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皇王:對君王的敬稱,猶言大王。見于《詩經·大雅·文王有聲》:“四方攸同,皇王維辟,皇王烝哉。”朱熹《集傳》:“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
2、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規定,朝廷祭告宗廟,高祖以上概稱皇祖。
3、皇辟:帝王的别稱。《隋書·王劭傳》:“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蓋謂至尊受命出為天子也。”
4、主:古代對國君的稱呼。《商君書·君臣》:“故國治而地廣,兵強而主尊。”
5、主上:臣下對國君的稱呼。《資治通鑒》卷二一四,李林甫曰:“此主上家事,何必問外人。”
6、主公:臣下對君主的稱呼。《三國志·蜀志·法正傳》:“或謂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縱橫,将軍宜啟主公,抑其威福。’
7、主君:國君的别稱。《墨子·貴義》:“且主君亦嘗聞湯之說乎?”
8、君王:對帝王的稱呼。《國語·吳語》:“今君王不察,盛怒屬兵,将殘伐越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