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中必修一和必修二中文言文虛詞

高中必修一和必修二中文言文虛詞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28 17:38:06

高中必修一和必修二中文言文虛詞?高考文言虛詞18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高中必修一和必修二中文言文虛詞?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必修一和必修二中文言文虛詞(高中文言文120個實詞和18個虛詞)1

高中必修一和必修二中文言文虛詞

高考文言虛詞18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與 十六、則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

1、連詞:可連結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1)、表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譯作 “和”或“及”或“又”。如:

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與蟻。(《韓非子•說林》)

劍閣峥嵘而崔嵬。(《蜀道難》)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蔺相如列傳》)

(2)、表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如: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廉頗蔺相如列傳》)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3)、表承接關系。一般不譯,有時譯作 “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石鐘山記》)

(4)表轉折關系。可譯作“但是”“卻”。如: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5)表假設關系,可譯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子産而死,誰其嗣之?(《左傳•襄公三十年》)

(6)表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可不譯,有時譯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7)表示因果關系,譯作“因而”“所以”如:

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餘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禅山記》)

(8)表示目的關系,一般譯作“來”,或不譯。如:

缦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将軍(《鴻門宴》)

(9)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襯托,譯作“還” “尚且”常與“何況”“而況”相呼應,表遞進。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于人乎?(《淮南子•人間》)

夫禽獸之愚,而不可妄緻也,而況于火食之民乎?(屍子《明堂》)

2、代詞:隻用作第二人稱,通“爾”,一般作定語,譯作“你的”,也可作主語,譯作“你”。如: ①而翁歸,自與汝複算耳。(《促織》)②若欲死而父, 即前鬥。《書博雞者事》③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④餘知而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罷了。複音虛詞,表示“限止”,語氣助詞。例: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 尺而已。(《口技》)

[而後]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後成。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表》)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例: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鐘山記》)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庖丁解牛》)

高考文言虛詞18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與 十六、則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

1、連詞:可連結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系。

(1)、表并列關系。一般不譯,有時譯作 “和”或“及”或“又”。如:

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與蟻。(《韓非子•說林》)

劍閣峥嵘而崔嵬。(《蜀道難》)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廉頗蔺相如列傳》)

(2)、表遞進關系。可譯為“并且”或“而且”。如:

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廉頗蔺相如列傳》)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3)、表承接關系。一般不譯,有時譯作 “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餘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于水上。(《石鐘山記》)

(4)表轉折關系。可譯作“但是”“卻”。如: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勸學》)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5)表假設關系,可譯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

子産而死,誰其嗣之?(《左傳•襄公三十年》)

(6)表修飾關系,連接狀語和中心詞,可不譯,有時譯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說》) 吾嘗終日而思矣。(《勸學》)

(7)表示因果關系,譯作“因而”“所以”如:

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餘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禅山記》)

(8)表示目的關系,一般譯作“來”,或不譯。如:

缦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将軍(《鴻門宴》)

(9)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襯托,譯作“還” “尚且”常與“何況”“而況”相呼應,表遞進。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于人乎?(《淮南子•人間》)

夫禽獸之愚,而不可妄緻也,而況于火食之民乎?(屍子《明堂》)

2、代詞:隻用作第二人稱,通“爾”,一般作定語,譯作“你的”,也可作主語,譯作“你”。如: ①而翁歸,自與汝複算耳。(《促織》)②若欲死而父, 即前鬥。《書博雞者事》③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④餘知而無罪也。(《左傳•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而已]罷了。複音虛詞,表示“限止”,語氣助詞。例: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撫 尺而已。(《口技》)

[而後]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後成。②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表》)

[而況]即“何況”,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例:①今以鐘磬置水中,雖大風浪不能鳴也。而況石乎!(《石鐘山記》)②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庖丁解牛》)

二、【何】

1、疑問代詞

(1)單獨用作謂語,問原因,後面帶有語氣助詞 “哉”“也”。譯作“為什麼”

“什麼原因”。如: 何者?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嶽陽樓記》)

(2)用作前置的賓語,問處所或事物,譯作“哪裡”“什麼”,譯時“何”要後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戰》) 大王來何操?(《鴻門宴》)

