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寵物

 > 天貓雙11快遞幾天到家

天貓雙11快遞幾天到家

寵物 更新时间:2024-06-29 08:19:10

來源:讀特

随着11月1日00:00天貓雙11第一筆訂單付款的完成,快遞物流業正式迎來年度高峰。

為助力低碳雙11,針對快遞包裝循環再利用這一綠色物流關鍵環節,今年雙11,菜鳥聯合天貓共同推出6萬菜鳥驿站發放750萬雞蛋激勵包裝回收、1萬菜鳥驿站試點舊包裝循環寄件項目,并上線“個人減碳賬單”、聯合媒體和社會各界共同發起“綠色合夥人”行動,最大範圍鼓勵和推動快遞包裝回收,讓綠色回收成為一種社會新風尚。

天貓雙11快遞幾天到家(天貓雙11第一波快遞高峰來襲)1

菜鳥綠色物流強力減碳

包裹“走”完全鍊路可減碳超1000g

上海嘉定菜鳥物流園區内的自動化倉内,分揀的包裹像往日一樣在流水線上高速運轉,動力并非來自傳統能源發電,而是來自園區倉庫的“綠色屋頂”——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天貓雙11期間,位于上海嘉定、武漢江夏和黃陂、東莞清溪、杭州下沙等地的6個菜鳥物流園區全部使用上了清潔能源發電。以上海嘉定菜鳥園區為例,過去一年園區總發電量已達330萬度,如果燒煤發這麼多電,産生的二氧化碳需要480棵樹吸收1整年。如今,嘉定園區不僅實現了用電自給自足,每年還能為上海市政電網輸送100萬度綠電。

天貓雙11産生的天量快遞,正在加速向消費者送達,菜鳥數智化物流技術也在改變快遞的每一個環節,從打包發貨、中轉分揀再到運輸送達,一條綠色物流全鍊路已經形成。據碳管理機構測算,如果一個包裹能曆經完整的菜鳥綠色物流全鍊路可減碳超過1000g,這其中也少不了綠色物流技術的功勞。過去一年,基于菜鳥綠色物流全鍊路已産生194億次綠色物流行為,共減碳超25萬噸。

RFID作為物聯網核心技術之一進入物流領域,已逐步替代商品條形碼,對現有物流流程帶來全新技術應用。菜鳥服務的上海嘉定貓倉已大範圍推出基于RFID技術的物流循環周轉箱信息化管理解決方案,據倉内管理人員朱偉介紹,天貓雙11期間,單倉每日循環箱使用量超過5萬個,已替代過去每天超過20萬的紙箱和塑料包材。

位于杭州錢塘産業園的菜鳥倉工作人員正熟練、有序地使用回收紙箱發貨,當天的工作欄上,每一次回收箱再發貨都被清晰記錄。目前,菜鳥聯手天貓超市等推廣原箱發貨和回收紙箱發貨,已實現70%的包裹發貨不再用新紙箱。倉内的菜鳥智能裝箱算法如平常一樣安靜而高速地運轉,通過箱型優化技術可直接減少15%包材使用。

天貓雙11快遞幾天到家(天貓雙11第一波快遞高峰來襲)2

綠色配送同樣是菜鳥綠色物流的關鍵環節,2021年天貓雙11期間,全國70城市200餘所高校将落地350輛菜鳥無人車小蠻驢送貨。相較于傳統燃油車,菜鳥無人車小蠻驢采用電能,充4度電可跑100公裡,菜鳥物流路徑規劃算法還可在配送中選擇最優的配送路線,有效減少碳排放。

每年的天貓雙11,也是跨境電商包裹暴漲之時。天貓雙11期間,菜鳥全球包裹網絡通過智能合單技術預計能減少近2000萬次末端配送,以德國地區為例,如果消費者5個包裹能完成合單,相較單個包裹的逐一配送可減少末端配送中約80%碳排放。

首推“個人減碳賬單”

750萬雞蛋激勵快遞包裝回收

面對天量包裹,推動快遞包裝綠色循環利用成為菜鳥綠色物流在天貓雙11期間踐行綠色低碳的另一個重要方向。

為号召消費者參與快遞包裝回收,菜鳥聯合天貓再新鋪設1.3萬個綠色回收箱,11月1日-15日期間每天還準備50萬個新鮮雞蛋,送給回收快遞箱的環保人群。此外,全國20個城市1萬家菜鳥驿站還将試行“舊包裝循環寄件”,跑通循環寄件閉環。

快遞包裝循環利用需要最廣泛層面的社會參與,綠色低碳、綠色回收也理應成為一種新的社會風向。為了推動消費者踐行綠色行為,菜鳥近日還推出了一項新功能——消費者可在手淘、菜鳥APP搜索“快遞包裝回收”進入天貓雙11綠色互動頁,除了參與“快遞包裝回收 全民領雞蛋”活動,還可查看2020年11月1日以來的個人減碳量,曬出自己的“綠色物流足迹”,成為“綠色合夥人”。

據菜鳥綠色負責人牛智敬介紹,綠色回箱和循環寄件是消費者可接觸、參與的兩個重要綠色物流環節,也是實現物流末端綠色自循環的關鍵所在。今年天貓雙11,消費者既可以通過線下包裝回收、掃碼參與領蛋;也可通過分享個人碳賬單、倡導綠色回收,線上線下一同推動快遞包裝的回收和循環再利用。

(原标題《天貓雙11第一波快遞高峰來襲!6萬菜鳥驿站啟動“回收快遞包裝換雞蛋”活動》)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本文來自【讀特】,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寵物资讯推荐

热门寵物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