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寒冷的冬天,各種腌菜紛紛登場。倒不是說冬天隻能吃腌菜,現在的中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實現了冬天也有新鮮蔬菜可以吃的生活。但流傳下來的習慣仍然讓中國人喜歡在冬天的時候,做一些腌菜,在大魚大肉之外補充維生素,去膩去油。
一說到腌菜,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蔬菜呢?是重慶的涪陵榨菜,還是東北的酸白菜,還是廣東的六十日黃菜?實際上,有一種腌菜堪稱“大衆腌菜”,它不僅在中國南北深受歡迎,而且腌制出來的味道比新鮮的菜還要好吃。
雪裡蕻,也叫雪裡紅,或者說叫雪菜也行。它是芥菜的變種,耐寒、生命力頑強,因此在很多地區都能适應當地的土壤和環境。“蕻”指的是這種菜會萌發很多側芽,通常在地裡栽上幾棵,過一段時間就能收獲一片綠意。
新鮮的雪裡蕻不适合直接食用,因為味道辛辣。這種辛辣直接刺激到人們的口腔,甚至比辣椒的辛辣感還要強烈,因為雪裡蕻一般作為腌菜原料。經過腌制的雪裡蕻可以放很久,不變質,口味和口感也不會變化。因此,雪裡蕻成為多地特色美食的配料。
比如說,雲南、貴州等地的老壇酸菜,用的就是雪裡蕻。即便天氣潮濕,腌好的雪裡蕻依然能吃很長時間。比如說紹興的梅菜扣肉,有的梅菜用的就是雪裡蕻,有别于芥菜的滋味,做出來的扣肉味道極好。還有雪菜肉絲面裡的雪菜,也是雪裡蕻。
原因不僅僅是它的口味辛辣,有濃重的氣味,不适合生食,還在于雪裡蕻這種品種的菜水分含量低,植物纖維含量高,做出來的鹹菜成功率高,而且腌制後還保留脆爽的口感。
腌制過的雪裡蕻,辛辣味已經被去除,留下了讓大衆很容易接受的特殊風味,因此,雪裡蕻成為了腌制鹹菜的首選。
很多人以為,新鮮蔬菜做成腌菜後,營養價值大打折扣。但雪裡蕻做成的鹹菜,依然保有它的營養。最大的營養價值,就是雪裡蕻的植物纖維,作為減肥的綠色食物代表,經常食用雪裡蕻,有利于排出肚子裡積存的廢物。
換句話說,雪裡蕻很适合緩解便秘的問題。如果你是一個飽受便秘問題困擾,或是因為冬季吃了太多大魚大肉,覺得腸胃不舒服的人,那就試試把雪裡蕻做成菜吧,植物纖維有利于促進腸胃蠕動,對便秘有特效。
如果你能買到雪裡蕻鹹菜,那是最好的。如果你想自己動手做鹹菜,那就雪裡蕻清洗幹淨,撈出來把水控幹。每50公斤雪裡蕻用5公斤鹽,7.5升清水,泡上雪裡蕻。
當天入缸後,在晚間要倒缸一次,讓水裡的鹽徹底融化。然後隔天再倒缸一次,确保鹽分被完全融化在水中,鹽水浸泡所有的雪裡蕻。
大約過10天時間,就做好了腌雪裡蕻,也就是雪菜。将菜從缸裡取出切斷,下面條、配稀飯、夾饅頭,都是不錯的選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