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風情線
“蘭州好景物勝當年。昔日無風三尺土,而今萬裡碧雲天,爽氣沁心田。蘭州好,好景在濱河。萬裡籠蔭遮玉路,長天連水剪鱗波倆倆踏青歌”。詩人盛贊的“濱河”,即蘭州濱河路帶狀公園,又稱為黃河風情線。
蘭州是全國唯一座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在市區北部的黃河南、北兩岸已開通了一條東起雁鹽大橋,西至秀川河灘,長達百裡的濱河馬路。濱河路寬闊筆直,兩側以蘭州市樹國槐為主,并遍植有松柏、楊柳、桃樹、梧桐等風景觀賞喬木,郁郁蔥蔥。在綠樹叢蔭之間,根據地形變化,有大小不等的各種花壇,除蘭州市花玫瑰外,栽有丁香、榆葉梅、連翹、月季、紫蘭、馬蓮、牡丹等各色花卉。
每至春夏之季,百花齊放,萬紫千紅,争奇鬥豔,滿溢花香的綠色長廊将蘭州裝扮得生機盎然。兩側花壇苗圃,星羅棋布;沿路公園,雕塑鱗次栉比,景點衆多。
黃河風情線獨特迷人,已成為一座沒有籬牆的開放性“公園”,是全國最長的市内濱河公園,被譽為“綠色旅遊長廊”。
泉花鄭長廊濱河公園的特點是園中有園,景中有景。沿濱河南路從東到西依次有雁灘公園、省畫院中山橋、白雲觀、水車園、小西湖公園西部歡樂園等景點。隔河相望有白塔山聳立岸北,山下恢複舊貌的古金城關威武雄婷,北岸還有蘭州市規模最大的音樂噴泉兩處,中華龍苑講述着黃河是龍文化的淵源:南岸各公園草坪花壇之間,點綴着“平沙落雁”、“筏客搏浪”、“絲路古道”“西遊記”、母親”、“綠色希望”等大型雕塑。每天清晨,老年人齊聚這裡練功打拳、跳舞鳥……傍晚時分,青年戀人并肩攜手,漫步在街頭岸邊,嬉戲于親水平台,又成蘭州的另一道風景。外地的客人來蘭州多半要到濱河路溫一逛,邊欣賞溫的黃河細浪,邊參觀獨特的名勝古迹。在旅遊旺季,您還可以乘坐古老的牛皮筏體驗“吹牛皮,渡黃河”的神奇古韻。如果有興趣,也可以乘坐豪華遊輪
覽黃河兩岸風光;或乘橡皮艇在黃河上探險漂流或乘坐觀光巴士逐站欣賞黃河風情。
蘭州市百裡黃河風情線上,自東至西矗立着一組組城市雕塑,将蘭州裝得分外美麗多姿。其中,著名的城雕有:
黃河母親蘭州最具象征意義的城市雕塑首推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女士的作品一黃河母親”。黃河母親雕塑位于蘭州市濱河中路黃河南岸,長6米寬22米,高26米,花崗岩雕制,總重40餘噸。雕塑構圖由“母親”和一“男嬰組成。母親秀發飄拂,神态慈祥,身軀顧長勻稱,曲線優美,微微含笑,擡頭,微臂,仰卧于波濤之上。右側依偎着一棵體嬰兒,頭微左顧,舉首憨笑,顯得頑愛。雕塑構圖洗練,寓意深刻象征着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屬不撓的母親和快樂幸福、苗壯成長的華夏子孫。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紋和魚紋圖
源自甘肅古老彩陶的原始圖案,反映了甘肅悠遠的曆史文化。同時,水波紋紋也反映了黃河流域的先民們對自然現象敏銳的觀察力。這組雕塑位于濱中段,小西湖公園北側,是目前全國諸多表現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塑藝術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黃河母親,成為來蘭州觀覽的客人拍照留念的背景,也是蘭州的名片之平沙落雁又名“芳洲思雁”,位于蘭州市濱河路東段,雁灘尖子南面
雁栖居而有“雁灘”之地名,“平沙落雁取其寓意,于1987年10月由王志作建成。雕塑為在不規則的淺水塘中,大小不等的三隻不鏽鋼大雁離水展飛,塘西畔點綴以五枚“雁卵”,錯落有緻。雕塑總體采用抽象派手法,略加變顯得新穎别緻,采用不鏽鋼制作,與圓石、水地、沙灘綠色植物搭配,獨成景區。
