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孩子叛逆期不愛寫作業

孩子叛逆期不愛寫作業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7 22:27:34

今天,這一講主要為大家介紹“孩子厭學不願意寫作業怎麼辦"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後,會有三個最令人棘手的心理問題,第一個就是厭學,然後是早戀,加入壞團夥,現在又發現上網成瘾也是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并且令心理醫生非常的棘手,那麼現在又發現在小學的高年級,其實這些問題就提前出現了,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厭學呢?

孩子叛逆期不愛寫作業(孩子厭學不願意寫作業怎麼辦)1

不要過早的早教

我們要注意,我們現在的家長和過去相比,更加提前對孩子進行早期教育,竟然有的家長會從胎教開始,比如在胎兒期,就在肚皮上放一個大耳機,每天給孩子放古詩,放音樂。

他們會相信這種理論,就是孩子如果在胎兒期就熟悉了某些古典音樂或者是古詩,他出生以後就會自然而然的很容易掌握。但是另外也有學派認為孩子應該順其自然,他在應該的那個年齡學習應該的那個知識,而不是提前去學習。

那麼現在越來越多的臨床發現,如果你對孩子過早的進行早期教育,比如三歲之前,我們就開始了各種古詩,各種外語,還有什麼古典音樂等等,提前的學習,在幼兒園階段就開始給孩子學認字,數學,竟然還有的幼兒園會給孩子教語法,那麼這會導緻孩子上了小學還沒有上中學的時候就開始厭學了,這是因為我們在給孩子學習掌握一些知識的時候,其實是基于他大腦發展的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水平。也許有個别的孩子确實是早會,确實是神童,他可能在很小的時候就掌握了小學、中學的一些知識,但是大部分孩子都是普通孩子,是正常孩子,所以他們必須在相應的大腦發育的階段去接受相應的知識。

先基礎後高階

假如他們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還沒有掌握的時候,我們就給他進入高階的知識,就是比方說古典音樂,那孩子還不能理解,那叫九歲以後才開始接觸才可以,比如說古詩,兒歌,兒歌到幼兒園開始,然後詩歌到小學以後,開始像經典呀,像一些《三字經》,《道德經》,這得中學以後開始,假如他的基礎的一些大腦的結構,大腦的水平還沒有完成,你就開始給他進入這些高階的一些知識,大腦就接受不了,這時候好像他能死記硬背,他也願意閱讀,他好像也能夠聽得進去理解不理解,你不知道如果多了以後産生的是什麼問題呢?首先是煩躁不安,然後是厭倦,然後是老師正常的指令,正常的基礎知識的一步一步的學習,他接受不了,吸收不了,消化不了,然後就會産生極度的厭倦,根本不願意寫作業。

有的家長經常跟别的孩子比,你看人家的孩子都會學外語了,你看人家的孩子背了很多首古詩了,然後他們還會去比較,我要當那個第一名,人家已經背了200首古詩了,我能不能比他還多,還是要根據自己家孩子的情況,比如自己家的孩子,從小是老人帶大,然後孩子經常是被喂飯,還有無微不至的替他做一些事情,包辦代替,那麼老人替孩子做的越多,孩子的動手能力,孩子的操作能力,運動能力都嚴重的發育遲緩,别人都會跳繩,我們這還不會跳繩,别人都會生活自理了,而咱們的孩子還不會,還需要别人幫忙,那這樣的孩子呢?在生活治理能力,在一些基本的運動能力,操作能力、動手能力還沒有掌握的情況下,你在大腦開發方面會給他猛灌那些現成的知識,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煩躁或厭倦。

大家要知道,學習能力的第一步是感知和運動能力,就是他要感受這個世界,并且還要通過自己的雙手,自己的身體去探索,去形成自己的認識,比如這個秋天的樹葉,他得看到,滿樹都是金黃色的,然後他可能要去摸一摸,可能要去撿一撿,可能在小森林裡去奔跑,但是如果老人帶孩子,可能就會限制孩子的活動,比方說今天刮大風不出門了,今天有霧霾,也别去小樹林了,姥姥不讓孩子去,就在家裡拿一小卡片兒給孩子認字兒,給孩子看iPad,給孩子看電視,那麼這個孩子,他的基本的學習能力還沒有發展到正常的水平,而這個時候他的耳朵,他的眼睛啊,他的小嘴巴看上去好像很靈巧,很正常,我們就開始給它背古詩,我們開始教他唱歌,我們開始給他認字,結果是他到上學以後,他無法完成聽講和寫作業。

