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天不得不沉浸在資本市場中的大多數人來說,葉檀并不是個陌生的名字。對于中國宏觀經濟、股市、樓市,她已說得太多。而在這本《拿什麼拯救中國經濟》中,她又一次對自己過去的言論,也為這十來年的中國經濟做了一次激情洋溢的總結性陳詞 我們的經濟應早早轉為内向型,如今國富民窮的狀況絕不會持久,為此必須更好地發揮市場自身的作用。
所謂南葉北胡,人們用武俠式的稱号形容财經傳媒界兩位精幹的女性。而與胡舒立相比,葉檀市場派急先鋒的特性更為明顯,她以一種急切的叙述方式,仿佛将當代中國拉回到幾十年前的美國———那個最終被證明是危機四伏的繁榮期。盡管與市場派的其他人持有的論調極其相似,但葉檀從根本上堅持自己的不妥協。
這位熱情而勤奮的女性,試圖在中國社會當中投射自己内心關于市場的完美模型。因此,她博客上那些洋溢着市場派激情與智慧的句子絕不會被其他财經評論輕易埋沒。 事實上,曆史系博士出身的葉檀,在書中并沒有如講故事一般地大量陳述史實,而是秉持一種夾叙夾議的時評方式,将一些相對個人化的觀點放在了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不似新聞紀實體的《激蕩三十年》等來的冷靜。
她的觀點顯得太過明晰而純粹。 而對于她一再強調的常識,我們真心接納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比如公平與效率的沖突,比如機會主義的誘惑,比如狹隘的民族情緒,都曾經一再真切地誤導我們的價值取向。然而,在這個國家中,能挑起我們不滿的理由實在太多,建設性的意見又實在太少。
一再被提出的稅制改革、市場化改革等等,似乎都是應時的藥方,但在看起來很美的同時,又都存在着操作性不足與高風險等問題。而究竟何為理想的經濟?國民财富究竟怎樣才能同步增長?在所有的領域内,國進民退的趨向都是那麼糟糕麼? 或許,正因為一切看上去還沒有那麼糟糕,甚至如今管制經濟在某些方面還比較符合人們關于公平的理想,當下葉檀的論調必然以一種獨行的悲情姿态出現———有些人會認為她是在為民營企業們張本,而把她的全部話語,如建立全面社會保障制度等當真聽進去的人還真不多。
通篇下來,她不過是希望權貴資本受到更重的約束,盡快從國家資本主義轉到人民資本主義的模式上。可盡管葉檀言至于此,我依然沒能從這本書中對此得出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既然困局在此,一支筆哪怕單單負責記錄,也便重若千斤。盡管葉檀少有獨特的洞見,正如她一再強調尊重常識,強調自己是重申着諾思與楊小凱等人的觀念。
可是,純粹的東西觀照起來總别有一番重大意義———在我們辨不清方向的時候,至少可以從這個角度做一個相對明白的參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