(3)用作定語。譯作“什麼”“哪”。如:

然則何時而樂耶? (《嶽陽樓記》) 其間旦暮聞何物?(《琵琶行》)

(4)用作狀語,常表示反問。譯作“為什麼”“怎麼”。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戰》)徐公何能及君也?(《鄒忌諷齊王納谏》)

2、副詞: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詞前。譯作“怎麼”“多麼”“怎麼這樣”。如: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李白《古風十九首•其三》)

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傳序》)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石壕吏》)

3、構成複音虛詞“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問句中,表疑問。譯作“怎麼樣”“什麼樣”。如:

今日之事何如?(《鴻門宴》) 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記》)

(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問句中作狀語。譯作“拿什麼”“憑什麼”。如:

何以哉?(《曹刿論戰》) 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莊暴見孟子》)

(3)“奈何”,常用于疑問句中作謂語或狀語。譯作“怎麼辦”“為什麼”。如:

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鴻門宴》) 奈何取之盡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宮賦》)

三、【乎】

1、語氣助詞

(1)表疑問語氣。譯作“嗎”“呢”。如:

兒寒乎?欲食乎?(《項脊軒志》) 欲安所歸乎?(《赤壁之戰》)

(2)表反問語氣。相當于“呢”。如: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于吾乎?(《師說》)

然豫州新敗之後,安能抗此難乎?(《赤壁之戰》)

(3)表猜度語氣。譯作“吧”。如:

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莊暴見孟子》)

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崤之戰》)

(4)表感歎語氣。譯作“啊”“呀”。如:

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說》)

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記•吳起列傳》)

2、介詞:用法相當于“于”。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醉翁亭記》)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九章•涉江》) 生乎吾前……(《師說》)

3、作形容詞詞尾。如:

恢恢乎其于遊刃必有餘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副詞

(1)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作“就”“這才”“于是”等。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曹刿論戰》)

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赤壁之戰》) 度我至軍中,公乃入。(《鴻門宴》)

(2)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是逆轉相背的。譯作“卻”“竟然”“反而”等。如:

而君幸于趙王……今君乃亡趙走燕。(《廉頗蔺相如列傳》)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石鐘山記》)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桃花源記》)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師說》)

(3)表示對事物範圍的一種限制。譯作“才”“僅”等。如:

臣乃敢上璧。(《廉頗蔺相如列傳》)

項王乃複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項羽本紀》)

(4)用在判斷句中,起确認作用。譯作“是”“就是”。如: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嬴乃夷門抱關者也。(《信陵君竊符救趙》)

2、人稱代詞:第二人稱,作定語或主語,譯作“你的”“你”,不作賓語。如: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

今欲發之,乃肯從我乎?(《漢書•翟義傳》)(發:發兵)

五、【其】

1、人稱代詞

(1)作第三人稱代詞。可代人、代事物,作領屬性定語。譯作“他(們)的”“它(們)的”。

如: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廉頗蔺相如列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衛靈公》)

(2)作第三人稱代詞。一般代人,作主謂短語中的小主語。譯作“他”。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頗蔺相如列傳》)(“其破璧”主謂短語作賓語)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師說》)(“其聞道”主謂短語作主語)

(3)活用為第一人稱或第二人稱。譯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

今肅迎操,操當以肅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赤壁之戰》)

而餘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禅山記》)

老臣以媪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後(《觸龍說趙太後》)

(4)指示代詞。表遠指,作定語。譯作“那”“那個”“那些”“那裡”。如:

則或咎其欲出者。(《遊褒禅山記》)今操得荊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戰》)

(5)指示代詞。譯作“其中的”,後面多是數詞。如: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石鐘山記》) 其一人專心緻志。(《弈秋》)

2、副詞:放在句首或句中,常和句末的語氣助詞配合,表語氣。相應譯作“大概”

“難道”“還是”“可要”等,或省去。如:

其皆出于此乎?(《師說》)(表猜度,譯作“大概”)

其孰能譏之乎?(《遊褒禅山記》)(表反問,譯作“難道”)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燭之武退秦師》)(表祈使,譯作“還是”)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伶官傳序》)(表期望,可省去不譯)

