膿疱瘡是一種比較多見的皮膚病,尤其容易在兒童之間傳播,經常會給人們帶來很大的煩惱,危害着人們的身心健康。那麼,為什麼兒童會長出膿疱瘡?
為什麼兒童會長出膿疱瘡?
很多家長會疑問了,明明自家的孩子很愛幹淨,怎麼還會染上這種疾病呢。其實膿疱瘡是一種細菌性皮膚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孩子在托兒所、幼兒園内如果接觸到患病的孩子,就很容易被感染。而當這些被感染的幼兒回到家,又可能将膿疱瘡傳染給同齡兒。
膿疱瘡很容易在小孩之間傳染,但是很少有傳染給家長的。這是因為幼兒皮膚嬌嫩,皮脂腺發育不成熟,皮膚表面缺乏脂質膜保護,所以對細菌的抵抗力差,加上夏季氣候溫熱潮濕,皮膚多汗,細菌容易繁殖,而且皮膚經汗液浸漬之後容易受傷,而導緻細菌侵入。而且幼兒夏季易發痱子、濕疹等皮膚病,也容易繼發膿疱瘡。
膿疱瘡可分為兩型:
1、大疱型膿疱瘡
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所緻。起病迅速,初為散在小水疱,很快擴大、化膿,成為膿疱或膿性大疱。疱壁比較松弛,看似起皺。疱内膿液常沉積在底部或下半部,呈半月形。疱壁很薄,易破潰流膿,露出糜爛面,幹後形成黃色膿痂。有時痂下膿液向四周溢出,在周圍發生新的水疱、膿疱,排列成環形、弧形,又稱環狀膿疱瘡。好發于面、頭、四肢等露出部位,自覺瘙癢,一般無全身症狀。多發生于2~8歲兒童,好發于暴露部位,如頭面、四肢,也可波及全身,初為紅斑或水疱,迅即變為膿疱,米粒至黃豆大,周圍有紅暈,疱壁松弛,疱内膿汁沉積于疱底,上部為透明液體,形成半月形,疱膜破裂後露出糜爛面,幹燥後形成蜜黃色膿痂,自覺瘙癢,故而搔抓後易自我傳染,向周圍蔓延。
2、膿痂性膿疱瘡
由溶血性鍊球菌所緻,或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特點是在紅斑的基礎上發生薄壁的水疱,迅速轉變為膿疱,周圍有明顯的紅暈,膿疱破後其滲液幹燥結成蜜黃色厚痂,痂不斷向四周擴張與鄰近皮損互相融合。本型好發于面部,尤其是口周、鼻孔周圍及耳廓部位多見,亦可發生于四肢。由于瘙癢明顯,常因搔抓而将細菌接種到其他部位而發生新的皮疹。陳舊的結痂一般約6~10天自然脫落而愈,不留疤痕。在紅斑基礎上出現水疱,迅即轉為膿疱,膿汁較粘稠,周圍炎性紅暈明顯,幹燥後結有蜜黃色厚痂,約一周左右,痂脫而愈,不留疤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