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創業真的是一步一個坑嗎

創業真的是一步一個坑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23:27:58

創業真的是一步一個坑嗎(有多少創業者都吃了不懂法的虧)1

近段時間,在國内創業圈裡,最熱血的創業故事主角當屬“新東方”。伴随着董宇輝的出圈,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和他帶領的團隊再次吸引了大衆的目光。

自1993年創立以來,新東方從英語培訓學校到教育科技集團,從遭受同行排擠到成為第一家赴美上市的教育機構,從多個業務版塊全面發力到為應對雙減政策轉型直播帶貨……俞敏洪的創業之路可謂披荊斬棘。使新東方和俞敏洪能夠一路過關斬将、發展至今的關鍵是新東方的企業文化、人才培養和産品打造,當然,也離不開俞敏洪一直堅持的合法合規、不做假賬,并且不斷自我升級、追求專業化管理,将法律思維和創業領導力結合在一起。

繞不開的“中國合夥人”問題

對新東方而言,最初的艱難是準入的門檻,如何拿到教育培訓的資質,是俞敏洪必須跨越的障礙,從以挂靠形式過渡、再到反複前往工商局軟磨硬泡,艱辛程度可見一斑。但這些困難與後來的企業内部治理、合夥人模式構建相比,完全不值一提。

很多創業者的事業起步都離不開家人的支持,對于90年代創業者而言更是如此。因為家人有信任基礎,前期的投入和付出也大多全心全意、不求回報,所以由家人在企業中擔任财務、行政等工作的現象比比皆是。

但伴随着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外部優秀人才的引入,這種“内外矛盾”很快就會出現。對俞敏洪而言,在他出國遊說自己的同學回國加入新東方後,家人和同學的分歧開始顯露。雙方意見不同時,聽誰的?處理的時候,除了理性的決策也免不了感性的羁絆。創始人受此困擾,其他高管也将自己的家人引入進來,員工工作的時候戰戰兢兢,不敢講真話、不敢得罪人,畢竟那是老闆的家裡人……

最後的結局還是以俞敏洪下定決心,将其家人全部請出公司并要求新東方股東的家屬都不得在公司任職而告終。俞敏洪說他的母親因此很生氣,半年沒有給他做飯吃。

然而,即使是志同道合的同學之間,對企業的發展仍然會持不同意見,對創始人作出的決策也難免有非議和責難。

在俞敏洪的同學加入新東方後,當時新東方采取的管理模式是“包産到戶”,有人負責出國考試培訓、有人負責四六級培訓、有人負責移民與留學……各個版塊各自宣傳、各自招生、獨立與公司結算。換言之,哪個版塊做得好,版塊負責人的收益自然就多,新東方的賬上留不下很多錢,因為大家都會将收益提回家。

企業發展的初期,這樣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許多創業者至今也是按此執行的,根據劃分的業務條線、産品條線等進行與業績強關聯的分配,做得多、做得好,自然也就賺得多,這樣的利益分配直觀、但也粗暴。

久而久之,企業的發展資金便會匮乏,企業的合力變得薄弱,很多資源、效率也會浪費,比較優勢原理無法發揮,分工與協同也無從談起。如果想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新東方勢必進行改革,要重新分配股權,要強調整體利益,不再是我做得好、我賺得多,而是大家一起将新東方做好,一起分配得更多。

但這需要一個過程,要将已經給下去的直接利益先收歸到企業的整體層面再分配,一定會遇到極大的阻力。應對這些阻力極其耗費時間與心力,甚至在一段時間中,大家覺得俞敏洪并不具備現代化的管理能力而投票使其卸任董事長,不再負責具體的管理決策,僅僅保留了股東的身份。直到大家發現,誰擔任董事長都會遇到很多無法解決的難題,做到貢獻與收益的動态平衡,做到讓管理層和股東之間高度信任、讓管理人員之間密切合作是任何企業都繞不開的難題,也不僅僅是中國合夥人的問題。

創業精英的打怪升級

伴随着外部咨詢公司的進入、上市進程的啟動,新東方的治理與發展越來越現代化、科學化。俞敏洪說,自己不擔任董事長的時間裡,看了很多書、聽了很多課、拜訪了很多企業家,收獲了不少心得與感悟,讓他在重返董事長崗位後,能夠更加從容地應對各類問題。

