班回家,她得提醒他們學習幾個小時。

為了即時回應客戶,十姑娘手機不離手。她用的蘋果12 Pro Max,每天至少耗盡兩次電量,平均屏幕使用時間在18小時左右。

不願意躺平(不想躺平的年輕人)5

十姑娘本人的旅遊照

最近兩年,自律監督師這一職業逐漸進入公衆視野。據媒體報道,在淘寶搜“自律監督”關鍵詞,銷量最高的一款監督服務月銷量達到“800 ”,并顯示有1331個客戶感興趣,銷量緊随其後的另一款監督服務月銷量也有“400 ”。

十姑娘所在的店鋪成立五年了。收藏第一名的服務,有一串很長的名字“人工計劃督促考研指導雅思提醒自律減肥拖延症”,價格從106元的“魔鬼監督一周”到1396元的“考公考編強力沖刺輔導一個月”不等。

店鋪創始人曙光說,疫情這幾年,客戶人群、需求種類越來越多,總單量已超過五千單。剛開始隻有學生找過來,單純監督學習。現在多了不少社會人士,讓他們監督考各種證、監督減肥等。

“其中有一些是被互聯網大廠辭退的人。大家居家辦公、生活,長時間一個人待着會很孤單,想找人聊聊。”曙光說,他能通過人們考各種證書的熱情,感受到與日俱增的内卷和焦慮。

不願意躺平(不想躺平的年輕人)6

監督學習圖

陳子西是十姑娘監督的客戶之一,她來自浙江一個小縣城,目前正在準備金融類研究生考試。陳子西畢業工作兩年多,2021年10月份辭職,全身心投入備考。

她是個從小到大都很難自律的姑娘——中小學時期的周末,她一定拖到周日下午甚至晚上才完成作業。大學論文拖到截稿最後一天,潦草匆忙地寫就一萬字,通篇布滿格式錯誤的紅色波浪線。對比室友們提前完成、格式無誤的論文,她的那些标紅線條分外刺眼。

大學畢業後,陳子西入職一家公司的會計崗位。這是一份很舒适的工作,隻需每天朝九晚五,完成固定任務。但對于年輕人來說,成長空間有限。工作的兩年裡,她眼看着從前的同學發展得越來越好,有人在杭州做直播發财,有人在體制内升職小領導,而自己仍然平平無奇。

這就好比打遊戲的心态——陳子西有段時間打王者榮耀,有大神好友上到40顆星,但她一直停留在38顆星。看似隻有兩顆星的距離,卻始終夠不到。她不甘心,“為什麼别人能上我就不能上?”她不停地練,一直打了兩個賽季,最後終于沖到40顆星。

“這一群朋友當中,我是最鹹魚的。他們都太努力了,考了一個又一個證書,我看花了眼。”眼看着朋友們進入了不同的人生階段,陳子西越來越焦慮。她決定考研。

因為拖延和不自律,再加上學業壓力巨大,陳子西進入了報複性熬夜學習的狀态。

她最開始晚上十一二點睡,但東摸西摸、玩玩手機,就逐漸滑向淩晨一二點。又因為任務沒能完成,總想着多學一點,睡覺時間繼續推遲到淩晨三四點。她的最高紀錄是從前一晚的七八點熬到第二天中午兩點。白天起床時人就像被掏空了,前一晚學過的内容也模糊不清。

熬夜給陳子西的身體敲響了警鐘——不僅内分泌失調,還有頸椎問題導緻右手半麻。有次熬完一個大夜,媽媽見她整個人變得蠟黃,“就算是考上研,這身體也要不得了。”

和陳子西一起熬夜的,還有一個考醫學研究生的朋友。她們的對話通常發生在中午十二點。共同熬完一個大夜後,陳子西問朋友,你還學嗎?那邊說,我還學。要複習的内容太多了,朋友甚至覺得睡覺是對不起自己。