3、連詞

(1)表選擇,兩個“其”連用。譯作“是……還是……”。如:

其然乎,其不然乎?(韓愈《祭十二郎文》)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2)表假設,譯作“如果”。如:

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若是,孰能禦之?(《孟子見梁襄王》) 其業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餘之專耳,豈他人之故哉?(《送東陽馬生序》)

4、助詞,起調節音節的作用,可不譯。如: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離騷》)

佩缤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

六、【且】

1、連詞

(1)表遞進關系。譯作“而且”“尚且”“再說”,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且庸人尚羞之,況于将相乎?(《廉頗蔺相如列傳》)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鴻門宴》)且将軍大勢可以拒操者,長江也。(《赤壁之戰》)

(2)表并列關系。一般連接兩個動詞或形容詞。譯作“一邊”“又”,如:

河水清且漣漪。(《伐檀》) 凡四方之士無有不過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記》)

先生倉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卻。(《中山狼傳》)

2、副詞

(1)表動作或情況就要發生。譯作“将”“将要”。如:

不出,火且盡。(《遊褒禅山記》)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2)表接近某個時間或數字。譯成“快要”“将近”。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率其黨且萬人降匈奴。(《漢書•匈奴傳》)

(3)表短暫時間。譯作“暫且”“姑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石壕吏》)誓不相隔卿,且暫還家去。(《孔雀東南飛》)

七、【若】

1、代詞

(1)、作第二人稱。做主語或定語。譯作“你”“你的”。如:

若入前為壽 ,壽畢 ,請以劍舞(《鴻門宴》)

若毒之乎?(《捕蛇者說》) 更若役,複若賦。(《捕蛇者說》)

(2)、表近指。相當于“這”“這樣”“如此”如:

南宮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論語•憲問》)

2、連詞

(1)、表假設。譯作“如果”“假如”。如:

若能以吳、越之衆與中國抗衡……(《赤壁之戰》) 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赤壁之戰》)

(2)、表選擇:可譯作“或”“或者”。如:

以萬人若一軍降者,皆萬戶。(《漢書•高帝記》) 時有軍役若水旱……(《漢書•食貨志》)

3、動詞,像,好像。如:視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長胫,意似良(《促織》)

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齊桓晉文之事》)其若是,孰能禦之。(《孟子見梁襄王》)

八、【所】

1、助詞:放在動詞前,同動詞結合,組成“所”字結構;“所”字結構是名詞性短語,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況”等。如:

會征促織,成不敢斂戶口,而又無所賠償(《促織》)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

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 臣所過屠者朱亥(《信陵君竊符救趙》)

2、“為”和“所”呼應,組成"為……所……"的格式,表示被動。如:

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信陵君竊符救趙》)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黨所笑,以污辱先人(《報任安書》)

⒊“所以”連用

⑴、表原因,譯作“……的原因”。如: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出師表》)

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蔺相如列傳》)

⑵、表根據、依靠或憑借,譯作“……的根據”“……的方法“靠他來”“用來”等。如:

先王之所以為法者,何也?(《察今》) 吾知所以拒之矣,吾不言。(《公輸》)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

4、名詞: 表處所,地方。如: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陳涉世家》)成反複自念,得無教我獵蟲所耶?(《促織》)某所,而母立于茲。(《項脊軒志》)

九、【為】

1、介詞:表被動時讀二聲,其它讀四聲。

(1)表對象。譯作“向”“對”等。如:

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

媪之送燕後也,持其踵為之涕。(《觸龍說趙太後》)

(2)表替給。譯作“替”“給”等。如:

當橫行天下,為漢家除殘去穢……(《赤壁之戰》)

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鴻門宴》)

(3)表時間。譯作“當……的時候”如:

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晏子使楚》)

為其貧也,使之有屋廬而多祿廪。(王安石《上執政書》)

(4)表目的。譯作“為着”“為了”。如: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史記•貨殖列傳》)

向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而為之。(《孟子•告子上》)

(5)表原因。譯作“因為”“由于”。如: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辍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也辍廣。(《天論》)

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庖丁解牛》)

(6)表被動。譯作“被”,“為”引進的是動作行為的施動者,有時也可不出現施動者,有時跟“所”結合,構成“為所”或“為……所”被動式 。如:

身死國滅,為天下笑,(《過秦論》) 賢能為之用。(《隆中對》)

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屈原列傳》)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赤壁之戰》)

2、助詞:讀二聲,放在疑問句末,表反問,譯作“呢”。如:

如今人方為刀俎……何辭為?(《鴻門宴》)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季氏将伐颛臾》) 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列傳》)

十、【焉】

1、語氣助詞:用在句末,表陳述或反問語氣,用在句中,表提頓,相當于“也”。一般譯作“嘛”“呢”“呀”等。也可不譯。如: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齊桓晉文之事》)

則牛羊何擇焉?(《齊桓晉文之事》 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莊子•秋水》)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否焉。(《師說》)

2、代詞

(1)相當于“之”,作賓語。如:

惟俟夫觀人風者得焉。(《捕蛇者說》) 猶且從師而問焉。(《師說》)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疑問代詞。作狀語,譯作“怎樣”“哪裡”等。如:

未知生,焉知死?(《論語》) 割雞焉用牛刀?(《論語》)

3、兼詞。一種兼“于 何”,作狀語,譯作“在哪裡”。一種兼“于 是”或“于 之”,用在句末作補語,譯作 “在那裡”,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刿論戰》)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在其中)(《論語》) 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禮記•檀弓下》)

集土成山,風雨興焉。(《勸學》)

4、作詞尾。譯作“……的樣子”。如:

盤盤焉,困困焉……(《阿房宮賦》)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鐘山記》)

高中語文文言文中常用的120個實詞及18個虛詞的用法

高三語文二輪複習資料:120個文言實詞彙總

語文教學大綱要求掌握的實詞為120個。實詞的義項比較多,記憶起來比較困難。推導大都從詞的本義或古代最常見的意義出發,其它的義項則說明它與本義的關系,這樣實詞的義項就形成了一個網絡,很方便記憶,而且還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不失為學習實詞的好方法。(推導提示★ 成語助記■)

一、愛

★“愛”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意義,“舍不得”自然就會“喜歡”并加 以“愛護”喽。由“喜歡”可推出“親愛的,心愛的”(如“愛女”)

■愛莫能助 愛屋及烏 節用愛民 愛不釋手 愛毛反裘

二、安

★“安”的本義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會感到“舒服、安逸”;後又用于使動義“使安”,由此又可推出“奉養”“安撫、安慰”等義。

■居安思危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既來之,則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無恙 安土重遷 安居樂業 安身立命

三、被

★“被”的本義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蓋”在身上取暖的嗎?由“覆蓋”義引申出“遭受”等義,“穿”不也是把衣服“覆蓋”在身上嗎?

■被堅執銳 澤被後世 被發左衽 被褐懷珠 被甲枕戈 扇枕溫被

四、倍

★“加倍”是後起常用義, “倍”的原義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 引申為“違背”,這一義項意義與“背”同。

■事半功倍 鄉利倍義 倍道而行

五、本

★“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詞語“根本”)比喻為“基礎、本原”之 義;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本原”虛化而為“本 來、原來”之義。