是的,依然會有各類問題,并不因為俞敏洪同學們的退出而結束。比如各地分校與總校的管理關系與分配、各業務模塊的構建與取舍、同行間的競争與合作、教育與科技的結合、教育與資本的平衡、對國家監管政策的理解與應對……發展中的問題不會消失,隻是更為成熟的思維與心态能令創業精英更好地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這條學習、交流、再到企業中實踐的道路,是每一個創業精英都要經曆的打怪升級的過程。和在遊戲中一樣,雖然會掉血、丢命,但也會愈加強大。

如今的創業者,較之三十年前的俞敏洪,能夠得到的信息已經豐富太多,但也難免走到崩潰的邊緣,仿佛還是應了那句話,雖然懂得很多道理,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在這背後,是領導力的提升、産品力的提升……但更要的是,對法律思維的建立還不夠重視。法律似乎因為其滞後性就該天然地讓位于業務,可事實上,法律和商業從來就不矛盾,法律是實現商業目标的最好工具;法律思維的構建不是對法律知識的深度學習,而是用好法律思維,能夠幫助我們在商業世界中更好地博弈與平衡。

創業之路就是九九八十一難,從創業的那一刻起,創業者就如孕育了孩子一般,生命的體驗從此與衆人不同。公司章程的訂立、股權的分配是首要難題,這個環節處理不好,或是調動不了合作者的積極性,或是公司的決策始終無法盡如人意,又或者是會在企業的飛速發展過程中埋下隐患。

如今的經濟環境下,遇到投資人總是難免令人激動,但是出讓多少股權比例、估值如何定價、投融資的條款談判怎麼進行……會令很多創業者迷茫。投融資從來就不僅是在條款上的“計較”,而是整體性的戰略布局,為了長遠目标打下的堅實地基才是值得信賴的。

創業也從來不是一個人的曆程,離不開合夥人、離不開優秀的員工、離不開外部的合作夥伴……創業三要素——人、财、物,“人”,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難的。面對不同的關系不僅有心态和姿态上的變化,也要有工具的輔助,無論是合夥還是合作,都不僅僅要有文化的認同、理念的契合,更要有理性的思考和頂層的設計。好制度、好系統、好工具是對情誼的最好保護。

總之,法律思維需要也應當與創業精英始終相伴。否則成熟如王石,也會在“門口的野蠻人”扣響城門的那一刻陷入被動。

不可或缺的法律力修煉

僅以“對賭”一詞搜索司法裁判文書數據庫,近1年中,相關的司法判決就達到1211份,而當時間線擴大到近3年、近5年,這個數值會分别上升到8026份和12821份。

而創業所要面對的争議與糾紛又何止對賭,動态股權、股權激勵、投融資、債務糾紛、并購上市、徇私舞弊、股東糾紛……這一切的煩擾不會停歇,但是法律力的增強确實能對創業者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

為了提升創業者的法律力,36Kr丨創投氪堂邀請到了知名的公司商事法律專家、華東政法大學兼職教授——衛新律師,為大家帶來《創業者的法律必修課》系列直播課程。

衛新律師在股權投融資、股權激勵、公司治理、股權糾紛處理等方面的經驗非常豐富,他曾講授人大EMBA、複旦EMBA的課程,是多個創業社群組織的長期合作夥伴,應邀為法院系統、檢察院系統講課,擔任上海律協新律師執業的培訓講師,并且連續四年在華東政法大學教授計入學分的專業課程。

值得一提的是,衛新律師本人就是一位創業者,十幾年來的創業曆程使他不僅具備法律專家的視角,也與創業者有着強烈的共鳴,那些看過的、聽過的、經曆過的故事都将貫穿于系列課程,生動的講述、深刻的道理、實用的工具,這是衛新律師為該系列課程定下的目标。

《創業者的法律必修課》系列課程将從9月起持續到12月,包含八講内容:

創業真的是一步一個坑嗎(有多少創業者都吃了不懂法的虧)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