熬夜就像深淵,人會不自覺地順着拖延的慣性而往下墜落。陳子西也試過晚上十一點就強迫自己躺到床上,關掉手機。但一躺下,面對一屋子的漆黑,她總覺得心裡空蕩蕩的,早睡的這幾個小時仿佛被偷走了,她忍不住起來繼續玩手機。

難以扭轉拖延和熬夜狀态,陳子西找到十姑娘,希望能監督自己早睡。十姑娘先是苦口婆心告訴陳子西早睡早起對于高效學習的重要性,還為她制定了嚴密的複習計劃,讓陳子西每天完成後打卡。

不願意躺平(不想躺平的年輕人)7

十姑娘為客戶制定的任務計劃完成表

“單詞背80個,新東方閱讀兩章,宏觀專業課兩節,數學線代做題……”十姑娘給陳子西做的學習月計劃表上,綠色和白色的表格排列整齊,擠滿了密密麻麻小字,具體到每一天的日程。

心理上的寬慰也很重要。當陳子西因為拖延完不成任務、又重回熬夜怪圈時,十姑娘會讓她好好調整,即便任務完不成也要早睡早起。十姑娘還給陳子西推薦各種咖啡,讓她白天提高效率。陳子西早起打哈欠學習,困得眼睛快合上了,總能收到十姑娘發來的鼓勵消息,督促她繼續堅持一會兒。

“不僅僅是監督學習,更需要重塑信心和希望。因為在高壓狀态下,她很容易放棄。”十姑娘說,她會定期打電話和陳子西聊聊天,複盤最近的狀态,一旦學習狀态不佳,就及時調整。

“有個人在陪你一起做這件事情”

晚上十點多,塔塔還在小區裡的院子跑步。一共6公裡、45分鐘,跑完後,她拍下運動手表的軌迹,發給十姑娘。塔塔購買的自律監督服務是“減肥”,目标是減到55公斤。最近,她量自己的手臂,變細了幾公分,因為幾乎天天都被十姑娘督促着做天鵝臂運動。

在北京互聯網行業工作的塔塔,畢業于北京某985大學本科、香港大學碩士。鵝蛋臉、身材微胖的她,步入職場前從來沒有過外貌焦慮。工作不到一年,她發現所有同事都很看重“苗條”,外貌成了工作進階的加分項,還有同事有意無意地調侃她的身材。

2022年春節後,一個同事開始瘋狂減肥——吃飯不加調料,嚴格控制碳水,幾乎隻吃清水煮菜,午休時做美麗天鵝手臂操。兩個月後,同事減掉了10公斤,身形變得單薄,衣服也寬松了。看到同事肉眼可見地瘦下來了,塔塔捏捏自己的小肚子,想着自己活了20多年了,還沒體驗過bm辣妹風格是什麼感受。

塔塔決定減肥。她不喜歡減肥訓練營和健身房——成本高,運動場景有限,學員和教練是服務和被服務的關系。她學習了減脂的基本原理後,決定獨自減肥。但她需要找個人督促自己。

通過一家科技媒體的報道,塔塔了解到自律監督服務。她購買了十姑娘的服務。兩人通了電話,十姑娘詳細問詢了塔塔的體重、身高、飲食習慣、減肥理念,為她計劃好一日三餐、運動日程,并每天提醒塔塔早起早睡、喝水、吃飯,塔塔也會把食物、運動記錄都發給十姑娘。

不願意躺平(不想躺平的年輕人)8

減肥的客戶

十姑娘是有過減肥經曆的“過來人”。兩三年前,她最胖時達到160斤,此後半年,她全憑自律減掉了六十斤。她非常自豪地向塔塔分享自己的減肥階段,“先從少吃開始,再開始騎單車暴汗,晚上開始先不吃主食,然後吃得越來越清淡……”

監督塔塔減肥的同時,十姑娘也被人監督着減肥——因為被封鎖在上海家中,經常一整天坐着工作,壓力大,控制不住自己吃垃圾食品,十姑娘最近胖了很多。她被同事“貓貓”監督減肥,目标是減掉20斤。曙光也一起,三人的群聊就叫做“不瘦20斤不退群”。

