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筆墨痕
談到地理,不得不讓我想起高中時的地理老師,我很感謝他,培養了我對地理的興趣。
那時候我是高一,給我們上中國地理課程的是一個30歲出頭的青年老師,研究生畢業後來我們學校任教時間不長。
那時候的我對地理還沒有什麼感覺和理解,依然保持着像初中學習地理死記硬背的模式。
後來我發現這個年輕的地理老師上課方式和初中的地理老師完全不同。
他會在高中原本就緊張的課時裡抽出幾節課給我們播放地理相關的紀錄片來看,比如:英國BBC與央視聯手攝制的《美麗中國》等,我也是那個時候才了解到和喜歡紀錄片的。
他還會一整節課的時間給我們,隻讓我們手畫中國地圖的輪廓,然後在地圖上标出所有省份的簡稱以及大概方位,最後我們每人拿着這張手繪地圖就可以講一整節課,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一一描述每個省份的自然地理情況(氣候、地形地貌、河流、土壤、植被等)和人文地理(人口、宗教、風土人情、文化等)。
當我們正在為自己已經掌握了哪些山脈最高、哪些河流最長、哪個省份礦産資源豐富等而自鳴得意的時候,老師告訴我們地理學遠比這些豐富的多很多,而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就是在老師這樣的布局下,我變得對地理有感覺了,期待每一節地理課,對地理的理解不再是分散的、局部的,而是有了一個整體的、綜合的認識。
所以我至今都很感激我的老師,好的老師就像一本好書,能引領着你去探索一個奇妙未知的世界。
《地理學與生活》就是這樣一本書。
最近我每天都在看這本書,晚上待一切都安靜下來後,躺在床上翻看幾頁,還真是有些愛不釋手。
【外觀上】
【内容上】
作者簡介:
阿瑟·格蒂斯(Arthur Getis),獲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華盛頓大學博士學位,與人合著多本地理學教科書和兩本地圖模式分析專著。2002年,榮獲美國地理學家協會傑出學者獎。
朱迪絲·格蒂斯(Judith Getis),獲密歇根大學學士、碩士學位。她和丈夫阿瑟·格蒂斯是美國中學地理學計劃的原作者之一。
傑爾姆·D.費爾曼(Jerome D. Fellmann),獲芝加哥大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主要在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任職,教學與科研興趣主要集中在人文地理領域等。
譯者簡介:
黃潤華、韓慕康均是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地理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孫穎,北京大學人文地理學碩士學位,三人均長期從事與地理學相關工作。
内容簡介:
本書一共13章,囊括了自然、人口、文化、城市等地理學分支學科,系統介紹了山海變遷、氣候演化、全球資源、多樣文化、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等精彩内容,深入淺出的解讀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全書多用平實、生動的文字,少了些晦澀難懂的地理學術語,增加了可讀性。
名人推薦:
北京大學地理系前主任王思湧教授為本書推薦說:"地理學是研究世界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學科,隻有對這兩種環境有所了解,世界上的人們才能與自然和諧相處,共享幸福。《地理學與生活》既是一本優秀的教科書,也是一本優秀的科普著作,值得一讀。"
01地理學是什麼
本書作者明确指出:"地理學是研究空間變化的學科,是研究地球表面的事物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是如何不同和為何不同的學科。更進一步說,地理學是研究所觀察到空間格局是如何随着時間而逐漸形成的學科。"
可能有很多人會認為地理學與我們的生活很遙遠,但其實不然,我們生活中處處有地理。
我們身邊的植物種類、穿着的服飾、日常的飲食習慣、民居的樣式等等都蘊含地理學知識。
為什麼要學習地理
對國家來說,有專門的地理科學研究機構,是解決關系國家全局和制約長遠發展的資源環境領域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問題,建設成為服務、引領和支撐我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環境研究戰略科技力量。
對個人來說,國家放開二胎計劃、頻繁的惡劣天氣、傳染病的擴散、國際貿易的紛争、中東地區的動亂所有這些都有其地理特點,如果我們能夠掌握一些地理學素養,就會對身邊的事、世界的事知其所以然,而不至于茫茫然。
不論是從國家角度看還是個人角度出發,學習地理知識最終都是要教會我們知道要愛護自然、敬畏自然,學會與大自然和諧共處。
02"地理界"的三行情書
記得之前有一陣網絡上出現了"土味情話"、"三行情書",杭州二中00後寫的地理三行情書還登上了微博熱搜榜,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他們告訴我,女孩的心是水做的
也難怪
我的愛,是橫波啊
大概意思:地震波分為橫波和縱波,橫波隻能在固體中傳播,而縱波能在固體、液體中傳播。所以,女孩的心是水做的,而我的愛是橫波,我怎麼努力都走不進女孩的心裡啊!
你是伊犁河谷地,
我是塔裡木盆地
即使有天山的阻擋我也要和你一起迎接來自西部的水汽
站在北極,找不着北
站在南極,找不到南
就像在你的世界裡找不到我
你是我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一直都是暖暖的
這些"土味情話"中都蘊含着地理學知識點,新穎又富有創造力,這樣學地理是不是覺得多了一份趣味呢!
03黑格爾曾說過:"當人類歡呼對自然的勝利之時,也就是自然對人類懲罰的開始。"
雨果曾說:“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時也是冷酷的屠夫。”
我們必須認識到,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保護大自然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不随意丢棄廢舊電池、低碳出行、節約用水用電、拒食野生保護動物等都可以為環保盡我們自己的一份力,因為保護自然就是保護我們的子孫後代。
希望《地理學與生活》這本書能帶給你關于地理與生活的更多思考。
作者:筆墨痕,公衆号:筆墨痕(ID:bimohen),90後愛讀書的寫字迷,多平台原創作者,讀書/寫作/生活/成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