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和發展方向:
1、落實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制度:
加快推進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立法進程。推動出台《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貫徹實施《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處分暫行規定》,加快出台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申訴、獎勵、考核等單項配套規定。
完善聘用合同制度。規範合同管理,探索完善聘後管理機制,研究制定聘用合同規定。
完善崗位設置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崗位設置動态管理機制,開展管理崗位職員制試點。研究制定專業技術一級崗位實施方案,做好首批實施準備工作。
落實和規範公開招聘制度。加強政策指導和監督檢查,推動分業分類實施,提高公開招聘組織實施規範化水平。
2、規範央企負責人薪酬管理:
完善企業工資制度。完善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和行業人工成本信息指導制度,加快建立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探索發布重點行業工資指導線。同時,積極擴大工資集體協商覆蓋範圍,推動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探索建立最低工資标準評估機制,穩慎調整最低工資标準。
完善公務員工資制度。研究建立工資調查比較制度,繼續做好公務員和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試調查。
完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鞏固義務教育學校和公共衛生與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成果。
3、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啟動:
啟動工程技術人員職稱制度改革試點設崗,實行公開奏,加強統籌協調,做到條塊結合、上下結合。要繼續深化改革試點,不斷總結試點經驗,完善相關政策措施。嚴禁突擊提拔幹部、嚴禁超職數配備幹部或違反規定提高幹部職級待遇。切實加強新聞宣傳和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導社會輿論,營造良好改革氛圍,确保社會和諧穩定,确保國有資産不流失,确保公益事業健康發展。
4、事業單位人員納入社保:
作為我國第一部系統規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規,《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将于7月1日起施行。屆時,全國110多萬個事業單位,3153萬在編人員将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其養老金将面臨保值增值難題。與各省市養老金結餘資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同樣面臨着貶值風險與支出壓力,因此加快全社會養老金委托投資模式頂層設計迫在眉睫。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作為中國第一部系統規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規,将于2014年7月1日起施行。《條例》确立了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在社會保險、工資收入等方面的相關規定呈現出改革亮點。多位專家表示,事業單位人員工資由此将與機關體系松綁,有望走入長期平穩增加的通道,3100萬人或漲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