雖然塔塔購買的是“減肥監督”,但她更多享受的是來自陌生人的情感陪伴。十姑娘不僅關心塔塔的減肥,還關心她的心情、身體、工作,随時都能聊聊天。而被服務的塔塔,隻需要享受來自遠方的問候和關心,即便不及時回複,也不會有心理負擔。

“給你的感覺更像一個朋友,有個人在陪你一起做這件事情。”塔塔說。

去年考研的劉振坤也認為,自律監督服務提供的心理支持,比督促作用更為重要。

劉振坤從2021年7月開始備考音樂類的研究生。她此前是湖南衡陽的一名音樂教師,抱着想要提升專業技能的想法,決定考研。專心備考的五個月,劉振坤住在工作學校的宿舍,幾乎沒怎麼出過校門。除了室友和老鄉,她瞞着其他的領導和同事秘密複習,匆忙地穿梭在教室和宿舍、學生和備考當中。

晚上學到12點,早上6點起來,背一個小時書,再去上班。在辦公室和别人聊天的時候,她也偷偷背單詞。如果有較長的課間休息,她會從辦公室返回宿舍繼續背書。

中午兩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她通常隻睡20分鐘就起來背書。湖南的冬天很濕冷,鑽進被窩身子還沒暖和,睡得迷迷糊糊的,就被手機的刺耳鬧鈴聲震醒,“你以為睡着了,但是沒睡着,腦子裡都是背書。”

獨自備考不僅要與孤獨為伴,還要面對來自工作和家庭的壓力。在劉振坤居住的小縣城,教師被視為性價比最高的工作,朋友們都認為她應該盡早找個好老公結婚生子。家人也不理解她的考研決定,認為沒有必要。

為了有一個人陪自己備考,劉振坤找到了自律監督師何子鵬。後者能理解劉振坤的煎熬,他本人也在2020年考過研。

他會私信劉振坤,詢問當天的學習任務完成情況。在複習的五個月裡,劉振坤微信的置頂就是何老師。在何子鵬的鼓勵下,她變得更高效,能多背幾個單詞、多看幾頁書。

不願意躺平(不想躺平的年輕人)9

何子鵬監督的考試的客戶

考前兩個月左右,劉振坤的目标院校突然通知要更換考試大綱,從“音樂史”變成“課程與教學論”。她陷入焦慮和糾結,不知道應該繼續考這所學校,還是換一個目标。何子鵬跟她分析,一是相同科目的學校很少,更換後複習成本太高,二是所有人都又站在同一條複習的起跑線上,她應該對自己抱有信心。在何老師的鼓勵之下,劉振坤堅持了下來,重新開始複習考試大綱。

臨近考試的11月份,劉振坤又進入了焦慮和抑郁的狀态。她已經是二戰,害怕自己仍然考不上,怎麼準備都覺得不充分。壓力大起來,她會一個人躲在房間裡面哭。那一個月裡,她每天都跟何子鵬說想放棄,不想考了。

何子鵬每天反反複複告訴劉振坤,今天先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又是一個新的開始。繼續去學習,到晚上又是一個勝利的小終點,慢慢去積累這些堅持,到考研結束,就可以獲得完全的解放。

“2021年,考研報名450多萬人,其中有100萬人是在中間放棄的。其實堅持到最後,途中就已經獲得了很大的成長。”何子鵬說。他始終認為,自律監督的本質是通過監督師本身的經曆對客戶進行正面引導,讓客戶攝入能量,監督師也随之實現自己的價值。

從業者也在“卷”

何子鵬成為一名自律監督師,最初是因為自己需要自律。

2019年他因為疫情困在家學習,缺少了圖書館的學習氛圍,總感覺到孤獨。他于是找到十來個人組建群聊,大家打開視頻一起學習。

每天早上,何子鵬和同學們準時出現在電腦屏幕上的一個個小方格子裡,一齊埋頭看書、寫字、查資料。即便想偷懶,看到屏幕上的别人還在學,也能獲取堅持下去的動力。2020年疫情更加嚴重,學校停學,何子鵬一邊在家複習,一邊将自律複習室發展成為付費管理模式,開始了創業之路。