還有的家長,會在兩歲到四歲這個階段給孩子認字,他說他認字很快,他看字幕都能認識,看電視時候有字幕,他自己就把這個字就是自學了,他聽外語,自己就學會了外語的這個說法,還有一些對話,還有一些什麼小動物的名字等等,家長非常高興,是我們的孩子學習能力很強,但是到了正式上幼兒園,上小學以後,發現這孩子滿地亂跑,注意力不集中,上課說話不聽指令,眼睛到處亂看,為什麼呢?也就是說,他從小在2~4歲這個階段,本來是應該練專注力的,練協調性,練聽指令的,練他能夠坐的住的,那麼這些能力還沒有訓練完成,我們就提前開始給他認字,開始給他教一些算數,開始讓他去學外語,那麼這結果到了正式要上課的時候,他那些還沒有完成的能力開始暴露出他的弱點了,滿地亂爬,下位子,坐不住,到處亂跑,自覺性自控能力特别差,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不要提前學,不要過早的學。

還有的家長會特别關注自己的孩子的作業。孩子一放學,快作業有多少,寫完了沒有趕緊寫,結果孩子就出現了逆反,本來孩子他在剛上學,我們叫789,這個年齡啊,他就已經開始逆反了,是人生的第二個逆反期,一歲到三歲是第一個逆反期,到上小學789第二個開始了,其實我們到了青春期,那隻是一個第四個,其實他到了小學的高年級,還會出現第三個逆反期,到了青春期才正式出現最大的逆反期,那我們在這個逆反期裡頭,如果上學以後家長特别的緊張,過分的關注孩子的作業,尤其是孩子很正常,智商也很正常,而且還優秀,成績很好,家長什麼意見呢,想說我趁着他現在學習任務不重,我就趕緊給他加班加點的學,我們報的課外班兒不多,我們就報了三個課外班兒,語文,數學,還有外語,我說那周末還有時間玩嗎,沒有時間,我說不就隻有三個班兒嗎,怎麼沒有時間玩呢?哦,每個課外班兒會有兩個方向,比方說語文會有,閱讀還會有生字,那數學,可能有思維,還有可能奧數,然後,這個外語呢可能還有口語,可能還有聽力,就是每個課外班兒又有兩個,一共其實是六個聽說,再加上繪畫,鋼琴,遊泳,樂高,跆拳道,基本上孩子完全沒有自由自在玩的時間。

心理學家羅傑斯研究發現,假如孩子沒有自由自在的活動的時間,他就不可能形成他的自主性,這個自主性就是自覺主動獨立,願意去學習,如果孩子缺乏了自主性,他就會很被動,他不僅厭倦,還不願意,還想不起來,他覺得這個學習是一個非常痛苦的事兒,寫作業是非常痛苦的事兒,他總是貪玩,如果你發現你的孩子貪玩兒,你就注意你的孩子自由自在的這個運動的時間夠不夠。也有家長說,我們活動時間很多,一上學,他在這個樓下瘋跑一小時兩小時,那個瘋跑不是自由自在地運動,因為瘋跑沒有鍛煉孩子任何他大腦對肌肉的控制能力,那麼應該像踢足球,像爬山,那像騎車,像遊泳,那這樣的運動訓練就比那個瘋跑對孩子的訓練的要好的多。所以我們如果每周都能帶孩子爬山一整天,你會發現孩子回來以後能安靜好幾天。如果你每天一放學都能跳是排球,然後騎車做一些适當的運動,然後再寫作業又好很多,也就是說不要提前學,不要過早的把孩子的童年用學習時間來來代替了,本來他是一個無憂無慮的,不用去學什麼那些刻闆的現成的知識的,而是他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索的這個時間,這時間可能長達6~10年的時間,就是說他剛出生到十歲之前,都有可能盡可能的在大自然裡頭去探索去發現,然後同時要伴随着行動的規範性的一些訓練,比方說我們三歲開始學拍球了,五歲要開始學跳繩兒了,然後逐漸逐漸我們要學騎車,還有各種扔沙包啊,抛接球啊,遊泳啊,我們可能要去爬哪個越來越艱苦的山,要四肢并用地去爬哪個山,那麼這些活動,都在訓練孩子,越來越靈活的去控制和運用自己的四肢,自己的雙手,自己的肌肉,自己的手和眼睛的配合,大腦對這些肌肉的指揮和控制,這些能力的訓練看上去不是什麼認了多少字,背多少單詞,或者是我還會做100以内加減啊,其實是為上學做好了充分的準備,當你的運動,當你的勞動,當你的基礎的這些能力做好了充分的準備之後,他上學以後認真聽講,完成作業就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兒。