■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難移 變本加厲 英雄本色 無本之木

六、鄙

★“鄙”原義為“邊邑”,邊境自然環境“鄙陋”,故有“鄙陋”之義,“鄙陋”自然會受到“輕視”;後也常用作自謙之詞,如“鄙人”。

■肉食者鄙 卑鄙龌龊 貴遠鄙近

七、兵

★“兵”的本義為“兵器、武器”。引申為“持兵器的人,士兵、軍隊”“軍事、戰争”當然跟兵器武器有關。由“戰争、軍事”義引申出“侵略”“戰略,戰術”等義。

■短兵相接 兵不血刃 兵不厭詐 兵強馬壯 兵出無名 兵來将擋,水來土掩 兵臨城下 兵戎相見 哀兵必勝 按兵不動 厲兵秣馬

八、病

★“病”原義為“重病”,取其比喻義為“缺點、毛病”;得了重病就會感到“困苦”并為之“擔心、憂慮”。

■病入膏肓 蚌病成珠 貧病交攻 無病呻吟 同病相憐 愁潘病沈

九、察

★“察”本義為“觀察、仔細觀看”,這樣便能“看清楚”;“看清楚”便能“了解、理解”事物,使事物變得“清楚、明白”。

■察言觀色 明察秋毫 習焉不察 靜觀默察

十、朝

★“朝”本義為“早晨”,讀zhāo;古代臣在早晨需拜見君主,故有“朝見”之義;由“朝見”而有“朝廷、朝代”之義;“朝見”其使動義即為“使朝見”。

■朝三暮四 改朝換代 朝秦暮楚 朝野上下 朝不保夕 朝成夕毀 朝聞夕死 朝歌夜弦 朝發夕至 朝令夕改 六朝金粉 隻争朝夕 班師回朝 枵腹終朝

十一、曾

★隔兩代的親屬叫“曾”;後借為“增”義。虛化為“曾經”(念céng)。

■似曾相識 曾經滄海 曾幾何時 曾母投杼 曾參殺人

十二、乘

★“乘”本義是“駕車、乘車”;由這一意義引申出“乘船”之義;“乘車”必先“登”車,故有此義;上了車,人與車相接,故有“連接”義;人上了車,人便有了“憑借”。做名詞時指“兵車”,後又作量詞以計算車馬,一“乘”計有一車四馬,故又有“四”之義。

■乘人之危 乘堅策肥 乘龍快婿 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衣輕乘肥 因利乘便 有機可乘

十三、誠

★“誠”本義是指“真心,不詭詐”,故引申出“真實的”;進一步虛化為副詞“實在,的确”“果真”等義。

■誠惶誠恐 開誠布公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心悅誠服

十四、除

★“除”本義為“台階”。又特指“宮殿上的台階”;“任命、授職、不正是在“宮殿上的台階”下進行的嗎?“台階”要經常打掃,故又引申出“清除、去掉”之義;歲月“去掉”,則是歲月“流逝、過去”了。

■除舊布新 斬草除根 興利除弊 清宮除道 安良除暴

十五、辭

★“辭”在古代有兩種基本義(寫法也不同):一是“口供”,一是“不受”。由“口供”引申為一般的“話、言辭”。既是“話”,一種可能成為“借口”,落下“口實”;一種則因為“言之成文”是富有文采的“文辭”,也就自然成為“一種文體”(如“楚辭”)

■不辭而别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辭不達意 辭微旨遠 卑辭厚币 一辭莫贊 假人辭色 大放厥辭 萬死不辭 一面之辭 義不容辭 以文害辭 溢美之辭

十六、從

★從”的本義是“跟随”,引申出“歸順”、“參與”、“随從”等義。“追趕”正是緊緊“跟随”敵人的形象。“随從”乃是較親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親的人”也是順理成章。

■從壁上觀 從長計議 從善如流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從一而終 過從甚密 合從連橫 三從四德 力不從心 棄筆從戎 何去何從 擇善而從

十七、殆

★殆”本義是“危險”,它與“精神疲倦”、“懈怠”的意義有着因果關系,它們之間是一種因果引申。後又虛化為表猜測的副詞。

■百戰不殆 殆無孑遺 車殆馬煩 知止不殆 殆無虛日

十八、當

★當”原義是“面對、對着”。“阻擋”當然要“面對”,對着某個時候某個地方自然就是“處在某個地方和某個時候”。由互相“面對”引申出勢力“相當”。由“相當”引申出“适合、适當”等義。

■門當戶對 銳不可當 當仁不讓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獨當一面 當機立斷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當務之急 當之無愧 老當益壯首當其沖 安步當車長歌當哭 對酒當歌 豺狼當道 快意當前 螳臂當車 一馬當先 旗鼓相當 萬夫不當

十九、道

★“道”本義是“大路”。路的作用是“引導”人到某地,故有“引導”之義(後寫作“導”);抽象意義即“途徑、方法”;又特指“正當手段”(如:君子愛财,取之有道);途徑和方法往往是一種“道理、規律”;道理和規律需要“述說”,而後成為“思想、學說”。

