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角膜塑形鏡有什麼特點

角膜塑形鏡有什麼特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8 23:09:19

角膜塑形鏡學術論文

角膜塑形鏡有什麼特點(角膜塑形鏡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1

一、長期配戴角膜塑形鏡高度近視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評價

作者:常勇,周建蘭,謝培英

單位:北京北醫眼視光學研究中心

目的:

通過典型病例評價配戴九年角膜塑形鏡的高度近視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患者2008年9月來我中心初診,男,11歲,進行裸眼視力檢查:

右:0.1 左:0.1,

角膜曲率檢查R:FK42.75 SK43.25,L:FK42.25 SK43.00

綜合驗光儀驗光右-5.50/-0.50*180-1.0 左-5.50/-0.75*170-1.0,進行角膜地形圖檢查,角膜内皮細胞密度及形态檢查,眼軸測量右:26.04mm,左:25.42mm,并檢查角膜結膜無異常,淚液分泌正常,眼底檢查為近視豹紋狀改變。診斷為雙眼高度近視。試戴角膜塑形鏡50分鐘,進行試戴配适評估制定參數:

右42.5/-6.00/ 0.75/10.6,

左42.00/-6.00/ 0.75/10.6。

結果:

定期複查,嚴格規範護理摘戴,配戴2個月後複查裸眼視力為右0.6左0.5。配戴角膜塑形鏡視力雙眼皆1.2。鏡片配适良好,角膜地形圖顯示塑形位置居中。雙眼角膜結膜無異常改變。配戴三個月後裸眼視力右1.0,左1.0。雙眼角膜結膜未見異常,鏡片無劃痕污損,配适定位活動佳。此患者定期複查,每眼裸眼視力始終在1.0及以上,患者每一年更換鏡片一次,2012年底查眼軸右26.07mm 左26.16mm,每年定期查眼軸變化較為緩慢,多年配戴塑形鏡,角膜結膜未見炎症及損傷。

結論:

通過以上病例可以看出,該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鏡九年,角膜結膜未出現異常改變,配戴過程是安全的,而且其裸眼視力雖初期提升較為緩慢,但配戴三個月後裸眼視力提升到1.0一直維持未下降,這也切實對于患者生活學習體育活動,甚至心理變化具有積極作用,同時在配戴過程中眼軸變化較為緩慢,角膜塑形鏡盡可能的對于患者近視發展起到一定延緩作用,避免其因高度近視引起眼部其他病理性改變。

所以,角膜塑形鏡對于此類患者起到了控制近視發展,促進心理生理良性發展的作用,并且隻要嚴格按照要求配戴是可以取得長期安全結果的。

二、角膜塑形鏡中心偏位對于近視控制有效性臨床觀察

作者:楊麗麗

單位:内蒙古紅十字會包頭朝聚眼科醫院

目的:

角膜塑形鏡中心偏位對近視控制的有效性臨床觀察。

方法:

回顧性病例研究分析,選取我院視光中心2016年1月~10月初次配戴角膜塑形鏡患者92例(178眼),年齡8~16歲,屈光度等效球鏡度-1.00D~-5.00D,矯正視力0.8~1.0,配戴角膜塑形鏡片上電腦驗光0~ 0.50D,根據角膜地形圖顯示變平坦區與瞳孔區位置分為中心定位組和偏位組,進行為期一年的臨床觀察,角膜均健康,監測兩組患者在塑形後一個月、三個月、半年、一年眼軸長度、塑形後白天視力≥0.8。

結果:

塑形前後1年眼軸長度變化量中心定位組:0.12±0.05;偏位組:0.15±0.08,片上電腦驗光0~±0.25D。通過觀察兩組眼軸長度變量看,對于控制近視的發展程度無顯著性差異。

結論:

配戴角膜塑形鏡在達不到良好的中心定位情況下,偏位同樣可以有效的控制近視發展速度。角膜塑形鏡中心定位受眼睑作用力、角膜形态、淚液質量、鏡片設計等因素影響,配戴前要與家長有效溝通,還要考慮到塑形後視覺質量包括塑形後視力不穩定、重影及角膜健康等,監測眼軸長度的變化。青少年近視應該采取多元化控制方案配戴角膜塑形鏡同時要結合藥物、戶外活動等。

三、配戴角膜塑形鏡後屈光參差近視視覺功能的變化

作者:劉玥,王玮方

單位:天津市眼科醫院視光中心

目的:

本文以配戴角膜塑形鏡後的屈光參差近視青少年為對象,對比配戴角膜塑形鏡前後雙眼視功能的差異性分析。

方法:

收集2017年1月以來天津市眼科醫院視光中心配戴角膜塑形鏡的屈光參差近視51例,86隻眼,排除眼部疾患,無斜視,無弱視。應用綜合驗光儀在雙眼MPMVA的進行雙眼視功能檢查,包括遠近眼位、AC/A、BCC、調節幅度、正負相對調節、融合範圍等。應用相關性研究進行統計學分析。

結果:

配戴角膜塑形鏡一年後屈光參差青少年近視遠近眼位和AC/A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BCC、調節幅度、正負相對調節、融合範圍右統計學意義(P<0.05)。配戴角膜塑形鏡後檢查屈光參差青少年近視調節功能明顯提高,BCC、調節幅度、正負相對調節接近正常值,融合範圍增加。

結論:

配戴角膜塑形鏡對于屈光參差近視眼的視覺功能,雙眼調節功能和集合功能明顯改善,對于屈光參差近視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四、屈光參差單眼配戴角膜塑形鏡眼軸變化

作者:王雪

單位:天津市眼科醫院視光中心

目的:

觀察屈光參差患者單眼配戴角膜塑形鏡不同時期眼軸的變化情況。

方法:

回顧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我院視光中心從2013年到2017年之間單眼配戴角膜塑形鏡的患者共33人。就診年齡從9歲到18歲(13.2±2.9)。将戴鏡眼定位觀察組,非配戴眼定位對照組。使用 Carl Zeiss IOLMaster 分别對戴鏡前,戴鏡半年和戴鏡一年時的眼軸進行測量,使用 spss20.0對數據進行重複測量分析。

結果:

配戴前觀察組眼軸平均值為24.59,對照組眼軸平均值為23.36,戴鏡半年後,觀察組眼軸平均值為24.63,對照組眼軸平均值為23.59,一年後觀察組眼軸平均值為24.44,對照組眼軸平均值為23.55。戴鏡前、戴鏡半年與戴鏡一年時,觀察組的眼軸變化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的眼軸變化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

結論:

屈光參差患者單眼配戴角膜塑形鏡,非配戴眼眼軸較配戴有明顯變化,而配戴眼眼軸沒有明顯變化。屈光參差患者單眼配戴角膜塑形鏡能有效控制雙眼屈光度差異的進一步加大,改善屈光參差。

五、單眼近視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鏡抑制眼軸增長的療效觀察

作者:張姝賢,張纓,李麗華

單位:天津市眼科醫院

目的:

觀察單眼近視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鏡控制眼軸增長的療效。

方法:

6~14歲青少年近視患者30例,其中近視屈光度較高眼的近視度範圍-1.25D~-3.00D,散光≤-1.00D;近視屈光度較低眼的近視度數範圍-0.50~-1.00D,散光≤-1.00D;雙眼屈光參差≤2.00D。屈光度較高眼常規檢查并驗配角膜塑形鏡,屈光度較低眼配戴框架眼鏡。分别于角膜塑形鏡戴鏡後第1天、1周、1個月、3個月及以後每3個月定期随診,所有患者連續随訪觀察12個月,比較雙眼不同矯正方式下,戴鏡6個月和12個月眼軸長度的增長速度。

結果:

所有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鏡眼,鏡片配适良好,戴鏡1個月後近視屈光度由-2.05±0.35D降至-0.06±0.26D,均獲得1.0或1.0以上的裸眼視力,且達到戴鏡前的最佳矯正視力。

戴鏡6個月複查,配戴角膜塑形鏡眼的平均裸眼視力為0.96±0.07,眼軸長度較戴鏡前增長0.06±0.05mm;配戴框架眼鏡眼近視度增長-0.47±0.11D,有19隻眼因近視度增長≥-0.50D而更換了框架鏡,其中眼軸長度增長0.29±0.10mm,二者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t=12.05,P<0.000)。

戴鏡12個月複查,配戴角膜塑形鏡眼的平均裸眼視力為0.91±0.09,眼軸長度較戴鏡前增長0.11±0.09mm;配戴框架眼鏡眼的眼軸長度增長0.45±0.13mm,二者的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t=10.35,P<0.000)。

配戴框架眼鏡眼較戴鏡前近視度增長-1.12±0.28D,有24名患者1年近視度增長≥1.00D,家長要求雙眼配戴角膜塑形鏡,而退出本研究。

結論:

科學合理地配戴角膜塑形鏡,可暫時地降低患者的近視屈光度,提高裸眼視力,并可有效控制青少年眼軸長度的增長。

角膜塑形鏡有什麼特點(角膜塑形鏡的臨床有效性及安全性)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