何子鵬經曆了自律從業者稀少到大跨度定價的階段。在他剛入行的2019年,僅有零星幾家店在閑魚上提供服務,價格也較高。這兩年随着居家越來越普遍,網上關于在家如何學習、戰勝拖延的帖子變多,自律監督行業的從業者也越來越多,遍布各大電商平台和社交平台。

服務種類主要包括考公考研監督、身材管理監督、情感關懷陪伴等。風格變化多樣,一些監督師會特别嚴格,像老師一樣去管理客戶;一些則很溫柔,會像朋友一樣撒嬌賣萌地提醒。監督師的專業背景也更加豐富,從土木工程到信息技術再到針灸專業,有醫科大學畢業的,也有軍人轉業的。

在何子鵬看來,随着參與者變多,這一行也陷入了價格戰——收費從1000塊一個月到20塊錢一個月不等。背後則是服務質量的參差不齊,一些收費極其便宜的監督師,監督幾天人就沒影兒了。還有些監督師總是會忘記日程,反過來還讓客戶來提醒他們。

“人們總認為這一行門檻低,但我們對監督員也要求,比如自律、要上進,學曆和專業有時候也有相應的要求。”十姑娘說。

她所在的工作室有300餘位監督師。有人考過了CPA、司考、二建、中級經濟師——證書的含金量說明了其自律和努力程度。有人專科學曆畢業,卻考上了本科、研究生。群裡還有幾位博士。

不願意躺平(不想躺平的年輕人)10

十姑娘所在工作室的監督工作流程

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擁入這個行業。每天應聘人數超過客戶,應聘者甚至還有中學生。“監督員群就像一個蓄水池,一邊的口子每天會進人,另一邊也會不斷淘汰不合格的人。”曙光說,他會淘汰掉不接單也不交流的監督員。

十姑娘本身的經曆就是一個“勵志故事”——本科來自一所不知名的雙非學校,大四考研因為沒有認真備考而落榜。工作後,她總會抽時間關注社會上的熱點、受歡迎的證書。她一度準備考國家心理咨詢師證書,但因為猶豫了半年,後來這個證件從國家層面被取消了。她覺得不能再錯過了,于是決定在職考研,抽時間分析每門考試的本質、重點,逐個攻破,終于被中國科技大學錄取。

她現在的本職工作是在上海一家外企做供應鍊,平時跟全球各地的客戶打交道,也做幻燈片、做表格,每周都至少要開大大小小二十多個會議。雖然很忙,但她感覺像是供應鍊産業上的一顆小小螺絲釘,個人價值發揮有限。監督師的工作,她個人的發揮餘地更大,在和客戶的交流中,她不斷追問客戶問題的根源是什麼,這是她的風格——直擊重點,找準問題的關鍵,再給出方案。

如今同時做着兩份工作,她經常手裡多線程任務,一件事情還沒完就開始下一件。一睜眼就開始工作,忙到淩晨一兩點,偶爾也想躺平,用催促客戶自律的話來督促自己, “不做完的話,後面會有更麻煩的事情。”切換任務的間隙,她也喜歡躺在沙發上,刷搞笑短視頻,讓大腦獲得短暫的休息。

她發現,很多客戶是為了焦慮而焦慮。比如一位客戶咨詢“考研”,聊了很久,卻找了一堆借口——“我管不住自己怎麼辦?亂想怎麼辦?”她看出了他是因為決心不夠,産生大量精神内耗,勸他再想想是否真的想考研,不要盲目下單自律服務,因為“自律監督員隻能起引導的作用,切實執行的是客戶”。

“越自律越焦慮”

也因此,有些人嘗試之後發現,自律監督不過是交智商稅。一位購買了一周監督服務的客戶和自律監督師約定好,監督他早睡、睡前不玩手機。每天早上,他把前一天的手機屏幕使用時間截圖發給自律監督師。