■道聽途說 康莊大道 道不拾遺 道不同,不相為謀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志同道合 道路以目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東道主 分道揚镳 安貧樂道 問道于盲 師道尊嚴 旁門左道 朝聞道,夕死可矣 指名道姓 築室道謀 津津樂道 裡經叛道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文以載道 頭頭是道 坐而論道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二十、得

★“得”本義為“得到”。“得到”就有“收獲”,也說明“能做到”“實現”目标,此外還可表達“事情做對了,正确”的意思。由“正确”的意義引申出“得當、合适”;進一步虛化為“應該”。

■得過且過 得不償失 怡然自得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得寸進尺 得不償失 得隴望蜀 得其三昧 得心應手 得天獨厚 得魚忘筌 楚得楚弓 患得患失 難得糊塗 相得益彰 志得意滿 傲睨得志 情非得已 人人得而誅之 探骊得珠 鹬蚌相争,漁翁得利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百思不得其解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取法乎上,僅得乎中 一無所得 智者千慮,必有一得

二一、度

★“度”本義為“量長短”,引申出“計算”和“量長短的标準”之義。心裡“計算”表達為“推測,揣度”;由“标準”則引申出“尺度”,進一步又引申出“法度、制度”。

■審時度勢 置之度外 度日如年 風度翩翩 普度衆生 金針度人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寬宏大度 揮霍無度 度長絜大 暗度陳倉

二二、非

★“非”本義為“不對的,不合理的”。作動詞時即“認為不對”。詞義是否定的,故而虛化為否定副詞。

■大是大非 非親非故 非我族類 今非昔比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文過飾非 物是人非 為非作歹 習非成是 泥古非今 面目全非 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二三、複

★“複”的本義是“回來”“返回”。故又引申“回複”(話回來)“報複”(行為的回來)“還原”(返回不就是回到原處?)。虛化為副詞即為“再、又”。

■周而複始 髀肉複生 故态複萌 無以複加 無往不複 萬劫不複

二四、負

★“負”的本義是“用背馱物”。故有“背、載”之義。抽象表達為“承擔”(如“負債”);背上背物,即背上有所“靠”,再引申為“依仗、憑借”;古代“敗”用“北”表示,而“北”即“背”字,故又有“敗”義。“失敗”了當然“對不起”人(自己或他人)。

■忘恩負義 忍辱負重 負荊請罪 負屈含冤 負隅頑抗 久負盛名 披裘負薪 皇天不負有心人 決一勝負 負弩前驅 不負衆望

二五、蓋

★蓋,原為茅草編織物,用來蓋屋或遮蔽身體,引申出一般的器物的蓋子和車蓋。作動詞時即為“遮蔽、掩蓋”之義。把别人“蓋”住自然就是“勝過、超過”别人喽。

■蓋世奇功 蓋棺論定 官蓋如雲 欲蓋彌彰

二六、故

★“故”有兩個基本義:一為“緣故”;一為“舊的”。由“緣故”虛化引申出“所以”和“故意、特意”(反向引申,故意即是無緣無故)等義。由“舊的”引申出“衰老”和“故人(有時特指前夫或前妻)、老友”等義。由“衰老”進一步引申出“死亡”之義。

■一見如故 明知故犯 故步自封 故弄玄虛 革故鼎新 欲擒故縱 不經世故 非親非故 平白無故

二七、顧

推導提示:“顧”基本義:“照顧”。由“照顧”可以引申出“顧念、顧惜”“回頭看”等義。“隻”“隻是”是作為副詞用。

成語助記:顧此失彼 顧名思義 顧盼生姿 顧全大局顧影自憐 顧左右而言他

二八、固

★“固”本義指“城牆堅固”。城牆堅固自然就能“堅持”不敗,進一步引申出“頑固”之義。堅固有難以改變一直這樣的内涵,故又虛化成副詞“本來、原來、當然”等義。

■固若金湯 君子固窮 根深蒂固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二九、歸

★“歸”的基本義是“女子出嫁”。出嫁就是成年女子回到另一個家,故有“回家”“回國”之義,也即“歸附、附屬”于夫家了。出嫁含有把女兒送給别人之義,故又借作“饋”字而有“贈送”之義。

