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曝氣:使空氣中O2轉移到混合液中而被微生物利用的過程。目的是提供活性污泥等微生物所需的溶解氧,保障微生物代謝過程的需氧量。
2、 生化需氧量(BOD):是指在規定時間、規定溫度、規定條件下微生物在分解、氧化水中有機物的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通常所用時間為5天,溫度20℃,簡記BOD5,單位mg/L。
3、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在一定條件下,用強氧化劑氧化廢水中的有機物質所消耗的氧量。廢水檢驗标準一般采用重鉻酸鉀作氧化劑,單位mg/L。
4、水錘:又稱水擊。水(或其他液體)輸送過程中,由于閥門突然開啟或關閉、水泵突然停止、驟然啟閉導葉等原因,使流速發生突然變化,同時壓強産生大幅度波動的現象。
5、吸附:是指利用多孔性固體吸附廢水中某種或幾種污染物以回收或去除某些污染物,從而使廢水得以淨化的方法。
6、酶:是生物細胞中自己制成的一種催化劑(生物催化劑)。其基本成分是蛋白質,是促進生物化學反應速度的物質。
7、污水:污水是指在生産與生活活動中排放的水的總稱。人類在生活和生産活動中,要使用大量的水,這些水往往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污染的水稱為污水。
8、污水處理:就是采用各種技術和手段,将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質分離去除、回收利用或将其轉化為無害物質,使水得到淨化。
9、污水回用:将污水或廢水經二級處理和深度處理後回用于生産系統或生活雜用被稱為污水回用。當處理出水滿足特定回用要求,并以回用時,也可稱為再生水。
10、水垢:即由于鍋爐水水質不良,經過一段時間運行後,在受熱面與水接觸的管壁上生成的固态附着物。
11、水渣:是指在爐水中呈懸浮狀态的固體物質和沉積在汽包、下聯箱底部等水流緩慢處的沉渣。于水垢區别:水渣比較松散,呈懸浮或沉渣狀态,且有一部分易随鍋爐排污排掉;而水垢能牢固地粘結在管壁上,不易排掉。
12、鐵、錳、鋁:微量的鐵和錳即會造染色,結垢和味道等問題,鐵在還原狀态之環境下是以水可溶性的二價鐵形式存在,當和空氣接觸後會逐漸氧化成黃棕色膠體狀的三價鐵,最後沉澱為棕色的氫氧化鐵。 錳的特性和鐵類似,由于鐵、錳、鋁的氧化物也是RO膜結垢的原因之一,故有必要分析其含量。
13、純水:指既将水中易去除的強電介質去除,難以除去的矽酸及二氧化碳等弱電解質去除至一定程度的水。純水的含鹽量在1.0mg/L以下,電導率小于3μs/cm。
14、超純水:又稱高純水,是指将水中的導電介質幾乎全部去除,又将水中不離解的膠體物質、氣體和有機物均去除至很低程度的水,。超純水的含鹽量在0. 1mg/L以下,電導率小于0. 1μs/cm。 純水和超純水除了對含鹽量或電導率有嚴格要求外,對水中各種金屬離子含量,有機物含量、微粒粒徑及數量和微生物數量也有嚴格指标限制。
15、蒸餾水:是将原水加熱汽化,再将蒸汽冷凝成的水稱為蒸餾水。一般蒸餾水電導率為10μs/cm左右,将一次蒸餾水再次蒸餾得到二次蒸餾水,多次蒸餾得到多次蒸餾水,電導率可降至很低達1.0μs/cm左右。
16、阻垢劑:是具有能分散水中的難溶性無機鹽、阻止或幹擾難溶性無機鹽在金屬表面的沉澱、結垢功能,并維持金屬設備有良好的傳熱效果的一類藥劑。
17、離子交換樹脂:是帶有官能團(有交換離子的活性基團)、具有網狀結構、不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通常是球形顆粒物。
18、離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個或幾個電子使其達到最外層電子數為8個或2個(氦原子)或沒有電子(四中子)的穩定結構。這一過程稱為電離。
19、 産水量(水通量):指反滲透系統的産能,即單位時間内透過膜水量,通常用噸/小時(t/h)或加侖/天(g/d)來表示。
20、EDI:簡稱連續電除鹽,是一種新型超純水制備技術.它巧妙地融合了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