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針對山區氣候特點,布局山區多層次的立體農業,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維護和改善山區生态環境,以獲得較理想的經濟效益和生态效益。海拔300到400米以下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在保證糧食穩步增長,自給有餘的前提下,擴大經濟作物面積,适當發展亞熱帶經濟林果,大力發展薪炭林,積極開發草食畜禽和水産養殖,提高農業氣候資源利用率。
2、海拔400到800米可在保證糧食自給或基本自給的前提下,大力發展經濟林和用材林,開發名、特、優農産品,利用草山、草坡發展草食畜禽。
3、海拔800到1000米以上則以林為主,大力發展用材林,水源涵養林和藥材,适當發展食用菌,實行保護性開發,增強生态效益,對山頂的森林植被進行必須保護,有條件的山區逐步發展旅遊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