第一天和第二天的晚上,抱着不想讓自律監督師失望的心情,他早早就關機睡覺了。但是第三天,因為睡前打遊戲大腦興奮,他直到淩晨三點才睡。雖然第二天監督師沒有責備他,但這就像開了個口子,他的心态變了,“反正都失敗了”,破罐破摔似的放棄了這項任務。

一周時間到,他也沒有再續費,和監督師的關系止步于此。

劉振坤也有過類似心理。有一個複習的晚上,她實在困得不行,但那天隻記了單詞,很多任務都還沒完成。她突然很生氣——睡眠怎麼就成了奢侈品了呢?抱着破罐破摔的心情,她想,“就算天王老子來了,我也要睡覺。”那天她補了一覺,但第二天又早早起床複習。

她克服着這樣矛盾的心理,走完了整個考研過程。“如果不卷,就沒有什麼關系,但是一旦卷起來,你就什麼事情都要卷。”劉振坤說。她越自律就越難以停下來。

2022年1月,劉振坤帶完整個學期的課程後,向學校提出辭職,她想要從備考時緊繃的自律狀态中退出來。她從寒冷的湖南來到溫暖的海南,在一家樂器行工作,每天彈着心愛的鋼琴,狀态逐漸松弛下來。

2022年2月,考研成績公布,劉振坤剛好超出國家線1分,順利通過面試,被心儀的學校所錄取。

考研留下的後遺症是,她每天早上六點就醒了,很難再睡懶覺。但她覺得一切付出都值得,“考研是一個延時滿足,雖然痛苦了200天。現在想起這件事情,還是比較開心。”

現在,劉振坤也加入了何子鵬的自律監督團隊。她每天帶班、督促學生們學習。班上的二十來個同學裡,有大學生,有在職考研的工作黨,還有孩子的媽媽。看着他們每天打卡學習,劉振坤總會想到當初過考研獨木橋時迷茫無助的自己。

不願意躺平(不想躺平的年輕人)11

十姑娘所在工作室的監督工作流程

在被監督自律的過程中,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發生着一些改變。

以前,塔塔每到周末總是昏昏沉沉地睡到中午才起床,剩下半天躺在家裡玩手機,到晚上又後悔白天浪費了時間。

開始減肥之後,她的飲食習慣變得清淡,每天都保證足夠的運動量。早上六七點自然醒,晚上12:00就能睡。以前她上二樓都要坐電梯,現在能爬八樓樓梯,一到周末就想去爬山。

陳子西雖然還處于兩個小時學習就要打一會兒遊戲的狀态,但她起床越來越早了。朋友都詫異于她的改變——早晨7點多就收到她發的信息,說自己正在吃早餐。為了能夠早點開始玩耍,她每天會盡早完成任務,跟十姑娘打卡。

但陳子西很清楚,自律監督師隻能起個輔助作用,自己終有一天需要獨立去面對學習和生活。最近半個月,她正在嘗試減少接受十姑娘的幫助——隻需要對方幫忙做學習計劃,不再督促日常學習和早起打卡。

最近上海疫情,十姑娘被封鎖在家,幾乎24小時都在線上工作,時間被鑲嵌進各個客戶的日程裡,生活也被切割得碎片化。因為沒有時間留給自己,她也不可抑制地陷入焦慮。雖然她勸人早睡早起,但自己睡眠不足,有時候起來大腦一片空白,“感覺人都是蒙的。”

這時陳子西也會反過來安慰她。她們談天說地,具體到掉發用什麼洗頭膏,咬開心果殼時牙齒被磕了一個小洞,為高中生的愛情故事而少女心爆棚。在忘記自律和學習的時間裡,從沒在現實生活中見過面的兩個人,有了更純粹的快樂。

短暫的閑聊之後,十姑娘恢複了自律。因為焦慮,她隻能卡着點甚至熬夜完成任務。經常忙完工作,就到晚上十二點了。之後她還要自學法律和計算機,睡覺已經是淩晨一兩點,早上六七點又會自動醒。

但她停不下來,因為緩解焦慮的唯一方法是行動,不停地行動。

(陳子西、塔塔為化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