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孩子二年級課文? (一)課文原句:“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初中二年級下冊第24課後),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水孩子二年級課文?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一)課文原句:“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初中二年級下冊第24課後)
(二)文化因素:出自《左傳·昭公二十年》:“(齊景)公曰:‘唯(梁丘)據與我和夫。’晏子對曰:‘據亦同也,焉得為合?’公曰:‘和與同異乎?’對曰:‘異。……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可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幹,民無争心……今(梁丘)據不然。君所謂可,據亦謂可;君所謂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三)文化内涵:引文的内涵是:齊景公說:“隻有梁丘據與我是和諧的啊!”晏子回答說:“梁丘據與您也不過是順着您的意思說罷了,哪裡說得上是和諧?。”齊景公說:“和諧跟順着說不一樣嗎?”晏子說:‘不一樣!……國君所認為的行,其中是有不行的部分的,這就需要臣子指出不行的部分而使行的部分更完備;國君所說的不行的部分,其中也有行的部分,這就需要臣子指出行的部分而去掉不行的部分。
因為能這樣做,政事才得以平和而不違背禮儀,百姓沒有争奪之心……如今梁丘據作為臣子不是這樣做的。國君認為可以的,他也認為可以;國君認為不可以的,他也認為不可以,如同用清水去調劑清水,誰能喝它呢?如同琴瑟老彈一個音調,誰去聽它呢?梁丘據的順着您的意思說,與和諧是不一樣的!”
晏子與齊景公由于是君臣關系,所以說話特别有分寸,不能單刀直入,必須既委婉又能說出要害。比如引文中用了删節号的部分都是晏子給齊景公打的通俗比方。因為太長,限于篇幅就沒引用。再比如梁丘據的“順找您的意思說”,其實就是“阿谀逢迎”“拍馬屁”。臣子對國君淨是拍馬屁,是要誤國誤民的。
“以水濟水”還有一個富于哲理的例子,出自《列子·說符》:“白公問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吳之善沒者能取之。’曰:‘若以水投水,何如?’孔子曰:‘淄渑之合,易牙嘗而知之。”
這個例子的内涵是:“白公問孔子:‘假如把石頭扔在水裡,能取出來嗎?’孔子答:‘吳國人那些善于遊泳的人能把石頭取出來。’白公又說:‘假如把水投在水裡,能區分開嗎?’孔子說:‘淄水和渑水合在一起,易牙是可以把這兩種水嘗出來的!’)”
這個對答中白公始終沒把孔子問倒。其實“以水投水”本是無法再分辨出來的,由于孔子把“以水投水”這個大概念換成了“淄水與渑水相合這個‘小概念’”就把問題回答出來了。
說明:為了幫助中學生家長順利地為自己的孩子答疑,幫助中學新入職的教師查找資料,幫助高年級學生順利自讀,本《随筆》将對這些含傳統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講解。敬請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