它寄寓蘭州人民恢複生态平衡,使大雁重返雁灘的願望,同時使人們能聯想到生息、繁衍和搏擊,對黃土地充滿了執著的眷戀和愛筧在大雁從孕育到雄飛的生命演替過程;喻示蘭州的建設者,在大西北這塊土地上筏客搏浪這一雕塑再現了昔日黃河上以皮筏為渡河的交通方式,是蘭州黃河文化的主要内容。它位于濱河路東段“白塔遠眺”小遊園中,由汪興中作于1986年10月1日。雕塑通高6.15米,總長86米。雕塑由鋼筋混凝土基座鐮嵌以黃河卵石,呈黃河巨浪翻卷狀。皮筏斜飛于浪尖之上,破浪而飛,有搏浪追風之感。青銅鑄成的筏客跪姿昂首揮槳,其後有一跪姿少女,右手攏鬓,神态安詳,是不可多得的雕塑精品。
絲路古道這組雕塑截取絲路古道的一峰駱駝為核心,由花崗岩雕成,高6米,長7米,重百餘噸,集中反映了盛唐時期的絲路盛況。雄駝滿載綢緞,上騎身着披風、右手搭涼篷狀遠眺的長者。駝右前部一深眼隆鼻虬髯的胡商牽缰倒
行。駝右後方一青年右手做喇叭狀呼喊後續駝隊。雕塑位于城關區黃河大橋南端,濱河路南段,系龍緒理創作,四川都江雕塑社朱孝學于1987年3月9日雕成。雕塑構圖古樸,整體凝重,氣勢恢宏,令人扶今思遠,感懷蒼涼。
龍源園位于北濱河路,占地20畝,東西長300米,南北最寬處60米,于2002年3月28日正式開工。龍源園的總體布局分為兩部分,一是主題工程龍園雕塑。二是相關工程,即圍繞主題雕塑,輔以文化内通的10個主要景觀:龍文龍詩、龍圖、龍字書法、龍成語、龍生九子等。“龍”字立體主題雕塑一—園區内以一個伏羲八卦造型的三階圓壇為主體建築,在八卦中央有一座高99米的書法狂草“龍”字立體主題雕塑,雕塑氣勢如虹,給人帶來振奮和吉祥。龍圖騰長廊幾百個龍圖騰分為18組;組成長70米、寬22米的石刻長廊,雕刻家采用浮雕、線雕等手法,反映十多個曆史時期龍的形成、變化和發展,這是全國所沒有的。龍生九子浮雕—在八卦壇南側圓壇均勻分布着9根以“龍生九子”傳說為内容的浮雕石柱。龍鳳呈祥透雕——在公園西南側,立起一座名為“龍風呈祥”的透雕,借用隴東民間剪紙的藝術形式,用炭鋼闆制作,呈半圓形,弧長16米,高3米。
綠色希望位于黃河母親雕塑東約180米處,它是由甘肅130多萬青少年捐資興建的,由王志剛、王鐵城塑成于1987年7月。主像由高1米、8米、3米的三株漢白玉圓錐體變形樹組成,高低參差、疏密有緻地矗立于園林綠地中,寓三木成“森”之意,反映甘肅人民種草種樹、綠化隴原的偉大壯舉,象征隴原青少年茁壯成長。1984年8月全國青少年地學夏今營在此立有一座“獻給中華民族的搖籃黃河母親”碑。
生命之源生命之源水景雕塑位于北濱河路西沿段,占地面積3714944平方米,于2004年6月10日建成。這座雕塑主體分為兩部分,底基座呈圓形拱體,高約三層樓,四周是環狀支撐物,好似一雙雙手在高高舉起,寓意着人類對
生命的熾熱追求;基座上方是圓形彩陶器瓶,其構思奇特,造型别緻,彩陶外面美觀的紋飾流暢的線條,标志着中國古代制陶工藝技術的高度發達。彩陶口有水柱噴湧而出,逐階向下跌落再現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的意境。大大小小的水珠噴海而下,産生流水琴韻的共鳴聲,給人以無盡詩意的遐想。“生命之源”水景雕塑,是彩陶文明與黃河文化的有機結合,集中完美地體現了黃河文化濃厚的文化内涵,寓意母親河孕育了中華民族和華夏文化。
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城雕坐落在北濱河西路上,位于省黨校附近。有“狐假虎威”“牌子摸象”、“龜兔賽跑”、“指鹿為馬”、“對牛彈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