■之子于歸 歸心似箭 反璞歸真 殊途同歸 物歸原主 解甲歸田 完璧歸趙 賓至如歸 铩羽而歸 衆望所歸

三十、國

★古代的“國”本義是“國都、首都”的意思。“國都”是一個國家的代表,所以又引申出“國家”的意義,并成為後來的主要意義。

■安邦定國 國破家亡 國泰民安 經國之才 傾國傾城 共商國是

三一、過

推導提示:“過”的本義是“走過、經過”。“走過”别人自然就是“超過”了别人,做事“超過”太多會變成“過分”,物極必反,事情做得“過分”容易出現“過錯”,出錯當然就會被“責備”。

成語助記:過猶不及 聞過則喜 過江之鲫 文過飾非 白駒過隙 雁過拔毛有過之而無不及 矯枉過正 瞞天過海 秋風過耳 閉門思過

三二、何

推導提示:“何”本義為“負戈而行”,故有“負荷”之義,是“荷”的初文。古人看見荷戈而行的士兵,第一個念頭就是“他們往何處去?去幹什麼?”所以又用作疑問代詞“什麼”,進一步引申出表示程度的副詞“多麼”之義。

成語助記:何去何從 何罪之有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何足挂齒 出何典記 相煎何急 于心何忍 相去幾何

三三、恨

推導提示:恨的本義是“感到遺憾”,程度加深即可引申出“怨恨、懷恨”之義。

成語助記:相見恨晚 吞聲飲恨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四、胡

推導提示:胡,原指“獸頸下垂的肉”,(月,即“肉”)匈奴等一帶少數民族多吃獸肉,故又稱匈奴、西北各民族為“胡”。後又借為疑問代詞“什麼,為什麼”。

成語助記:胡服騎射 伊于胡底

三五、患

推導提示:患的本義是“擔心、發愁”(患,由“串”和“心”組成,一串串的“心”,說明心事重重。自然是有發愁的事。)引申出“憂患、麻煩”。

成語助記:患得患失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内憂外患 患難之交 防患未然 采薪之患 肘腋之患

三六、或

推導提示:或有兩個基本義:有人,有的人;或許,也許。由“有的人”引申出表示隻有一部分的“有的”意義。

成語助記:多言或中 智者千慮,或有一失

三七、疾

推導提示:“疾”甲骨文字形,象一個人腋下中箭之形,故本義為“中箭受傷”(此義消失)。後引申為一般的疾病。疾病自然會使人“痛苦”,因而令人“痛恨、厭惡”。由于弓箭速度很快,故“疾”又引申出“快速、急速”之義。

成語助記:疾惡如仇 積勞成疾 大聲疾呼 痛心疾首 疾首蹙額 眼疾手快諱疾忌醫 奮筆疾書 憤世疾俗 銜枚疾走

三八、及

推導提示:“及”的本義是“趕上”。由此引申出“比得上”“達到”等義。由“達到”引申出“趁着(那個時候)”“涉及”等義,再虛化為連詞“與”。

成語助記:望塵莫及 觸手可及 鞭長莫及 及時行樂 愛屋及烏 迫不及待驷不及舌 言不及義 過猶不及 噬臍何及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風馬牛不相及可望不可及 有過之而無不及

三九、即

推導提示:即的本義是“走近、靠近”,(甲骨文字形是“俯身就食”之形),故引申為“立即、馬上、就”等義。“走近”高處就是“登上”之義了。

成語助記:可望不可即 若即若離 即事窮理 稍縱即逝 一拍即合 召之即來,揮之即去

四○、既

推導提示:“既”的本義是“盡、完”(甲骨文字形是“吃完側身”之形)。由此引申出“已經、既然”“全”等義。

成語助記:既來之,則安之 既往不咎 一如既往 一言既出,驷馬難追

四一、假

推導提示:“假”的本義是“借”。“借”不是要“給”嗎?故有“給予”之義。借來東西(比如錢)當然就有了“憑借”。借來東西不是真的屬于自己的,故又可引申出“不是真的”,不是真的,進一步引申出“非正式的”和“如果”等義。

成語助記:狐假虎威 虛情假意 假癡不颠 假道伐虢 假公濟私 不假思索天假其年 弄虛作假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