培養孩子的學習目标和責任心

第三方面孩子到了小學的高年級以後,他就會疑問,我們學習到底是為什麼,但是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在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回答孩子,比如孩子,可能他一開始好奇心特别強,他想看看王阿姨為什麼會搬家呀,為什麼天上會有閃電呀,為什麼會有彩虹啊,為什麼秋天葉子會落地等等很多問題,當然包括生命的包括昆蟲的,包括植物的也包括婚姻關系的方方面面,所以這個時候家長假如不耐煩,從來沒有啟發孩子,那麼也沒有鼓勵孩子去探索,他根本不知道我們未來學習和今天我的好奇心有什麼關系,或者說家長給孩子現成答案,孩子就等着現成答案,然後我就一問就可以了,我為什麼還要寫作業呢?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有好奇心的時候,一方面我們要保護孩子的好奇心,就是允許他發問,啟發他去發問,但是我們在回答的時候,你要注意,可能回答一部分,還留了一部分,他有人問的問題非常的深奧,已經超出了這個年齡,其實我們就說,等你長大了,等你上學了以後,你要先學拼音,将來就會查字典查資料,然後你自己就知道了,知道答案了,因為媽媽也不知道,我們那時候也不知道這個知識,然後孩子就充滿了期待,就渴望去上學,渴望去學拼音,還願意去掌握這個拼音,去查字典,去查資料,然後你可能要教他這個字,你怎麼記住呢,你把它寫一遍,等你上小學以後,你比方說他今天說,媽媽,我今天查到了趙匡胤的胤,哦,真難寫啊,媽媽就很驚訝,說寶寶真棒,你查到了媽媽都記不住的字,你怎麼辦呢,要把它寫一遍,甚至是寫好幾遍把它記住,這時候孩子就有了個習慣,什麼知識什麼内容,我們要把它記住的話,一定要把它寫一遍,甚至要寫好幾遍。那麼孩子放學以後,我們先帶孩子鍛煉,适當的勞動,這時我們的進入到要寫作業的階段,寫完作業以後,如果孩子還有一些好奇心的話,我們還引導孩子對他感興趣的一些生字、新查出來的一些字讓他去寫。

孩子五歲就可以開始參與家務勞動了,這是一個科學标準,孩子在五歲的時候,我們可以讓他負責在家裡拖地闆煩,然後拖完地闆分可以給他一塊錢,在孩子六歲左右的時候,他就可以學會認識錢,可如何去花錢,因為他掙了一些零花錢了,可以的讓她去買自己喜歡的書啊,包括小玩具,但是是健康的啊,那這時候他可能通過花錢,他就發現我的這個掙的錢很少啊,我拖了半天地我才掙一塊錢,這時候呢,給他一個金錢的概念,就是如果你是一個幼兒園畢業,你可能就一小時掙一塊錢,但是如果你将來是大學畢業的,你可能一小時就會掙幾百塊錢,孩子可能就意識到就是學習和我的價值會有什麼樣的關系。有家長說,那這麼小讓她勞動掙錢好嗎?心理學家認為有些勞動的是他,比方說刷牙,洗臉,這是你自己的生活自理的一些勞動,沒人給你生活自己的錢,你完成自己的任務,沒有人給你錢,但是如果你為大家創造價值,你為大家服務是會有勞動報酬的,從小可以養成勞動獲取報酬的這樣一個好習慣,那這個報酬又和你付出的價值多少來衡量的,你的學曆高,可能你付出的多,質量高,那你價值可能會多一些,那來激勵什麼呢?激勵孩子就是我想不斷地學習,然後我願意創造更大的價值,我也願意呢做更多的奉獻和創造更大的價值,這個是從小給孩子一個勞動和價值的一個關鍵,我們怎麼來獲得價值,我們倆怎麼來創造價值,我們為什麼要學習,然後帶孩子,比方說寒暑假去玩的時候,我們有意識的去一些艱苦的地方,那孩子可能就會說,媽媽,這地方怎麼這麼破呀,什麼落後啊,那是因為沒有發展高科技,我們沒有所有人都去努力學習,努力的去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所以大家都要努力學習,都要去從小就願意學習,願意完成作業,将來才有可能用科學,用技術來改變我們的環境,給孩子又建立一個新的聯系,就是學習和我們現代化的環境的關系,尤其是在孩子上中學之前,我們就要幫助孩子形成這樣一個正确的觀念,就是我和社會的關系,我和這個環境和未來的關系,我的學習和這個環境的改善建設有什麼關系。

那這個關系建立好了以後,實際上是什麼?就是訓練了孩子,培養了孩子的責任心,當一個孩子能夠意識到和體會到我今天的勞動,我得寫作業和我未來創造什麼價值,承擔了什麼樣的責任,和我的家庭的建設改善會有什麼樣的關系,孩子才有動力,所以你要讓你的孩子從小一直到大都願意學習,不厭倦學習,還願意寫作業,你要注意他的目标和責任,要建立好。

本節課程為大家介紹了我們要保持孩子的這個學習的這個欲望,我們不能過早的去刺激孩子的好奇心,給他灌輸那些現成的,死闆的那些知識,他理解不了的抽象的知識,所以不要過早的早教。第二,要注意孩子學習能力的訓練,先訓練孩子的基礎能力,再去開發他的高階的功能,大腦的這個能力,學習能力是從低到高發展的。第三,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目标和責任心,這樣的話,你的孩子會永遠有動力,他自己自覺地、主動地願意去學習,因為将來我願意創造更大的價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